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劉氏兄弟故居紀念館

劉氏兄弟故居紀念館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中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後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劉氏兄弟紀念館位於江陰市西橫街49號,它坐西朝東,前後二進十間三庭院,是一座具有江宅特色的清末建築,距今約有150年,與古興國塔、文廟南北呼應,渾然一體,構成江南古城的一個遊覽區。小型民居成了江陰城區積澱了深厚人文底蘊的建築,故宅修復保護的每一步都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目錄

簡介

用省專家組組長、江蘇省文物局文保處處長束有春的話說,這確在是幾間再普通不過的江南民宅,但就因為這裡誕生了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兄弟「三傑[1]」,這座小型民居成了江陰城區積澱了深厚人文底蘊的建築,故宅修復保護的每一步都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故居自1989年對外開放以來,一直沒有進行過整體大修,屋面、地面、地板等都已出現了不同程度損壞。吳良鏞、鄭孝燮等五名學部委員率先發出了保護呼聲。當故居保護與城市道路建設再度發生矛盾時,閔慧芬等30餘名全國政協委員再度聯名呼籲保護,提升其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內各界的呼聲,引起了江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決定在道路改造進程中改變原有道路規劃設計,在原址保留故居,並進行全面修復。

整修

過修繕的故居保留了原來的風貌和格局,依舊是三開間兩進兩側廂八個小天井,只在外牆轉角等三處作了細微的改動。進門的牆角邊,當年由劉氏兄弟父親劉寶珊植下的兩簇紅天竺也依舊燦爛。之前傾斜的門柱已然「扶正」,破碎零落的方塊被重新整合,與新添的方磚結合成新鋪的地面,新舊分離,獨具特色。為了減少車輛過往對故居建築帶來的頻繁震動,修復中還專門作了減震處理。據了解,這次重新布置,不再恢復之前劉氏兄弟紀念館的功能,而是純粹復原故居功能,即展示劉氏兄弟的生活起居環境,分別布置序廳、私塾、思夏堂、紡織間、臥室、廚房等經。

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為了使舊民居在周邊高樓大廈的現代環境下不過於孤立突兀,故居所處的交通島被打造成一個光明園綠島,除了故居本體建築外,還包括半農圃、流芳曲、北茂苑三個花園以及《光明行》下沉廣場、音樂橋、光明街等系列景觀。修復後的故居,得到了劉氏後裔的一致首肯。 劉氏兄弟紀念館是江蘇省江陰市人民政府為紀念我國現代文化名人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劉氏後裔捐贈的祖籍故居改建的。

人物

劉半農

(1891~1934),名復,原名壽彭,是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着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他一生追求真理,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了許多震驚文壇的進步論着,成為新文化運動中一位「鬥士」和「闖將」。他是白話詩歌的拓荒者,現代民歌研究的帶頭人,具有開拓精神的雜文家。他又是我國語言學及攝影理論奠基人,是我國第一個獲「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的語言學家。

劉天華

(1895~1932),原名壽椿,半農二弟,中國現代民族音樂事業的開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國現代民族音樂的一代宗師。他是民族樂器的革新者,第一次將二胡、琵琶的表現力發揮前所未有的境地。他在我國音樂史上,第一個沿用西方五線譜記錄、整理民間音樂,不僅創作了《病中吟》、《良宵》、《空山鳥語》、《光明行》等不朽名曲,而且還培養了大批二胡、琵琶[2]演奏傳人。

劉北茂

(1903~1981),原名壽慈,半農三弟,是我國現代着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劉天華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天華逝世後,劉北茂繼承其兄「改進國樂」的遺志,先後創作了《漢江潮》、《小花鼓》、《流芳曲》等一百多首二胡演奏曲,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一位多產的作曲家,被譽為「民族音樂大師」。

在江陰市人民路與君山路的交叉路口,車水馬龍、高樓林立。有幾進黑瓦白牆的江南民居,依舊安靜、固守在道路中央。這裡是劉氏三兄弟故居。在經過一番波折之後,這座江南民宅終於完成一次歷史性的修復,成為江陰市西大門的一個亮點。劉氏兄弟故居的修復工程通過了省專家組的竣工驗收,隨後正式進入布展階段,春節期間正式對外開放。

館內建築

紀念館由文化部部長朱穆之題寫館名,着名女作家謝冰心為紀念館寫了序文。陳列分「事跡介紹」和「故居景點」二大部分六個展室,共陳列展品300餘件。

視頻

劉氏兄弟故居紀念館 相關視頻

江陰劉氏兄弟故居,出了三位傑出的人物: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三兄弟
劉北茂兒子劉育熙口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