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劉文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文迪
出生 1968年12月5日
廣東
國籍 中國
知名於 是傳媒大亨---新聞集團總裁魯伯特·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曾任新聞集團亞洲衛星電視業務的副主席
知名作品 被稱為中國最富有女人,"一個傳奇的中國女人"之譽

鄧文迪名文迪·鄧·默多克(Wendi Deng Murdoch,1968年12月5日-),鄧文革是其原名,後改名鄧文迪,婚後從夫姓。廣東東莞人,1968年12月5日出生。是傳媒大亨---新聞集團總裁魯伯特·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曾任新聞集團亞洲衛星電視業務的副主席。被稱為中國最富有女人,"一個傳奇的中國女人"之譽。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鄧文迪

外文名稱 Wendi Deng Murdoch

別名 鄧文革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

出生日期 1968年12月5日

語錄

自我評價 我是一個積極進取凡事追求完美的人。無論做什麼,我都盡心盡力。在家人和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我總是隨時伸出援助的雙手。人生充滿了跌宕起伏,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我都會找到美好的東西,使生活儘可能地完美。

最欣賞的人 在職業婦女中,鄧文迪最推崇的是《華盛頓郵報》集團前董事長凱瑟琳格蕾厄姆夫人。

關於愛情 愛情不是沒有可能,只是空氣里漂浮着一些沙塵。沙塵可能迷住了我們的眼睛,但別讓它腐蝕我們的心智。

年表

出生 1968年,出生在山東濟南。父親為廣東東莞人,母親為山東濟南人。

1974 -1979年,就讀於徐州市少華街小學。

1979 -1985年,就讀於徐州市第一中學,曾經是徐州市第一中學排球隊裡的一名成員。

後來全家搬到了廣州

大學 1984年,考入廣州醫學院。

1987年,認識了一對來自加州美國夫婦,Jake Cherry和他的太太,Cherry先生當時50歲。 出國 1988年2月,在Cherry夫婦的幫助下獲得學生簽證,進入加州州立大學學習。

1990年2月,53歲的Jake Cherry與太太離婚,與22歲的鄧文迪結婚。

1992年9月,她和Cherry先生兩年零七個月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這個時間比獲得綠卡所要求的時間只多七個月,這也是後來人們評說鄧文迪心機重的原因之一。

深造 1996年,鄧文迪從耶魯大學商學院畢業,獲得MBA學位,準備謀求到香港發展。在飛往香港的飛機上,鄧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董事Bruce Churchill旁邊,當時這位先生正準備上路前往香港擔任Star TV的副首席執行官。飛機還沒到香港,她已輕而易舉地謀到了衛星電視公司總部實習生的工作。

1998年初,鄧文迪成為默多克上海、北京之行的隨行譯員。

1998年5月,默多克與他結婚31年的妻子Anna分手。第二年6月,他們正式簽定離婚協議。

婚禮 1999年6月25日,也就是距其離婚協議生效日僅僅17天後,默多克在泊於紐約港的私人遊艇Morning Glory號上與鄧文迪舉行了婚禮。

2001年11月19日,鄧文迪和默多克藉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將試管女兒格雷絲帶到了這個世界上。

2003年7月17,鄧文迪又生下了女兒克洛伊。

求學

學生時代 鄧文迪的父親是一家工廠的經理,母親是廠里的工程師,家裡有三個兄弟姐妹。由於工作需要,全家後來遷移到江蘇徐州。不過,在她眼裡,"徐州更像老家"。讀書的時候,鄧文迪的功課很好,"數理化最好"。她報考耶魯大學MBA 時,數學這門得了滿分。"感覺那些大學課程,我在中國念高中時就讀過了"。

不過,鄧文迪去耶魯大學算是違背了家中慣常的思維:"我爸爸是東莞人,希望我有朝一日在他的家鄉廣東做一個成功的醫生。"但她中止了廣州醫學院的學習,徑直去了美國。

命運轉折 對鄧文迪而言,改變命運的第一個契機出現在1987年。在這一年裡,她認識了一對來自加州的美國夫婦,Jake Cherry和他的太太。Cherry先生當時50歲,正在廣州一家中外合資生產冰櫃的工廠工作,而42歲的Cherry太太因為丈夫的工作關係,也來到了中國。鄧文迪能夠認識他們,是因為剛好Cherry太太有這個閒暇,能夠幫助她提高英語水平。

