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刁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刁翎鎮,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位於林口縣北部,東與勃利縣永恆鄉大四站鎮接壤,南與建堂鎮相連,西與三道通鎮相鄰,北與依蘭縣江灣鎮三道崗鎮毗鄰。鎮政府駐文政大街中段。區域面積為674平方千米。2018年,刁翎鎮戶籍人口為37908人。截至2019年10月,刁翎鎮下轄26個行政村。2018年,刁翎鎮有工業企業6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1]

中文名: 刁翎鎮

行政區劃代碼: 231025102000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

面 積: 674 km²

下轄地區: 2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文政大街中段

電話區號: 0453

郵政區碼: 157606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抗聯八烈女殉難地

車牌代碼:黑C

人 口: 37908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

清代,屬吉林將軍三姓副都統。

清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屬吉林省依蘭府。

清代宣統二年(1910年),設刁翎區,是依蘭府第五區。

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為興隆鎮。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改依蘭縣興隆鎮保,轄16甲。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改興隆村,駐興隆鎮。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月,刁翎縣駐刁翎村(原興隆鎮),轄刁翎、前刁翎、黑背、三道通4區。

1949年1月,刁翎區改名林口縣第八區,後改名刁翎區。

1956年3月,設刁翎鄉。

1958年9月,與黑背鄉合併為刁翎公社。

1961年5月,原黑背鄉劃出,

1984年5月,改刁翎鎮。

2001年3月,雙豐鄉併入。

行政區劃

2011年,刁翎鎮下轄永安、治安、保安、勝利、長青、得勝、東溝、源發、興隆、樣子溝一E馬蹄、下馬蹄、東崗子、三家子、四合、東發、雙豐、二道、黑背、生產、東風、雙發、互利、雙富、中合、五七26個行政村,下設78個村民小組,共有12個自然屯。

截至2019年10月,刁翎鎮下轄長青村、永安村、保安村、治安村、東溝村、四合村、三家子村、東崗子村、下馬蹄村、上馬蹄村、樣子溝村、興隆村、原發村、東發村、德勝村、勝利村、雙豐村、二道村、雙發村、東風村、黑背村、生產村、中合村、新河村、五七村、互利村2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文政大街中段。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刁翎鎮位於林口縣北部、牡丹江東岸、烏斯渾河下游,東與勃利縣永恆鄉、大四站鎮接壤,南與建堂鎮相連,西與三道通鎮相鄰,北與依蘭縣江灣鎮、三道崗鎮毗鄰。區域面積為67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刁翎鎮境內群山環抱,河流縱橫,地勢四周高、中間低。主要山脈有大鍋盔、西大頂子、草帽頂山等。

水文

刁翎鎮境內河道屬牡丹江水系。牡丹江從鎮西北部邊緣流過,境內長5千米,支流有馬蹄溝河。烏斯渾河從鎮域中部縱貫全境,在鎮西北端東崗子村西注入牡丹江,境內長15.64千米,流域面積124平方千米,鎮域河流總長190千米。支流有源發河、湖裡信子溝河。

自然資源

刁翎鎮境內的礦藏主要有金和泥炭,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狐狸、狼、野兔、野雞、野鴨等,樹木有紅松、雲杉、楊樹、樺樹、椴樹等,藥用植物有人參、刺五加等,山林特產有木耳、松子、元蘑、榛子、山野菜等。

自然災害

刁翎鎮境內的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冰雹、霜凍等。境域幾乎每年都遭受冰雹侵襲,冰雹災害年均發生1-2次,主要發生在5-8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8月26日,單體冰雹大,最大直徑約40毫米,境內70%的農田受損,其中20%的農田絕產;房屋、車輛、牲畜等均遭受不同程度損失。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一說「刁翎(鵰翎)」是滿語音譯,漢譯為「未開墾之地」的意思。一說刁翎為漢語,傳說很早以前,在小鍋盔山附近,有一巨雕叼着一隻絢麗多彩的羽翎在空中翱翔,飛至兩村之間時吐掉羽翎,長鳴一聲,凌空而去。後來人們就將前面的村子稱為前刁翎(今建堂鎮),後邊的村子稱為後刁翎,簡稱刁翎。刁翎一稱最早出現於清末,寫作鵰翎,後簡寫成刁翎。

