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凱恩斯的革命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凱恩斯的革命》,[美] 勞倫斯·克萊因 著,薛蕃康 譯,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1]英文名稱:The Commercial Press,簡稱CP)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與北京大學同時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化的雙子星[2]」。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凱恩斯的經濟思想的全面探討和解析,主要分析了如下問題:凱恩斯理論的假設前提;《通論》一書中理論的發展歷程;凱恩斯的經濟思想如何形成,受到了哪些影響;凱恩斯的經濟思想與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區別;凱恩斯學派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之間的關係,等等。

作者介紹

勞倫斯·克萊因(1920-2013),全名勞倫斯•羅伯特•克萊因,美國經濟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因為創建了計量經濟學領域中用於預測經濟趨勢的計算機模型,1980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克萊因利用統計學模型將凱恩斯經濟學理論具體化,其模型被廣泛應用於對經濟周期和經濟政策的分析,而且直至今日仍然被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和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所使用。

目錄

前言

第一章作為古典經濟學家的凱恩斯

戰前世界的凱恩斯

凡爾賽和約

戰後的失調

一個理論模型

第二章《通論》的誕生

凱恩斯思想的發展

1936年以前某些非凱恩斯的理論

第三章新與舊

凱恩斯體系和理性的行為

一個簡單的模型

相互依存的完全體系

第四章幾個爭論的問題

對評論的評論

工資的爭論

儲蓄和投資的爭論

利息的爭論

第五章《通論》的前驅

關於儲蓄和投資的早期概念

貨幣的利息理論

第六章蕭條經濟學

通貨膨脹間隙

第七章凱恩斯和社會改革

凱恩斯的社會哲學

為充分就業計劃

充分就業與政治

充分就業與經濟學上沒有解決的問題

技術附錄

《貨幣論》的數學模型

《通論》體系的數學引申

凱恩斯經濟學及古典經濟學的數學模型

長期均衡

參考文獻

  1. 簡介,商務印書館
  2. 商務印書館成立110周年,搜狐,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