儘管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機會,鄧文迪卻充分地運用了它,使之為自己帶來了最大的利益。1988年2月,鄧文迪在Cherry夫婦的幫助下獲得學生簽證,進入一家社區學院,Northridge加州州立大學學習。他們甚至讓她和自己五歲大的女兒合用一間臥室和一張帆布床,並且承諾資助她的學習費用,直到她學成為止。

與大多數必須為自己的生活而四處奔波的中國留學生相比,此時鄧文迪的狀況無疑是好得多了,但要說成功,那還差得遠,顯然鄧文迪也是這麼認為的。很快,Cherry太太在丈夫處發現了一大堆鄧文迪風情萬種的造型照片,且這些照片是在中國時就有的,拍攝於廣州酒店的房間裡,那時鄧文迪18,Cherry比她老30歲,而Cherry先生也承認:他已經被這個年輕的女人所吸引。1990年2月,在與太太離婚後不久,Jake Cherry與鄧文迪結婚。

至此,我們或許可以說,這個來自廣州的年輕女孩鄧文迪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她實現了當時很多中國女孩兒夢寐以求的願望,找到了一個美國丈夫,儘管這個丈夫的年齡已經可以做她的父親,但畢竟從此她進入了美國社會。

如果是你,是不是就此滿足了呢?鄧文迪可不是這麼想。兩年零七個月後,她和Cherry先生的婚姻走到了盡頭,這個時間比獲得綠卡所要求的時間--即允許她作為外國居民永久在美國生活和工作的時間--只多七個月。而按照Cherry先生的說法,他和鄧文迪共同生活的時間,實際上"最多有四到五個月",期間,Wendi和Cherry結婚後四個月,Cherry就要趕她走,原因是他發現Wendi外面有人。離婚後鄧便赴耶魯讀MBA了。 深造生活 不管你怎樣評價鄧文迪,必須要承認的是,她相當聰明。據加州州立大學的Daniel Blake教授回憶,當時鄧文迪和另外三名本科生組成一個四人小組,她們經常一起吃一起學習,曾合作過一個大型書面計劃,分析財政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而這個小組成為了Northridge校園有史以來通過該校經濟系的最佳小組。

從加州州立大學畢業後,鄧文迪進入了耶魯大學商學院,在Daniel Blake教授的推薦信中,她被稱為是"Super"學生。在此期間,鄧文迪還曾在洛杉磯郊外的一家體操學院工作,這所學院是由中國著名的體操王子、榮獲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李寧經營,鄧文迪在這裡負責學院的中國教練與學齡客戶父母之間的聯絡工作。

求職

偶遇大亨 1996年,鄧文迪從耶魯畢業,準備謀求到香港發展。這時,命運之神再次青睞了這個女孩,鄧文迪獲得了她一生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機會。在飛往香港的飛機上,鄧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董事布魯斯·丘吉爾(Bruce Churchill)旁邊,當時這位先生正準備上路前往香港擔任Star TV的副首席執行官。一生中,我們能有多少次這樣的機會與這樣重要的人士相遇呢?你是不是會因為膽怯,或是沒做好準備,而就這樣讓幸運女神檫肩而過呢?反正,鄧文迪不會。儘管缺乏在娛樂業的從業經驗,但憑着常青藤學校的商務學位以及精通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的有利條件,飛機還沒到香港,她已輕而易舉地謀到了衛星電視公司總部實習生的工作。

在Star TV工作期間,鄧文迪保持了她一貫的作風,她非常努力地爭取每個表現自己的機會,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據當時她的同事形容,鄧文迪經常會毫不猶豫地、不聲不響地走進高級執行官的辦公室,同他們進行討論並提出大膽的建議。 嫁入豪門 當然,對於志向遠大且善於把握機會的鄧文迪來說,在新聞集團的香港分支機構里做一名級別不高的雇員,根本不能令她滿足。我們並不清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鄧文迪把她的目標鎖定在了她的老闆,新聞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默多克,這個比她大三十八歲,但卻在全世界媒體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男人身上。但很顯然的是,自從1998年初,鄧文迪以默多克上海、北京之行的隨行譯員身份第一次出現在這位傳媒大王的身邊之後,後者便被她所吸引了。很快,Star TV的員工們開始對兩人之間的羅曼諦克議論紛紛,他們被發現在香港的一次晚餐會後手牽着手。1998年5月,默多克與他結婚31年的妻子Anna分手。第二年6月,他們正式簽定離婚協議。1999年6月25日,也就是距其離婚協議生效日僅僅17天後,默多克在泊於紐約哈得孫河的私人遊艇Morning Glory號上與鄧文迪舉行了婚禮,只邀請了不到100位賓客參加。來賓中包括特意前來助興的威爾士歌手Charlotte Church,以及金融家Michael Milken和俄羅斯大亨Boris Berezovsky。鄧文迪,這個多年前普普通通的廣州小女孩,終於登上了她人生的頂峰。

