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劉璟(1350-1402),字仲璟,一字孟光,青田(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劉基次子,劉璉之弟。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命襲父爵,劉璟以讓兄子劉廌。乃特設閤門使授之,以剛直聞。尋改谷王府長史。
- 燕王朱棣起兵時,命參李景隆軍事。兵敗,上書不見省,遂歸里。
- 燕王即位,召之,稱疾不至。逮至京,下獄自經死。福王時,賜諡剛節(一作諡忠節)。
- 劉璟撰有《易齋集》一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基本信息
姓名 劉璟
|
字號 字仲璟,一字孟光
|
民族 漢族
|
官職 谷王府長史
|
爵位 誠意伯
|
諡號 剛節
|
出生地 青田(今屬浙江省文成縣)
|
出生時間 1350年
|
去世時間 1402年
|
所處時代 明朝
|
人物生平
據載劉璟自小好學,通諸經,喜談兵,究韜略,論說英侃。洪武十四年(1381),溫處葉丁香、吳達三起事,朝廷命延安侯唐勝宗率兵征討。劉璟參預帷幄,初露鋒芒。唐勝宗凱師還朝,奏及璟之才略,明祖朱元璋喜贊:「璟,真伯溫之子也。」遂每年詔召入朝拜見。洪武二十三年(1390),授閤門使,賜「除奸敵佞」鐵簡,「百官不法,持此糾正」。後擢谷王府左長史,敕權提調肅、遼、燕、趙、慶、寧六王府事。惠帝即位,靖難兵起,京都南京告急,璟馳還京,獻十六策未納,令參與李景隆軍事北伐,李又不聽璟計,遂大敗。明建文二年(1400),劉璟帶病赴京,進《聞見錄》數萬言陳述兵事,未聽,劉璟遂棄官歸隱故里南田。
1402年,明成祖朱棣登基,愛惜劉璟才情,便詔劉璟入京,劉璟拒而不去。為此朱棣又氣又惱,下旨捉拿劉璟,逼他到京,準備軟硬兼施,好叫他誠心歸順。劉璟被捕入京,時值端午節前一天。村人知道劉璟此去凶多吉少,怕再也見不到他了,家家提前做粽子,煮雞蛋,餞別劉璟;五月初五,劉璟和眾鄉親在華蓋山與天耳山的坳口揮淚告別。
進京見到朱棣後,劉璟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貳」而堅不受官職,且對朱棣不呼「萬歲」,猶稱「殿下」,並言:「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個『篡』字。」因忤逆聖旨,即被關押牢獄。當晚,劉璟便在獄中用髮辮自縊,年52歲。明崇禎年間,劉璟被追封為大理寺少卿,諡剛節。清乾隆年間賜諡忠節。[1]
人物成就
- 劉璟一生著作甚豐,著有《易齋集》《閒閒子集》《越吟稿》《遇恩錄》《聞見錄》等。《易齋集》詩文2卷中,有詩148首,騷賦、琴操等14首,文48篇。明末「畫中九友」之一的楊文驄為《易齋集》作序評:「其詩歌小賦,情旨纏綿,言辭亢爽,惻恆而和平。序記之文,議論光偉,筆勢雄健,斐然成章矣。」清《四庫全書》有收錄。[1]
史書記載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十六》:
- 璟,字仲璟,基次子,弱冠通諸經。太祖念基,每歲召璟同章溢子允載、葉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機,入見便殿,燕語如家人。洪武二十三年命襲父爵。璟言有長兄子廌在。帝大喜,命廌襲封,以璟為閤門使,且諭之曰:「考宋制,閤門使即儀禮司。朕欲汝日夕左右,以宣達為職,不特禮儀也。」帝臨朝,出侍班,百官奏事有闕遺者,隨時糾正。都御史袁泰奏車牛事失實,帝宥之,泰忘引謝。璟糾之,服罪。帝因諭璟:「凡似此者,即面糾,朕雖不之罪,要令知朝廷綱紀。」己,復令同法司錄獄囚冤滯。谷王就封,擢為左長史。
- 璟論說英侃,喜談兵。初,溫州賊葉丁香叛,延安侯唐勝宗討之,決策於璟。破賊還,稱璟才略。帝喜曰:「璟真伯溫兒矣。」嘗與成祖弈,成祖曰:「卿不少讓耶?」璟正色曰:「可讓處則讓,不可讓者不敢讓也。」成祖默然。靖難兵起,璟隨谷王歸京師,獻十六策,不聽。令參李景隆軍事。景隆敗,璟夜渡盧溝河,冰裂馬陷,冒雪行三十里。子貊自大同赴難,遇之良鄉,與俱歸。上《聞見錄》,不省,遂歸里。成祖即位,召璟,稱疾不至。逮入京,猶稱殿下。且云:「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篡』字。」下獄,自經死。法官希旨,緣坐其家。成祖以基故,不許。宣德二年授貊刑部照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