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凌源市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凌源市博物館館舍是文化館舊址經過整修而成,占地面積93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平方米。陳列廳坐北朝南,是一座硬山帶前廊式的建築,朱柱紅檐,門窗古樸典雅,院子的東西兩側和門房均為平頂式建築,構成四合院式的建築格局。陳列廳面積175平方米,牆體用木棱五合板壁紙裝修,並配有可移動的板牆隔離。全部鋁合金展櫃,以自然光源為主。以小型多樣,突出本地特點作為陳列風格。每年舉辦一至二個專題展覽,先後舉辦了《歷代貨幣》、《遼金元瓷器》、《青銅器》、《館藏曆代陶瓷珍品》等八個展覽。每次展示在100餘件左右。

基本介紹

館舍是文化館舊址經過整修而成,占地面積93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平方米。陳列廳坐北朝南,是一座硬山帶前廊式的建築,朱柱紅檐,門窗古樸典雅,院子的東西兩側和門房均為平頂式建築,構成四合院式的建築格局。

館藏實力

文物庫房設有防盜報警通風等設備。館藏藏品2000餘件,主要是本地區出土和傳世的歷史文物。陶瓷[1]文物以一批遼瓷較為名貴,還有戰國時期的鼎、豆、等成組隨葬器等,同時還徵集、調換了歷史貨幣近1000枚,其中有橋形幣,遼「千秋萬歲」等罕見貨幣,同時收藏有本地出土的魚化石板,松樹化石、鹿角、原始牛角等化石標本。

館內設有遺址標本室,收集了全市700餘處不同歷史時期古代文化遺址的10,000件標本。曾出版凌源風物畫冊等書刊。

建築布局

陳列廳面積175平方米,牆體用木棱五合板壁紙裝修,並配有可移動的板牆隔離。全部鋁合金展櫃,以自然光源為主。以小型多樣,突出本地特點作為陳列風格。每年舉辦一至二個專題展覽,先後舉辦了《歷代貨幣》、《遼金元瓷器》、《青銅器[2]、《館藏曆代陶瓷珍品》等八個展覽。每次展示在100餘件左右。展品北方民族特點濃厚,遼金元的瓷器、兵器以及生活用品居多,反映了民族區域文化的特點。如《歷代貨幣》,展示原始時代的真貝、骨貝等,極其罕見的「橋形幣」,燕國圓錢、刀、布幣等,數量多品相好。《陶瓷珍品陳列》有「遼三彩盤」、「雞冠壺」、「均窯碗」,「遼白瓷蓮花執壺」,堪稱遼瓷的佳品。《青銅器陳列》中的戰國青銅短劍,「海獸葡萄鏡」,圖案清新,浮雕精美。

歷史沿革

1958年12月成立凌源縣地誌博物館,1962年撤銷,1972年縣文化館設文物幹部,1978年設文物組,1984年12月由文化館分出來,另設博物館機構,隸屬凌源縣文化局。1991年11月凌源縣撤縣改市,更名凌源市博物館。

視頻

凌源市博物館 相關視頻

凌源博物館參加科普周活動講凌源文物故事
凌源紀念43個博物館日1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