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出燈(吳麗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出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出燈》中國當代作家吳麗欣的散文。

作品欣賞

出燈

一切準備就緒後,晚上六點鐘準時出燈。龍頸提前扛出,停在村口古廟裡,高香火燭地拜過觀音菩薩和祖輩,喜氣洋洋地靜候來燈。三聲火銃響過,家家戶戶先後放響鞭炮,送出龍燈。從龍頸開始,一節一節地往後鏈接,排到街上,約莫三餘里路遠呢,紅光閃閃爍爍,映紅村口,映紅圍觀者的臉龐。

赤龍成形,它要躍躍欲試,虎虎欲動。

村口,鑼鼓喧天,嗩吶聲歡,人影憧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最神氣的還是要數打頭的,扛着龍頸,披紅掛彩,威風八面,滿臉笑容,比喝了蜜還甜。最累的可能要數打尾的燈手,說是押尾,實則墊後。前面的人走得快,他得拖着跑;前面的停下來,他得拖着停;遇上急剎車,他准得趔趄;如有急拐彎,他一不緊緊把控住,就有被摔出去的可能。所以,這打尾的燈手通常都是有經驗的老手。

晚上六點三十分,火銃震天響過,嚮導高呼起燈,燈手隨聲吆喝,先後提起龍燈,龍身擠得嘎嘎作響,圍觀者也跟着喝彩。在接天鞭炮聲響中,赤龍陸陸續續從古廟穿門而出,昂首挺胸,走進夜空。

頭一晚,赤龍主要游流坊村老街、村前和洋坑;次日晚,游流坊村和周邊較近的村落,走的遠些;第三晚除游流坊村老街和周邊較遠的村落,走的更遠些,還要去村前扭「8」字,這是高潮,也是最精彩處,後面自當詳敘。

且說這赤龍出洞,一路上自有村民接龍納福。鞭炮聲聲不斷,劈里啪啦地閃爍,煙花興奮地竄入夜空,展示着滿空彩花,它們熱熱鬧鬧地竟相唱着歌兒相迎相送。只要赤龍所到之處,無論經過誰家門口,哪怕是荒廟公廁,都有人守候在那裡,準時燃放鞭炮煙花迎送,那熱鬧賽過任何過年過節。

是呀,這是故鄉一年一度的頭等大事呵!

雖然游燈歷時三天,但遊程和具體路線各不相同,而且每次出燈都是在村口古廟集合,首先穿過流坊村老街,繼而或折向洋坑,麻坑,或翻越兩座小山,進喜家庵,再出庵過黃家坪,戴家村、鄧家村。這樣,流坊村委所有自然村落都遊了一至兩遍,然後再折回老街,回到村口古廟,然後散燈。

咚咚鏘,咚咚鏘……

嗩吶唱得歡喜,一曲接着一曲。

赤龍走進了古老而喜慶的歌樂聲里,走進了歡樂而熱鬧的人群中,走在漆黑的夜空,紅紅火火,彎彎曲曲,高高的龍頸伸進夜空。遠遠望去,那龍頭似乎就隱沒於雲叢,龍尾搖擺於夜色里,真所謂神龍見身不見首尾!一種神秘和敬畏感,讓人油然而生。同時,也讓人不得不佩服祖輩不設龍頭龍尾的另一玄機。

鑼鼓聲漸走漸遠,漸遠漸悠揚。很顯然,赤龍也慢慢走遠了,樂隊不緊不慢地跟着,敲打着,演奏着,吹吟着。一些精力充沛的大人和好奇的小孩喜歡一路跟着,他們想體驗赤龍的愉快旅程。大人拿着手電筒,小孩提着小燈籠,有的手牽着手,有的懷抱着幼兒,有的背駝着孩子,浩浩蕩蕩,熙熙攘攘,熱熱鬧鬧,在夜空中形成另一番美景,讓遠遠的觀眾應接不暇,感嘆連連。

流坊村背倚後龍山,洋坑、麻坑兩村和赤龍必須路經的那兩座小山,均位於流坊村的村北和西北,站在後龍山,是遠望欣賞赤龍神態的最佳位置。這時,後龍山頭早已村聚集了大量村人和看客。果然,當路經寬敞平坦的大道時,赤龍儘量舒展着長長的身軀,昂首挺胸,氣宇軒揚,閒庭信步似的悠然遊動。若是走進樹林、村子,遠遠望去,赤龍若隱若現,神秘莫測,神光閃爍。但鄉村彎道多,坡道也多,而且起伏不平,這時的赤龍更是迂迴曲折,盡顯英雄本色,擰身擺尾,時出時沒,或上或下,飄拂不定。在重重夜色的掩護下,赤龍猶如在雲中神遊,或穿梭,或漫步,或翻滾,或暢行,任憑來去停歇,自由自在。

