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努力做一個不自尋煩惱的人(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努力做一個不自尋煩惱的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努力做一個不自尋煩惱的人》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努力做一個不自尋煩惱的人

最近讀了好多書,小說、傳記、散文集等,題材涉獵穿越、宮廷、戰爭、人物等,看過之後或者驚訝作者的想象力,或者羨慕作者的社交圈子,或者慨嘆作者的意志力,總之,每一部作品都能讓你讀過之後有所反思,有所收穫。

顧前著的《嘿,好久不見》是一部短篇小說集。說實話,看長篇小說,是看作者布控故事架構的功力,長篇既要有故事延續性,還要突出人物特點,所以作者必須先有故事梗概,再用情節讓其豐滿,沒有文學素養還真寫不出作品。如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如莫言的《紅高粱》,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當然,有一些作者短時間也會擁有眾多粉絲,不過作品不會流傳下去,就是因為其影響力不夠。我覺得好作品與普通作品的差距就在於哪一個更接地氣,直擊人心。瓊瑤的作品,古龍的作品都會有一眾粉絲,就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正好能夠走進某個時代人們的心中,抓住他們想要的東西,這就是作品的影響力,更是作者的功力。其實寫短篇小說而出名的作家很多,如莫泊桑的《羊脂球》,契訶夫的《變色龍》,老舍的《趕集》等等,不過這些都是名家大咖的作品。《嘿,好久不見》的作者顧前,我之前還真不熟悉,沒讀過他的作品。他自嘲說:是牌友,是醉漢,是遊走在街頭巷尾的都市隱客,做了半生文青,靠在小說中自嘲度日,默默無聞,又擁躉無數;一無所有,又擁有一切。不得不屈從於生存的重力原則,混跡於凡俗世界裡的芸芸庸眾,做一個又是瑣屑、沉悶的日常生活中一個機智的脫逃者。其實,如果真能做到如此,我反而覺得他已悟透了活着的意義。有些人,總是自尋煩惱,外面世界之大,自然會令你焦慮、惶恐,甚至不安,別人一句不走心的話,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會引起你高度重視,甚至揣摩其莫須有的意圖,最終只能讓自己的心在滴血。活着為了什麼?有的人能被唾沫淹死,有的人卻活出自己的精彩。我們很多時候太在意別人了,這些都是不自信造成的,讓高傲的內心受盡煎熬,其實想開了,人生一世何必呢。

說心裡話,我很喜歡顧前的敘事方式,他通過打打牌、嘮嘮嗑,關注一下朋友圈裡心思活絡的男女,寫出一篇篇作品,能夠讓你感受到,作者筆下的這些人物,認真地忙碌着看似無關緊要荒廢時間的瑣事,這些人就生活在你的周邊,別人的成功與他們無關,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悠然自得。我反而很羨慕顧前筆下的這些人物,他們看似卑微,其實活得都很真實,他們看似煩惱叢生,但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又是那麼淡定從容,日子輕鬆也好,沉重也罷,總有一股明亮跳躍的火苗,溫暖着他們困頓的身體和疲憊的靈魂。這不僅是編者的感悟,我也是很快就走進了他們的世界,有時也幻想自己能融入到他們的圈子裡,與他們喝一次酒,聽聽他們歡喜悲傷的故事,很可惜,其實這是一種奢望,人以類聚。

即便最近讀了很多小說,顧前的這部作品我覺得是最有畫面感和故事情節的一部。我們都知道看電視劇與看電影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故事情節拖沓,而後者故事情節緊湊,我讀顧前的小說,就是這樣一種感受,當他把這些熟悉的人痛苦煩惱一件一件擺在眾人面前時,你就會發現,那些所謂雞毛蒜皮的小事,很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是痛苦一生的大事。都說好文章是不含有任何商業氣息的,都是有感而發的,這樣的文字,讀起來才有情感,才能帶給你感同身受,而不是填鴨似的快感。所以說寫文字與人生有很多相似之處,最起碼我很欣賞顧前的文字,我覺得他的文字里透着乾淨,那種與世無爭的乾淨,這也可能與他的自我介紹有關,想尋找一方淨土,又不得不屈服生活。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也是這樣的生活狀態,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突然覺得活着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只要你與世無爭。

不能說與世無爭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但是從某種意義來講,不讓自己每天苦惱的最好辦法就是讓自己超凡脫俗出來。百歲老人就沒有煩惱痛苦嗎?都有,不同的是他們更懂得勸慰自己,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些,每天不管面對的是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都能灑脫地說一聲:嗨,好久不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