有很多人認為,默多克之所以會看上鄧文迪,是看中了她身後所代表的巨大市場,不少媒體甚至用"娶了她就娶了中國"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場婚姻。可是,在Kallen看來,鄧文迪的中國背景是個有利條件這沒錯,我也不敢說在默多克考慮他的第三次婚姻時,這個因素毫無意義。但問題是,中國有這麼多的女孩子,條件比鄧文迪好的多得是,為什麼偏偏是鄧文迪成了這個幸運兒?對此Kallen的回答是,這個女人確實有她的不凡之處。

在墜入愛河之後,默多克總不失時機地向親友們推銷女友的形象,他帶着鄧文迪給姐姐祝壽,同時又雙雙拜見老母。鄧文迪當然不會丟面子,她的聰明、溫和以及非常獨特的感覺給默多克的親人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也把她自己成就為傳媒大王的第三任妻子。

為了永結新歡,默多克只好斬斷舊情。1998年4月,默多克和安娜通過媒體對外宣布,決定結束他們31年的婚姻。1998年10月的董事會上,安娜突然接到丈夫下達的逐客令,要求她離開集團董事會。這時,鄧文迪已經是默多克公開的情人。對外界默多克顯得很有風度,但在私下裡,默多克甚至不肯給安娜任何選擇的餘地,只是無情地命令她必須離開。

苛刻條件 安娜的告別演說充滿絕望:"這不僅是我婚姻的結束,也是我生活的結束。.....離開他我感到非常難過。"一些董事眼裡閃着淚花,目送這位自18歲起便為新聞集團盡力的女人在她大兒子的陪伴下黯然離去,也正是這時候,默多克的四個子女開始在心裡深深地記住了鄧文迪。不過安娜為離婚設置了一個條件:默多剋死後,作為妻子的鄧文迪無權繼承他的任何遺產,除非鄧文迪婚後能生個一男半女,而默多克去世時,她的子女恰好不滿18歲,鄧文迪才能掌控她孩子名下的股份。安娜很清楚,默多克被診斷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必須進行放射治療,同時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默多克新聞集團的財產即使沒落在安娜的手裡,也將由子女繼承,不會旁落"外人"。

為了能儘快迎娶鄧文迪,默多克咬牙籤下了離婚協議。1999年6月8日,默多克夫婦的離婚完成,僅在17天後,默多克便迫不及待地與鄧文迪舉行了婚禮。

但是鄧文迪怎麼可能甘心接受這樣的安排:守着一個身家百億的老公,卻不能動其中的一分錢,而且一旦老公去世,自己就要被掃地出門、遠離新聞帝國!真正了解鄧文迪的人都知道,她根本不會滿足於做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安娜怎麼都想不到,默多克在接受化療前,早已將自己的精子抽取並冷凍,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是鄧文迪的主意,但顯然鄧文迪在不聲不響之間掌握了主動,把離婚協議中的不利條款逐步化解。

2001年11月19日,依靠高科技"法寶"--試管嬰兒,鄧文迪生下了她和默多克的第一個寶寶格雷斯,一個孩子顯然還不保險,2003年6月,鄧文迪又為默多克生下了一個女兒。終於"母憑子貴",默多克很快抱着幼女宣布道:"我的所有孩子都有接替我的位置的機會,即使是格雷絲和克洛伊,她們儘管年齡很小,但她們和其他兄姐享有同樣的承諾。"而在鄧文迪生下第二個女兒後,默多克很快樂地宣布,這讓他無限期地擱置了退位的打算,因為他和第三任妻子鄧文迪組建的新家給他帶來了無限活力。這樣,鄧文迪又輕易贏了第二回合。

儘管鄧文迪在嫁與年長她近38歲的默多克為妻後,一直保持着賢妻良母的形象,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但是,默多克長期以來一直鍾情於有着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鄧文迪憑藉流暢的中英雙語交流能力和迷人的社交風采已在新聞集團上下給其帶來了"默多克形象大使"和"亞洲外交官"的美譽。

與此同時,鄧文迪不斷對新聞集團在亞洲的運營和投資施加影響,使得亞洲成為了該公司增長最快也是最重要的市場。鄧文迪還成功策劃了一筆總值在3500至4500萬美元的針對中國互聯網的投資生意。此舉得到了老默多克的大力支持和稱讚,但卻與拉赫蘭的經營戰略存在矛盾。

