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勐養壩子(朱峨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勐養壩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勐養壩子》中國當代作家朱峨眉的散文。

作品欣賞

勐養壩子

古時候的勐養壩子,到處是浩瀚蒼茫的原始森林,在一棵大樹旁住着一戶有錢人家。與西雙版納相鄰的勐邦(也就是現在的緬甸撣邦)國王,養有一公一母兩頭大象。奇怪的是,一放出來它們就往北跑。國王就叫馴象的家奴跟着它們,看看它們究竟要跑到什麼地方去。兩頭大象跋山涉水來到了景洪,又來到了勐養,當晚就宿在富翁家旁邊。富翁得知這是勐邦王的坐騎,心裡十分緊張,惟恐它們跑丟了,就叫馴象人把它們拴在大樹旁。第二天,大象繼續往北走了。拴過象的大樹卻病懨懨的,枝葉枯乾。當地老百姓趕緊挑水去澆灌漸漸地,大樹又長出了新枝嫩芽,這棵樹有兩根枝幹,一枝朝東,一枝朝西。兩根枝幹越長越像大象模樣,人們因此而把它們叫做「象樹」。但是,後來人們發現,在象樹朝西的一枝指向的方向,田地里的莊稼經常倒伏,就像被大象剛剛踐踏過一樣。於是,人們懷疑是朝西方向的象樹在作怪,就把頭朝西的象樹砍掉了,只剩下現在這棵象樹規規矩矩地一直站在那裡。

那麼,那兩頭從勐邦跑出來的大象後來到哪裡去了?據說,它們走到勐養壩子北部,也就是靠近今天野象谷的邊緣地帶,就不再往北走了而是在那裡轉來轉去的,最後登上了可以眺望三岔河的平頂山上。馴象人乾脆把它們放了,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很多年。後來,埋葬它們的地方長出了兩塊大石頭,形狀就像兩頭大象,就稱之為「大象石」。大象石周圍長出了彎曲的竹子,據說是為方便大象採食的。後來又傳說,大象石下面埋藏着許多金銀珠寶,有四個貪心漢想去盜取,結果被雷電劈死在山上。大象石右側,至今留有被盜挖的痕跡。

現在再來說說第二個傳說——

話說當年玉皇大帝下了一道聖旨,要在人間評選百獸之王。為了顯示公平,以公開比武決出勝負。消息傳到大象耳朵里,它心中好不得意,「哼,這還用比嗎?只要我往哪兒一站,那些烏龜王八蛋還不嚇得屁滾尿流?!」就這樣,它大模大樣、慢慢吞吞地往賽場走去。可沒料到,等它一步三搖地來到賽場,比個頭、比力量兩個項目已經結束,它只能參加最後一個項目:比速度的競爭了,結果名落孫山,老虎獲得兩項第一,當上了「百獸之王」。大象那個氣呀,僵在那兒就像傻了一樣,結果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是啊,如果大象謙虛一點,哪兒輪得到老虎啊!這就是命啊,大象,你就乖乖地呆在這兒,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錯誤吧!

老張的故事說完了,大伙兒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1]

作者簡介

朱峨眉,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