文物古蹟

抗聯八烈女殉難地位於刁翎鎮大小關門嘴子山西坡、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邊,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下旬,東北抗日聯軍四軍,五軍婦女團冷雲、楊貴珍、安順福、王惠民、黃桂清、李鳳善、胡秀芝、郭桂琴八位女戰士,在與追擊的日偽軍激戰後子彈打光,集體投河,壯烈犧牲。1982年秋,中國共產黨林口縣委縣政府在八位女英雄殉難的烏斯渾河邊距公路30米處建起「八女投江紀念地」碑。全碑高約5米,主體碑板高1.6米,寬0.6米,由花崗岩雕琢而成。正面銘刻抗聯老戰士、原黑龍江省省長陳雷的題詞「八女英魂,光照千秋」兩行豎排大字。背面刻有「八女投江殉難地誌銘」,記敘8位抗聯女英雄的事跡。左側是後建的革命烈士紀念館。

人口

人口數據

2011年末,刁翎鎮總人口為41669人,其中,男性21573人,女性20096人。另有流動人口910人。

2018年,刁翎鎮戶籍人口為37908人。

民族構成

2011年末,刁翎鎮有漢族、滿族、蒙古族等8個民族。其中,漢族39586人,占總人口的95%。

經濟

2011年,刁翎鎮的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瓜果、白瓜子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全鎮糧食總產量6.9萬噸,人均1870千克,其中玉米4.6萬噸,大豆2萬噸。煙葉種植面積2100畝,產量315噸;瓜果產量1014噸,白瓜子產量481噸;生豬年末存欄7538頭,羊年末存欄12742隻,家禽年末存欄12萬羽;水產品總產量682噸;工業企業3家,職工45人;商業網點780個,職工1900人。全年農業總產值3.9億元,比上年增長7.4%;畜牧業總產值8252萬元;漁業總產值9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16元;工業總產值230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2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財政總收入1126萬元,其中,營業稅166萬元,增值稅219萬元,企業所得稅55萬元,個人所得稅3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60%、267%、-35%。年末,有各類存款餘額8814萬元,比上年增長5%;人均儲蓄1332元;各項貸款餘額8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刁翎鎮有工業企業6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4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刁翎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492人,專任教師22人;小學3所,在校生1518人,專任教師11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1所,在校生624人,專任教師6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到100%。

文化體育

2011年末,刁翎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27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6個;攝影、書法、美術、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51人;每年「七一」和教師節舉辦文藝匯演。同時,有籃球場4個,4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刁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鎮中心衛生院1個;病床28張,固定資產總值5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1人,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9人。醫療機構全年完成診療210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

廣播電視

1958年,開通刁翎公社有線廣播站。

1995年,為刁翎鎮廣播有線電視站。

2011年末,刁翎鎮廣播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11000戶,入戶率88%,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刁翎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234戶、376人,年支出97.77萬元,月人均222元;城市醫療救助16人次,支出7.6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733戶、1956人,支出230.02萬元,月人均98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9人,支出11.64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1人,支出15.9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32人次,支出116.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4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刁翎鎮有郵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90千米,投遞點18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郵件32萬件;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6個;固定電話用戶5946戶,電話用戶普及率為48%:移動電話用戶1.15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92%;寬帶接入用戶2600戶。

交通運輸

2011年末,刁翎鎮有鎮、村級公路11條,總長70千米;鎮區道路總長度8千米,道路鋪裝面積6.5萬平方米,公交車8輛,出租車30輛;刁翎公路客運站為三級站,日均往返客車56班次,日客運量600人次。同時,雞訥公路過境,境內長30千米,雙向2車道;林依公路過境,境內長85千米,雙向2車道。

視頻

林口縣刁翎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