而安娜一直也毫不隱瞞自己對哪個孩子贏得默多克繼承權的關心。在《家族企業》一書中,安娜列出了一系列可能導致默多克傳媒帝國分崩離析的因素,其中就包括默多克臨終前沒有指明繼承人從而導致家族成員的爭鬥的情況。此次拉赫蘭的辭職,以及默多克最終更改股權分配方案,為鄧文迪"上位"甚至最終掌管傳媒帝國創造了絕佳機會。還有人斷言,鄧文迪是此次新聞集團大變局幕後真正的"始作俑者"。

為章子怡做媒

《鄧文迪給章子怡做媒:傾情呵護這樁異國戀》

2008年是章子怡從藝道路的第十年。人近而立之年,從未停止過打拚的她開始收穫人生的喜悅:闖蕩好萊塢僅三年的她不僅上升為重量級的國際巨星,還在這裡覓到了一份浪漫甜美的異國戀,即將步入婚姻的紅地毯。而鮮為人知的是,章子怡人生的雙贏,離不開她的閨中密友、世界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妻子鄧文迪。當章子怡帶着與霍啟山失戀的傷痛闖蕩好萊塢時,是"過來人"鄧文迪現身說法,不僅讓她最終走出心理陰影,攀越了事業高峰,還幫助她收穫了好萊塢頂級鑽石王老五艾維·尼沃的真愛……

鄧文迪牽線:這對異國精英一見鍾情

2005年,章子怡赴美國主演自己的首部好萊塢大片《藝伎回憶錄》。在拍攝期間,她通過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結識了前來劇組探班的鄧文迪。此前,章子怡就聽說過鄧文迪的鼎鼎大名,並一直將她視作自己的偶像。無獨有偶,鄧文迪也對章子怡的電影作品十分青睞。能和對方有緣相識,兩個優秀的女人都喜不自勝,談得十分投機。

2005年末,《藝伎回憶錄》在紐約舉行首映禮,鄧文迪特意偕同丈夫默多克趕去為章子怡捧場,兩人的感情進一步加深。此後,鄧文迪到北京公幹之餘,章子怡陪她嘗遍胡同里的私房小菜,感受不一樣的古都風情。通過進一步接觸,兩個惺惺相惜的女性驚喜地發覺,彼此的性格都十分豪爽,在一起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從此她們來往更加頻繁,成了無話不說的閨中密友。由此,章子怡覺得2005年自己最大的收穫不是主演《藝伎回憶錄》的成功,而是和鄧文迪相知相交。

然而,這一年卻是章子怡感情最傷痛的一年。她和香港富家子弟霍啟山的高調戀情宣告結束。為愛所傷的她只能把眼淚藏在心底,把燦爛的笑容展示給世界。敏感細膩的鄧文迪還是從章子怡的眉宇之間捕捉到了她的落寞和傷痛。鄧文迪直言不諱地問她:"怎麼從未見過霍公子來看你,他很忙嗎?"章子怡面對這個心直口快的姐姐,也沒有絲毫隱瞞:"今年春天我們就分手了,因為聚少離多,加上共同語言不是太多……"一下子戳到了章子怡的痛處,鄧文迪深感歉意。章子怡黯然神傷地說:"我是怕談戀愛了,愛一回傷一回。我想,也許我註定是單身的命,這是老天爺讓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事業上打拚,收穫更大的成功吧!"鄧文迪凝視着她,想開口卻欲言又止。

其實鄧文迪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她要幫章子怡走出感情的陰影。因為她從章子怡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從前的身影。多年前的她,也是這樣:飽受情感創傷,對戀愛心有餘悸,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業上。事業是成功了,但內心依然不快樂。直到她遇到了默多克,贏來了一份溫暖包容的愛情,她才終於明白女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現在章子怡就在走她的老路。

此後,只要章子怡休假的時候,鄧文迪就邀她到美國來玩。鄧文迪不露聲色地常常安排家庭聚會,相繼請來很多社會名流尤其是演藝圈的朋友與章子怡結識。而且她嚴格"規定",每個人無論男女都要攜自己的配偶或情侶前來赴約。大家不解其意,但還是紛紛照做。時間長了,章子怡充分感受到了家庭聚會的溫馨氛圍,同時覺得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好像身邊缺少點什麼。她恍然大悟,鄧文迪用心何其良苦,她在用實際行動勸慰自己,一個人的生活雖然也不錯,但兩個人的生活註定更精彩。鄧文迪趁熱打鐵,談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其實你說要把時間都用在拚命工作拍戲上,我覺得那不過是為了逃避愛情。我相信世上沒有可怕的愛情,而只有你自己把愛情想象得可怕。不去試着戀愛,你怎麼就能斷定下段戀情不會開花結果呢?"