每經過一個村落,都有好心的主戶或虔誠的膜拜者,招呼着赤龍停下來歇息,送茶,上煙,還有糖果點心。嚮導、火銃手、燈手、樂隊一眾人等,人人一杯熱茶,人手一兩支香煙。茶是好茶,煙是好煙,皆大歡喜,其樂融融,餘味綿長。

這時,燈手、樂手可趁機擦擦汗,或者更換香燭,一邊喝着吃着抽着,一邊聊些路上的趣事,談笑風生,紅光滿面,喜氣洋洋。

當然,最精彩、最令人熱血沸騰的,還是赤龍扭「8」字。那是最後一個晚上的絕活,也是人們翹首期盼的高潮,很多外地來的親友也特意早早地趕來一飽耳目,一睹為快。

第三晚,前文略過,待赤龍最後游完流坊村西面的鄧家、戴家、黃家坪,遠遠地傳來悠悠的鼓樂聲時,村人都知道,赤龍就在折回來的路上,向着村前那片廣袤的農田、祖輩流傳每年扭「8」字的即定場所挺進

這時,村人紛紛走出家門,扶老攜幼,交頭接耳,早早地守在村前屋檐、路邊田埂、橋上、小山坡上,一些小孩早就擠在村前住戶的樓上,占得優勢位置。

咚咚鏘,咚咚鏘……

嗩吶也的的嗒嗒悠揚地吹着。

這鼓樂聲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穿過村口,齊齊聚焦在村前那片廣袤的農田。

村人、觀眾開始安靜起來,目光也都齊齊聚焦了。

這麼長長的赤龍,要有規則地扭成「8」字造形,實屬不易,那難度可想而知!這得歸功於老嚮導了。當然,老嚮導已然胸有成竹。他心中早就拿捏准赤龍的長度,能扭成多大的「8」字狀,首尾如何相連,速度怎樣控制,等等等等。這幾天,老嚮導可操心了,他日夜盤算着這事兒,赤龍已在他心中走過無數遍了。

鑼鼓聲不緊不慢地敲傳響。老嚮導比劃着,指揮燈手緩緩地先走兩圈圓,再轉圈時赤龍就不知不覺地慢慢彎成了「8」字雛形,當人們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時,這「8」字已經有眉有眼了。赤龍邊走邊試轉,紅彤彤赤閃閃的「8」字赫然遊動的夜空下田野中。

這時,鑼鼓聲突然急促起來,而且越來越急促,仿佛萬千戰鼓齊鳴,催促着千軍萬馬奔突衝殺,嗩吶也急得高吭地前來助陣。果然,赤龍咬着「8」字形陣勢突然越游越快,越轉越急,越扭越緊,一時間波光翻滾,暗影洶湧,只見赤龍神光,不見人影。哪是頭,哪是尾,已分不清楚,只有一個火紅的「8」字在飛速旋轉。

人群躁動起來,歡呼雀躍,吹口哨的,叫喊的,鼓掌的,搖臂的,蹦跳的,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過一浪。

這一刻,紅光閃爍的8字烙在田野中。

這一刻,熱血沸騰的8字流進了村人的血脈里。

八者,發也!

我忽然明白,原來這是祖輩代代相傳的期望和寄託,是祖輩的良苦用心所在!我還能說什麼呢,我似乎什麼也不用再說了。

忽然,鑼鼓聲嘎然而止,赤龍頓息,一個標準的「8」字仍然「寫」在人們眼前,「燙」着人們的心,紋絲不亂,閃閃爍爍,溢彩流光。

如此三匝。

咚咚鏘,咚咚鏘……

鑼鼓聲依然悠揚,赤龍緩緩地走出「8」字陣容,飽含滿滿的希望,彎彎曲曲地向村子游回來,停歇在老街,接受村人的禮讚和饋贈。

雖說這是收場戲,但是散燈可大有講究,而不是隨意拆燈散去,所有燈手必須穿過古廟,送福祖輩,接受觀音菩薩和祖輩的目光洗禮。出了古廟,燈手才能快速拆燈,扛着板燈發足往自家跑去。

傳說,跑得越快發財也越快。如此,就呈現出另一番景觀:從古廟到村里大街小巷,百餘板散夥的龍燈,被燈手扛着東奔西跑,看似橫七豎八,零散混亂,實則都紅紅火火地朝着各自的目標奔去,滿街滿巷都是。有的燈手跑得跟風似的快,像團火光一樣,有的燈手邊跑還邊吆喝,也有的燈手才不管發財不發財,悠然自得,還哼着小曲,一不小心,擋着人家的去路……

此時此刻的龍燈呵,在一些好事者趁熱打鐵似的鼓動聲中,忽而東,忽而西,忽而南,忽而北,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這時,家家戶戶早已準備好了放鞭炮煙花接燈,這叫迎喜。這家響罷,那家響,村前村後,村頭村尾,鞭炮聲煙花聲此起彼伏,響徹雲天,經宵不眠。

[1]

作者簡介

吳麗欣,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