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路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男,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作家。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陝北山區清澗縣,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編輯。1980年發表《驚人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後被改編為電影。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還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路遙因此而榮獲茅盾文學獎。1992年11月17日,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路遙改革先鋒稱號,頒發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


人物經歷

路遙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省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被過繼給延川縣大伯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做過一年農村小學的教師。1973年入延安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在《陝西文藝》和《延河》編輯部工作。1970年代中期以後,發表了一些影響較大的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6年後,推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積勞成疾,在寫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後不久英年早逝。 路遙的小說多為農村題材,描寫農村和城市之間發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1980年,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人生》(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並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短篇小說《姐姐》、《風雪臘梅》等,以及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1991年,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遙文集》五卷。


人物觀點

在作者筆下,生存環境的悲苦不僅僅是生計問題,更有發展空間的種種限制。實際上,路遙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堅毅品格更是在不斷追求發展的奮鬥過程中日臻完美的。寫苦難是為了寫苦難中的人。苦難越深重,戰勝苦難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難能可貴和令人敬佩。 《平凡的世界》安排孫家兄弟倆齊頭並進又相互映襯,其兄孫少安13歲就輟學回家務農,後辦磚廠起家致富;其弟孫少平求學、教書,後出外打工、挖煤。通過他們兩條人生之道的曲折延伸,反映了當時農民的生存際遇,其重點又是突出孫少平外出謀生的艱難。 路遙通過進城故事寄託了對城鄉關係的思考。許多研究者都指出,路遙的小說是一個二元對立的文學世界,其中,城市與鄉村的對立是核心的,在這一基礎的核心對立之下,衍生了諸多二元對立的因子,文明——愚昧、先進——落後、浪漫——淳樸、複雜——純潔、高貴——卑微、自信——自卑,等等。這些因子被作者有意識地排列起來,並通過一個個鮮明生動的事件清晰地並置在一起,『構成了矛盾的、不可調和的兩極。這顯然是一種被作家精心結構的序列;前者是都市的象徵,後者是鄉村的隱喻。現實主義作家路遙以客觀的筆觸去書寫鄉村、描寫都市,在路遙筆下,城市與鄉村城市與鄉村的對立,不僅是地理空間的對立,而且是文化空間的對立,城市是在與鄉村的對比中存在的,而鄉村也在城市的陰影中展開。實際上,路遙進城故事書寫是早期鄉土文學的審鄉情結的再現;以城裡人的眼光,圍觀鄉村的「惡」,以此來反思和反省鄉村。城市是進城鄉下人的欲望對象,毫無疑問的是,鄉村空間指向的是歷史和記憶,城市空間肯定指向的是未來。

路遙創作在思想方面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深刻的哲理性。哲理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不是外加的,相反已經和作品對生活本質的揭示融合一起,成為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的必然結果。特別是路遙中篇的結構,也可以稱之為哲理性結構。生活在這些中篇里成為一個相對的封閉體系,生活的過程構成了一個個人生的大輪迴。作者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哲學思考,就從這大輪迴中衍化出來。高加林懷着一顆勃勃雄心,進入了城市,在城市生活的舞台上,威武雄壯地表演了一番,最後又被迫回到自己最不願呆的農村。但是這種輪迴並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人物在經過了生活的歷練與艱辛之後的一種重新出發。


人物作品

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在困難的日子裡》《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驚心動魄的一幕》

中篇小說

《人生》

短篇小說

《月夜靜悄悄》《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夏》《姐姐》《風雪臘梅》《青松與小紅花》《匆匆過客》《痛苦》

人物影響

路遙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家鄉的黃土地。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說:「是的,我剛跨過40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還可以說處於『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42歲正是一個作家燦爛輝煌的年齡,如果路遙還活着,以他對生活的深刻的體驗和苦苦的思索,以他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和他的筆力,他肯定還會為這不平凡的世界寫下新的巨著。但是,路遙卻過早的去世去了。路遙的早逝,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留下了一個不是誰人能輕易填補的空缺。

著名作家、陝師大副教授朱鴻表示,路遙的精神遺產至少有以下四點:第一,他對文學事業的那種神聖感,以整個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學;第二,他對普通人命運深刻、持久地關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孫少平等人物形象,給了社會底層特別是正處於奮鬥中的青年,以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第四,他儘可能地挖掘、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這四點足以使一位作家永遠不朽。「路遙是我尊敬的朋友和師長」,著名作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高建群如此說道。一個作家去世近二十年了,人們還在熱烈地懷念他,還在談論他的作品,這本身就是對一個作家最高的獎勵。路遙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運,已遠遠超越了文學的範疇,他給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氣與光亮,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走多遠。

