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勉縣武侯祠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勉縣武侯祠博物館,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武侯鎮,融古建、園林、文學、書畫[1]、雕刻、彩繪於一體,是一座代表陝南地方傳統建築風格的博物館。整個博物館占地80餘畝,館內文物豐富、匾聯層層、碑石林立、古樹名木甚多,還有漢代石羊一隻、唐代碑刻一通,每一樣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其中碑刻、匾聯、旱蓮、石琴、古柏尤其令人神往。

基本介紹

漢中勉縣武侯祠博物館在全國眾多武侯祠當中建祠較早且由皇帝下詔修建的祠廟,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稱。這座武侯祠為陝南較大的古建築群,歷經滄桑,幾經坍塌,歷朝歷代均有修葺,因此保留下來的建築大都保持着明清時代風格。因其歷史悠久,故歷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墨跡甚多,整個祠廟古柏參天,枝柯茂密,暗香浮動,環境幽雅,是陝南重要旅遊佳地。博物館建築呈南北布局,殿宇排列一伍,中軸線直穿七進,且大都三院並聯,現有山門、樂樓、牌樓、琴樓、戟門、拜殿、大殿、崇聖祠、觀江樓、東西配殿等古建築30餘座150餘間,規模宏偉。館內文物豐富,現有漢以來各時代碑刻91通、匾聯62方(副),其他遺存館藏文物65件,古樹名木35株。

景點景觀

樂樓

樂樓是歷代人們在每年八月廟會期間祭祖諸葛亮演戲的舞台,樓台口檐柱上部各有斜柱一根支撐檐擦,上有浮雕[2]戲劇人物。從服飾上來看,當為羌族文化遺物,這些浮雕為研究漢水流域羌人活動提供了可靠依據。

琴樓

琴樓相傳是諸葛亮設「空城計」謀略之地(歷史上「空城計」發生在勉縣老城之西的地方)。

戟門

戟門是歷代排列兵器之所,兩側懸掛着名法家于右任先生的題聯:「此處始終關大漢,何年將相似先生」,說明了孔明在蜀漢政權中的重要地位。

拜殿

拜殿內兩側山牆及正面檐下唐、明、清各代碑石林立,窟聯眾多,豎有碑石70餘塊,代名人如李白、蘇軾、王安石陸游、顧炎武等,都在祠有詩文刻石。

崇聖祠

祟聖祠又稱寢宮,古代宗廟分為兩部分,前面的叫廟,後面的叫寢,一般稱其為「前廟後寢」或「前堂後寢」。

牌坊

祠前為牌坊,高10米,八角起翹,牌坊中寬6米,東西兩側各寬3米,四柱落地,上蓋灰瓦,坊上一面隸書「漢丞相諸葛武鄉忠武侯祠」十一大字,一面書「天下第一流」五個大字,遊人至此,無不肅然起敬。

碑林

武侯祠自魏晉以來,歷代名人留下墨跡甚多。唐朝李商隱、宋朝陸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禎等,都曾來此賦詩題字。2016年保留下來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聯20餘幅。

古柏

祠內有古柏18株,(原有64株)直徑都在1米左右,高大,繁茂,鬱鬱蔥蔥,為祠增色。鼓樓東院有「旱蓮」一株,高約l0米,直徑約40厘米,為稀有的木本植物,春初開花,類似蓮花,芳香數里,別開生面,人們把它理解為是諸葛亮淡泊廉潔的象徵。

視頻

勉縣武侯祠博物館 相關視頻

武侯祠博物館一天游告訴你門票值不值
武侯祠博物館印象、景區遊覽攻略,桃園三結義

參考文獻

  1. 書畫的魅力 ,搜狐,2017-10-04
  2. 浮雕的起源與發展,搜狐,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