鄧文迪的一番肺腑之言讓章子怡如夢初醒,她毫不猶豫地說:"姐姐,以後如果有合適的男士一定記得給我介紹呀!"鄧文迪伸出小手指和她拉鈎:"放心吧,妹妹的事情我自然惦記着。"

2006年底,章子怡去美國洽談工作上的事情,特意多逗留幾天,和鄧文迪見面相聚。鄧文迪非常高興,開始四處張羅要為妹妹舉行一個大規模的家庭派對。得知鄧文迪把派對的地點安排在了自家的"牽牛花"號遊艇上--這是默多克當年迎娶她的地方,章子怡開玩笑說:"姐姐不是想讓我沾點你的喜氣,好讓我早日找到男朋友吧!"鄧文迪神秘地說:"可不是嘛,這回來的朋友很多,特別是單身的成功男士,相信總有一個會適合你。"

在這次派對上,一位年約40歲,風度翩翩的中年男人吸引了章子怡的眼球。鄧文迪給她鄭重介紹說:"這位是艾維·尼沃先生,是有着俄羅斯血統的以色列人,他在好萊塢非常厲害,是時代華納的最大個人持股者。"章子怡對艾維·尼沃早有耳聞,知道他在好萊塢有着"神秘的金融家"的美譽,而艾維·尼沃對這位來自東方的著名影后也是傾慕已久。兩人在電影方面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很快聊得熱火朝天,仿佛已與這個派對分隔,置身在兩人世界中。

鄧文迪看在眼裡,喜上眉梢。早在派對舉行前,她就期望自己的這兩個好友能碰撞出感情的火花。因為,對於章子怡和艾維·尼沃,她都很了解:這對男女在事業、性格愛好、理想追求上都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在她的潛意識裡,覺得和章子怡最般配的恰恰就是這個艾維·尼沃,而事實正如她所料。

姐姐保駕護航,浪漫異國戀風雨過後更燦爛

章子怡和艾維的感情迅速升溫。他們不僅在電影方面有很多共同的語言,而且在日常生活上也有着驚人的默契。他們兩人都不愛奢華,喜歡樸素大眾的生活。艾維聽說中國普通大眾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後,便特意買了兩輛情侶自行車,帶着章子怡穿行於好萊塢的大街小巷,感受到失去已久的純真。章子怡非常享受這種簡單真實的戀愛感覺,幸福得都要飛了起來!

然而,再美妙的愛情也有波瀾,兩人很快感受到了因為東西方生活習慣的差異帶來的"矛盾"。章子怡習慣於中餐,而艾維是生活在美國的歐洲人,對很多煎炒食物不感興趣,兩人常常在吃飯時鬧小彆扭。於是在鄧文迪面前,章子怡和艾維都像孩子般對她"訴苦"。鄧文迪很有把握地說:"這個小問題,很好解決的,看我的。"

鄧文迪連請章子怡和艾維吃了三天的晚餐:第一天吃的中餐,而接下來的兩次西餐,一次以點章子怡喜歡的菜式為主,另一次以滿足艾維的願望為主。章子怡和艾維恍然大悟,答案瞭然於心。鄧文迪笑着說:"這下清楚了吧,吃飯是兩個人生活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不能掉以輕心。既然是一個長期的工程,索性輪流為對方着想,這也是恩愛的一種方式。而且時間一長,對方的口味也會成為心頭所愛了。"章子怡和艾維聽了感慨萬千。

過了一段時間,章子怡又對鄧文迪訴苦說:"隨着交往的增多,我倒覺得和艾維話題少了。我想可能是我的英文還不是很好,而他老喜歡用英語和我對話,語速又很快,結果影響了溝通,而且跟不上他的思路……"章子怡沒想到這一番話不但未得到鄧文迪的"同情",反而被她一針見血地"開炮"了:"你的英文口語水平在中國演員中算是不錯了,不過還得說得更溜。現在有艾維在身邊,他就是你最好的全職英文教師,在你身邊營造一種氛圍,只要你肯苦練,英語水平一定能有質的提高。其實這也是艾維在為你做些事情,可你並沒在意。以我當年的經驗,學習沒什麼竅門,就是要大膽地說,不能因為所謂的丟人就不敢張嘴,否則就會永遠丟人下去。你想想,還有比為此影響了事業和愛情的進展更丟人的事情嗎?"

