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明燈(1838年—1895年),字照遠,號簡青,中國清朝湖南大庸(今張家界永定)人,武官,曾任台灣總兵、甘南提督,長於書法。
生平
劉明燈咸豐年間中武舉,1861年率所部三千人入左宗棠湘軍楚勇部,劉明燈與其弟劉明珍均是左宗棠麾下僅次劉典的將領,於由於作戰英勇升至福寧總兵。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年)奉旨接任曾元福擔任台灣總兵,率所部楚軍新左營弁勇赴台,可視為左宗棠調其親信湘軍入台之始。[2] 之後雖亦有少數淮軍入台,但是直到劉銘傳時代,湘軍一直是台灣駐軍的主力。
現在新北市名勝雄鎮蠻煙碑、虎字碑、金字碑,皆是劉明燈巡防台灣所立的,並且是他親筆墨寶,書法一絕。另外,台灣與美國的知名外交事件-羅發號事件也是在劉明燈任台灣總兵時所發生。
明燈後任甘南提督,清德宗光緒四年(1878年)以丁憂故解甲歸田,在故里作慈善活動,興學、立坊,修橋、鋪路、興水利、設義渡等。
據宜蘭舉人林步瀛等15人所撰文,他們對劉明燈評價相當高,「揆文奮武,兼詞章篆隸以名家;移孝作忠,歷皖翻閩江而奏績」。有「輕裘緩帶,羊叔子之高風;羽扇綸巾,武鄉侯之雅度」。
在左宗棠奏摺「揀員調補台灣鎮總兵摺」中,稱許劉明燈「謀勇兼資,廉幹而善拊循,朴質而通方略,可望成一名將。」[2]
事件
- 羅發號事件 :1867年(同治六年)三月(陽曆),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又譯羅妹號)遭風浪漂流至屏東七星岩觸礁沉沒,船長亨特·漢特(J. W. Hunt)夫婦等十三人遭「龜仔甪社」「出草」殺害。同年4月19日臺灣總兵劉明燈、兵備道吳大廷接見李仙得時,出示照會時言:「臺地生番穴處猱居,不載版圖,為聲教所不及,今該船遭風誤陷絕地,為思慮防範所不到,苟可盡力搜捕,無不飛速檄行,無煩合眾國兵力相幫辦理」[3]
- 安平砲擊事件:安平砲擊事件發生於1868年11月25日到12月2日,事件成因複雜,以樟腦糾紛為主的通商問題與埤頭教案為主。英國軍艦於11月25日下午砲擊安平,26日凌晨襲擊台灣水師協官署,清兵11名陣亡6名受傷,水師協署副將江國珍受傷藏匿民家,後服毒自盡[4] 。27日與自台灣府趕來支援的清兵發生戰鬥,清兵的火藥庫遭英軍放火。劉明燈以英方強橫企圖再戰,但為地方仕紳以「從前粵東洋務,前事可鑒」所勸阻而停戰談和。[5]
文化資產
劉明燈在台的有形文化資產有:
參考文獻
- 書目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引用
- ↑ 《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 車城鄉公所. 2010-04-16 [2016-05-16] (中文(繁體)).
- ↑ 2.0 2.1 郭廷以《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 左宗棠與台灣》
- ↑ Edward H. House《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五南出版,2015
- ↑ 陳良智 《清末政教關係:以清法戰爭後馬偕與劉銘傳的交涉為例》2013
- ↑ 陳德智《清末臺灣安平砲擊事件之研究》台灣文獻 第六十一卷第三期
- ↑ 宜蘭縣勅建礁溪協天廟《神威顯靈責難欽差官》
對外連結
前任: 曾元福 |
台灣鎮總兵 1866年上任 |
繼任: 朱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