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出勤率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1]、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目錄

名詞解釋

出勤率是指實際出勤的數量與應該出勤的數量的比率叫出勤率。出勤率的計算公式:出勤人數÷應出勤人數×100%。

出勤率指標的計算方法

日曆工日數=當月日曆天數

制度工日數=日曆工日數-公休日天數

公休日天數即國家規定的例假和節日休假的天數

出勤工日數=制度工日數-缺勤工日數(見考勤記錄數)

出勤率=出勤工日數/制度工日數×100%

出勤率相關指標解釋

(1)日曆工日數:指日曆天數中每天的生產工人實際工作與未實際工作的天數之和(包括出勤、缺勤、停工和公休工日)。

(2)公休工日:指在國家規定的例假、節日中工人應休息的天數之和。

(3)應出勤工日:指日曆天數中扣除國家規定的例假、節日的天數。

(4)實際出勤工日:指在報告期內,工人實際出勤的工日。包括直接生產工日和間接生產工日(或公假工日)。

(5)缺勤工日:指工人按照制度規定應到班參加生產,但由於企業或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疾病、產假、事假、探親假、婚喪假、曠工、工傷假等原因,未能出勤參加生產的工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