章子怡被說得臉紅一陣白一陣,她匆匆告別。鄧文迪想去追她,但她最終沒有。她相信章子怡是一個睿智的女人。但她給艾維打了個電話,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此後,艾維仿佛不理會章子怡不愛用英語對話的感覺,儘可能地不停用英語和她交談。章子怡無奈,只好硬着頭皮用英語上陣。這樣堅持了半個月,章子怡的英語水平飛速提高。當她和艾維用英語說情話就像用漢語那麼自如的時候,她突然理解了鄧文迪那一番狠話的"奇效"。她激動地撥通了鄧文迪的電話,真心地說:"姐,謝謝你!以後該罵我時還罵我……"

鄧文迪聽到她熟練的英語,故意和她開玩笑說:"你現在稱得上是口若懸河、對答如流了,小心,可別把母語給忘了!"章子怡告訴她:"放心吧,艾維現在每天跟着我學中文,我們互相做老師。"鄧文迪讚賞不已:"看來你們把我那套吃飯理論應用得挺不錯嘛!"

2007年1月,感情正濃的章子怡和艾維決定一起去看紐約尼克斯和新澤西網的NBA籃球比賽,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公眾場合以情侶姿態出現。去之前,艾維開玩笑說:"你是大明星,很多人都認識你,關注你,從此知道你有我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男朋友,可不要後悔呀!"章子怡也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回敬"道:"我可是雙眼2.0的視力,當然是慧眼識君了,又怎麼會選錯人呢?我這輩子跟定你了!"艾維高興地摟緊女友,兩人高調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他們的愛情。

這條爆炸性的新聞立即掀起了軒然大波,各種流言蜚語接踵而來。"這將是章子怡一生無數段戀情中的一段,只不過是比較重要的插曲,畢竟可以依靠對方獲得太多的東西。"……看着報刊、網絡無數條充滿猜疑和詆毀的消息與議論,章子怡再也堅強不起來,她關掉電腦,以淚洗面……萬般痛苦中,她決定先暫時疏遠艾維,她需要給自己一段冷靜的時間。儘管她和男友互相愛得很深,愛得很真,但她不希望被人指指點點過一輩子。很快,艾維前來向鄧文迪訴苦:"本來和子怡相處得很好,可子怡突然變得很冷淡,她大多時間在北京,好像避開來美國,且一說見面就會找很多理由搪塞,還動不動發脾氣。子怡是不是有了新的男友,她那麼漂亮,又有名氣,追求她的男人一定很多。"聽了艾維無奈的話,鄧文迪心裡很不是滋味。她想,或許在愛情方面自己並不了解真實的子怡,也許自己當初就不該管這件事。

就這樣,鄧文迪和章子怡相互間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了。但最終,她還是忍不住想問個究竟。兩人見面後沒等鄧文迪開口,章子怡就抱住了她,號啕大哭起來。等情緒稍微穩定了一些,章子怡把一肚子的苦水都傾瀉而出。鄧文迪當時並沒有多說什麼,等回到家中,她給章子怡發來了一封特殊的郵件。章子怡打開一看,發現竟是當年鄧文迪嫁給默多克前後,美國報紙鋪天蓋地的各種報道和評論。原來,作為擁有巨額私人財產的傳媒巨頭默多克,當年執意要與鄧文迪這個相差了38歲的華裔女子結婚,不僅使他的前妻和孩子們難以理解,就連他的發言人也瞠目結舌:"我唯一要說的就是沒什麼可說的。"因為默多克是世界名人,鄧文迪要面對的公眾壓力自然也是來自全世界的,幾乎絕大部分人都認定她是為錢和利益嫁給默多克的。

章子怡看着這些報道,一下子呆住了!這時,鄧文迪把電話打了過來,真誠地說道:"妹妹,看到了吧,你這算什麼呀,當年姐姐面對的風浪有多大呀。幾乎全世界都在指責猜疑我!但我自己堅信我和默多克的愛情是純潔的,即使面對再大的風浪也要義無反顧地去愛、去堅持!我把這些文章都留下來,就是要提醒自己,當年成為我丈夫的妻子是多麼不易,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珍惜,不可以變心,不可以讓人家的預言成真。"

章子怡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更由衷地覺得鄧文迪的話非常有道理:嫁給有錢人也不是罪過,自己同樣在努力地打拚事業,有很高的名氣和地位,並不是依附對方生活。因此外界的一切誤解都沒必要在意,只要真心相愛,就輕鬆上陣大膽走下去。

