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儒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包儒略朱爾·布呂吉埃(法語:Jules Bruguière, C.M.,1851年8月12日-1906年10月19日),漢名包儒略,法國遣使會士,天主教直隸西南宗座代牧區宗座代牧。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占庭,拜占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1]。拜占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2]的概括。

簡介

1851年8月12日,包儒略出生於法國西南部阿韋龍省米約區的楠村(Nant),屬於天主教羅德茲教區。1872年12月16日在巴黎加入遣使會,1874年12月17日發願,1877年5月26日晉升神父,同年10月5日(26歲)到達中國上海。

包儒略到中國後,先在直隸省正定傳教。1890年6月6日,前任直隸西南代牧區宗座代牧郁世良調任直隸北境代牧區。1891年7月28日,包儒略被教廷任命為直隸西南代牧區宗座代牧。同年12月13日在正定主教座堂由北京主教都士良祝聖。1906年10月19日,包儒略在上海逝世,年55歲,葬於柏棠小修院的小堂中。繼任者是順其衡主教(1907年-1917年)。

遣使會與中國

1699年,第一批遣使會神父畢天祥(Fr. Ludovico Appiani,1663-1732)和穆天凡(Fr. Johann Muiiener,1673-1742)來到中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7月21日),教皇克雷芒十四世發出敕令 Dominus ac Redemptor 「吾主救世主」,解散耶穌會。於1782年起在華傳教事務由遣使會受命接管。

1840年,遣使會的法國神父孟振生(Fr. Joseph Martian Mouly)在長城以外的村莊西灣子(河北崇禮)被任命為蒙古代牧區主教,1856年,他又擔任北京、正定代牧區主教。1860年,孟振生主教得以進入北京,住進北堂。

視頻

包儒略 相關視頻

2、元朝和明末清初的天主教
說教皇就不得不說天主教和梵蒂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