人物語錄

1、「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是默默無聞的 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清高的一群 。」[1] 2、「只有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我們才有可能把握社會的歷史性進程的主流 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 3、「一個經歷了愛情創傷的青年,如果沒有因這創傷而倒下,那就可能更堅強地在生活中站起來。」 4、「其實,幸福和物質生活沒有必然聯繫。幸福是一種純精神的東西。十九世紀文學中寫了那麼多上層社會的明爭暗鬥、愛情糾葛,表面上看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歸根結底問題出在精神萎縮上。」 5、「如果可以把愛情概括為一首詩,一開始它應該是抒情的,人在這個階段可以神魂顛倒,無所謂天地。可是,沒有多久,它就會進入敘事,會被物質力量所干擾,詩意就會越來越少,它終將死於那種精神萎縮上。所有人愛情不是死於形式,不是死於物質力量的不可避免的滲入,而是死於內容,死於精神的萎縮。精神的東西只能被精神的東西所摧毀,貧窮什麼的摧毀不了真正的愛情。 」 6、「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過程中的貢獻。可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說,是由無數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偉人們常常企圖用紀念碑或紀念堂來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萬古長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人紀念碑——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樹常青。」 7、「浪漫主義主宰生活中的一切——對一個女人來說,這也許是一種危險的素質。活躍的分子天性就是不穩定的。人需要火,但火往往能把人燙傷,甚至化為灰燼。」 8、「命運總是不如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難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並不都是歡樂。」 9、「有時候當我在都市喧鬧的大街上走過時,我常常會在一片人海中猛然停住腳步,我的思緒回到了遙遠的陝北,我看見荒山禿嶺之間,光着脊樑的父輩們在揮着钁頭開墾土地,我雖然沒有繼承父輩的職業,但我永生崇敬他們偉大的勞動精神,沒有這種精神,就不會有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藝術創作需要的也正是這種勞動精神。我們應該具備普通勞動人民的品質,永遠也不喪失一個普通勞動者的感覺。像牛一樣的勞動,像土地一樣貢獻。」 10、只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好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和的對待歡樂和幸福。


個人榮譽

  • 2018 改革先鋒稱號、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 (獲獎)[1]
  • 2018年9月,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2]
  • 1991 第三屆 茅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 (獲獎)
  • 1984 陝西省文藝創作「開拓獎」一等獎 《人生》 (獲獎)
  • 1983 第二屆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人生》 (獲獎)
  • 1982 第一屆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驚心動魄的一幕》 (獲獎)
  • 1982 《當代》文學中長篇小說獎 《在困難的日子裡》 (獲獎)
  • 1981 《鴨綠江》作品獎 《風雪臘梅》 (獲獎)
  • 1981 《當代》文學榮譽獎 《驚心動魄的一幕》 (獲獎)
  • 1981 《文藝報》中篇小說獎」二等獎 《驚心動魄的一幕》 (獲獎)


人物語錄

  • 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 用互聯網思維去讀書。
  • 在傳統的社會的那種結構當中,其實沒有任何人有選擇。我們今天這個有選擇的時代,真好!
  • 我之所以捨不得死,不是因為還沒活夠,是因為後面我死之後拍出來的電影我就看不着了。
  • 如果有一天你們發現我看不慣你們了,請記住一定是我老糊塗了,我混蛋。
  • 當侏羅紀快要結束的時候,恐龍必死,在侏羅紀一個地質時期當中恐龍是何等的強大,但是他們拖着沉重的肉身,笨重的思想,它們穿越不出這個地質季節。
  • 有的人生活在晚上十點,因為他留在昨天;有的人生活在凌晨兩點,他必將迎接未來。同樣是伸手不見五指,但這就是區別。
  • 孩子不是在你出生很多年之後才出生的人,孩子是在你死了之後還會活很久的人。
  • 父母從來不能阻斷孩子的夢想,他真正要做的事情你從來遏制不住,你只幹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你一生當中最灰色最陰暗的那些懦弱的成份,像瘟疫一樣傳染給了你的孩子,使他在人生選擇的關頭,不會邁出勇敢的一步。 ——選自羅振宇《這一代的怕與愛》演講


視頻

《平凡的世界》片頭路遙先生原聲首現


視頻

八集紀錄片 路遙-1 驚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