章子怡的心裡豁然開朗。第二天,她就飛到了美國追回差點弄丟的愛情。她約艾維到鄧文迪家見面,真心地對他道歉:"對不起,我為我的不堅定和自私,向你道歉!"艾維激動地緊緊摟住了心愛的女友,就像摟住失而復得的珍寶。

姐妹攜手好萊塢,章子怡贏來最大的幸福

找回到失落的愛情,章子怡倍加珍惜,更決定要好好回報她在美國最愛的兩個人:艾維和鄧文迪。細心的她發覺他們都十分熱衷於慈善事業,並以此為榮,而兩人當初也是因為頻頻在公益活動中碰面而成為摯友的。此後,她也發自內心地愛上了這個事業。2007年,章子怡因為積極參加了許多慈善活動,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慈善明星"。這年12月,章子怡又不收取任何報酬,應邀在馬來西亞錄製了一期國際性慈善節目《野生動物的故事》,首次擔任主持人。艾維和鄧文迪都特意飛來為她助陣。為了探訪那裡瀕臨滅絕的紅毛猩猩,章子怡與兩隻孤兒紅毛猩猩來了一次親密接觸。當看到女友為了宣傳保護野生動物,出鏡時身着白色連衣裙,坐在掛滿白色絲綢的長廊里,素麵朝天、笑容可掬的樣子,艾維覺得這時候的章子怡是最美麗真實的,比平時還要動人。這個節目被世界各大電視台搶購版權,而對章子怡來說,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她對艾維說:"我希望把它作為我們相愛的見證,中國現在有一首歌很流行,叫《死了都要愛》,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相信我們一定會恩愛到底的!"

艾維喜歡當代藝術品,章子怡也記在了心裡。在他生日的前一天,章子怡告訴他自己還在北京忙工作的事情,恐怕趕不回去為他歡度生日了。艾維很失落,在電話里無奈地嘆息。

第二天,鄧文迪給艾維打來電話說:"既然子怡回不來,乾脆我們這些朋友和你一起聚會吧。"艾維剛走進餐廳,突然所有的燈都滅了,他正在疑惑時,一道光束打來,一幅畫映入了他的眼帘,他定睛一看,竟是自己曾經在中國看好的南京藝術家沈敬東的油畫作品《工農兵》。正當他愈發迷惑不解時,光束漸漸向畫的上方打去,"子怡,怎麼是你?這太奇妙了!"艾維激動地脫口而出。隨着燈全部亮起,朋友們紛紛出現在艾維面前,才揭開了謎底。原來很早之前章子怡就開始策劃艾維的生日聚會,並且請鄧文迪幫忙出主意。她特地回北京是為了買這幅艾維傾心已久的畫。而且她在前兩天已經悄悄回到美國,住在了鄧文迪的家裡,為的就是給艾維一個驚喜。

艾維笑得合不攏嘴,把章子怡舉得高高的,在半空旋轉,他深情地說:"你是最美最浪漫最可愛的女人,這比你是一個影后更重要,我要娶你做我的新娘!"艾維別出心裁的求婚被所有朋友報以熱烈的掌聲……

看着自己牽出的愛情就要開花結果,鄧文迪激動萬分。她以過來人的身份真誠地告誡章子怡:一個女人有了美好的愛情和婚姻還不夠,她還必須在愛情婚姻之外,有自己獨立強大的世界,這一點對於她們這種嫁了有錢男人的女人來說,尤其重要。

原來,鄧文迪在嫁給默多克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直飽受外界對她的非議,認為她是一根依附在默多克身上的藤,註定不會有自己的世界。要強的鄧文迪為了告訴大家,她這個中國女人不是繡花枕頭,更不是攀龍附鳳的花瓶,而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和努力。如今,她既擁有自己的事業,更是默多克事業的左右手,她用自己的能力贏得了默多克家族的尊敬。

鄧文迪毫無保留的人生經驗令章子怡受益匪淺。她對鄧文迪傾吐心聲:"拍戲多年,我覺得路越走越窄,畢竟女演員的生命力有限。我早就想拓寬自己的事業領域,學到更多不同層面的東西,可又不知該如何着手?"鄧文迪很欣慰,認真幫她分析後,建議她涉足電影幕後的領域,提升自己的空間。

很快,這兩個一拍即合的女人決定聯手米高梅影業老闆娘弗羅倫斯·斯隆聯合成立電影製作公司,希望打造出"女版夢工廠"。章子怡和鄧文迪都有個心愿,有朝一日簽下好萊塢巨星,並且把更多的中國優秀演員推薦到好萊塢,讓東方電影和電影人揚眉吐氣。她們首先決定投資改編華裔作家山颯同名小說的巨製《女帝》,打響新公司的第一炮,該片講述武則天一生的故事,章子怡將親自出演武則天,並且將邀請《角鬥士》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

艾維看在眼裡,喜在心上。他知道章子怡很獨立要強,不希望在事業和經濟上讓他幫助太多,他就甘心做了稱職的"勤務總管"。章子怡有了愛情的滋潤,事業也再創高峰。2008年3月22日,章子怡作為中國演藝界女藝人中唯一的代表抵達雅典,而且是以全國奧運媒體聯盟特約記者和國際奧委會觀禮嘉賓的雙重身份,參加北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及希臘段傳遞儀式。在這個盛會上,章子怡無名指上那顆12克拉的"鴿子蛋"鑽戒引起了大家的注目。她開心地告訴每個人,這是艾維送給她的求婚信物,走上紅地毯已為期不遠。

對於章子怡來說,儘管走過無數次紅地毯,但這一次註定是最絢麗、最幸福、最難忘的……□(《知音》2008年17期)

殊榮

白宮國宴 美國國宴是讓人最想參加的一個飯局,也是最少人能參加的一個飯局,這不是吃什麼美味佳肴的場合,而是充滿博弈、權力、智慧等的政治大聚會,國際巨星成龍、鄧文迪便成為幸運兒。

2011年1月19日(當地時間),白宮舉行中國晚宴,成龍(Jackie Chan)、鄧文迪(Wendi Deng)、華裔冰後關穎珊(Michelle Kwan)、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華裔設計師Vera Wang、華裔演員黃榮亮和母親、時尚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以及眾多華裔政界人士出席。成龍一襲黑白唐裝亮相,盡展大哥風範。鄧文迪身穿綠色緞面裙,端莊優雅。

獎項 2010年全球十大超級富豪太太完全榜居榜首

2011年全球十大頂級豪門闊太鄧文迪第5

護身救夫

事件經過 在2011年7月19日英國議會的聽證會上,一男子將剃鬚膏扔向默多克,使得現場秩序一片混亂,十幾分鐘後,默多克回到了現場繼續回答議員的提問。

襲擊事件發生時,默多克的聽證會即將結束。聽證席上的一個白人男子將盛放着剃鬚膏的盤子扔向了默多克,當時默多克的眼鏡似乎被打掉,衣服上也沾染了痕跡。他在安保人員的保護下離開了現場。

事情發生時,默多克的保鏢立刻上前阻止,默多克的妻子鄧文迪迅速從座位上跳起來反擊該男子。

十幾分鐘後,默多克回到了聽證會現場,沒有穿西服上衣。

各方評論 英國路透社對鄧文迪的稱讚則不吝辭藻,稱在襲擊發生的那一刻,鄧文迪為"自己的男人"站出身來,成為了當天的英雄。默多克的傳記作者邁克爾·沃爾夫評論稱:"這就是我們的文迪,她偉大、充滿精力、智商奇高。"福布斯網站的報道稱,在19日當天的聽證會上,鄧文迪大部分時間都安靜地坐在自己丈夫的背後。但在襲擊發生的那一刻,她挺身而出,以一個類似排球扣殺的動作阻擋襲擊者並保護了自己的丈夫。這令這名真正的中國女強人走進媒體的閃光燈下。連美國著名的電視新聞主播凱蒂·庫里克都在社交網站上驚呼:"哇哦,文迪·默多克重新詮釋了虎媽這詞的含義……太瘋狂了!太瘋狂了! 證明自己 在7月19日英國議會針對《世界新聞報》"竊聽門"召開的聽證會上,鄧文迪卻實打實地展示了一回她那"援助的雙手",讓所有人大開眼界。當一碟剃鬚膏向老默飛去時,這位"彪悍"的老婆頓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出了當年排球女將的身手,一巴掌向襲擊者當頭拍去……就在那一瞬間,她一洗自己的負面形象,搖身一變,成了鐵骨錚錚的"中國虎妻"、"年度最佳護夫品"。不僅如此,這華麗麗的一巴掌,還愣是打得新聞集團股價逆勢飄紅,成功地幫老公在"最卑微"的時刻完成了一次"危機公關"。

默多克的傳記作家邁克爾·沃爾夫說:"她(鄧文迪)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