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冼夫人紀念館

冼夫人紀念館位於瓊山市新坡鎮。冼夫人,廣東高州人,是南朝至隋初的著名黎族[1]首領,廣東省嶺南地區傑出的政治領袖、軍事家。她是南朝高州太守馮寶妻。她曾帶兵平定海南黎族動亂,後來又奏請朝廷建置崖州,使海南與中原恢復了直接聯繫。她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引進種植技術,發展生產,使當地群眾過上太平日子。為紀念她維護國家統一、黎漢民族團結的功績,後人在瓊山市新坡鎮修建了冼夫人廟。

目錄

基本情況

冼夫人紀念館位於海口市(原瓊山市)新坡鎮 。冼夫人,廣東高州人,南朝高州太守馮寶妻。她曾帶兵平海南黎族動亂,後來又奏請朝廷建置崖州,使海南與中原恢復了直接聯繫。她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引進種植技術。發展生產,使當地群眾過上太平日子。為紀念她維護國家統一、黎漢民族團結的功績,後人在瓊山市新坡鎮修建了冼夫人廟。 1989年,冼夫人紀念館在冼夫人廟舊址建成並對外開放。該紀念館面積283平方米,造型大方,氣勢雄偉。屋頂為重檐式[2],鋪蓋金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館的正門上分別鑲嵌「巾幗英雄」、「嶺南風流」、「千秋懿範」等大匾額,格外引人注目。大廳正殿上,有冼夫人的彩繪,尺寸與真人相仿,身穿袍套,神采奕奕。其前放置香案、八仙桌和落地香爐,兩側陳列古代八種兵器。每年有廟會軍坡節活動在這裡舉行,熱鬧非凡。歷史上的北朝冼夫人冰是海南民族英雄的代表人物,她不僅是黎族的女中豪傑,而且她還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立了大功。她把脫離大陸六百多年的海南島,重新結合到統一的國家之中。

據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譚其驤教授考證:海南島歸早設立郡縣(珠崖、儋耳),是在漢武帝元封元年,後來由於官吏的暴虐統治,引起當地人民的強烈反抗,到了漢元帝初三年罷棄珠崖郡,使海南島實際上成為「域外之地」。三國時,孫權曾派三萬兵馬企圖在海南島重新恢復政權,但未能成功。直到隋煬帝大業六年才重新設郡(珠崖、儋耳、臨振),中間相隔656年。當時冼夫人就是統一的最大功臣。在西晉之前,黎族尚處于氏族社會階段,到了齊梁之時,才發展為大規模的部落聯盟。冼挺就是當明最大的部落酋長,被梁朝任命為首任南灘州士官刺使,冼夫人是冼挺的妹妹,她的丈夫是高涼太守馮寶。馮氏本來面目是北燕的苗族,由於國亡而南遷新會,這個氏族世代遊獵,不服管教。冼夫人幫助馮寶施政,不管新疏,只要犯法一律嚴懲,從此政令有序。侯景之亂時,冼夫人親自率兵平不定期。馮寶死後,她又多次領兵平叛,以信義而聞名,陳朝亡,嶺南各郡共同擁戴冼夫人,號稱「聖母」,海南島的黎族苗族綿歸冼氏管轄。陳高祖曾冊封其為譙國夫人,開府授印,調遣六州兵馬,她的子孫既是當地的大首領。又是朝廷命官,滿門顯赫。特別是她的孫子馮盎,跟隨隋煬帝征遼有功,官封正三品大將軍。冼夫人享年九十歲,死後諡為「誠敬夫人」。到了唐朝,馮盎已是嶺南最大的首領,降唐後,賞奴婢萬餘,地兩千里,封大將軍、荊州督尉,富貴至極。到馮盎的孫子輩開始衰落,他的曾孫就是有名的宦官高力士,高力士的父親有馮道衡,因貧因而亡,子女離散,幼子被內官高延福收養,所以改姓高。待高力士顯貴之後,就把母親和兄妹都接到了長安,母親被封為「越國夫人」,父親被追封為「廣州大都督」。唐天寶七年,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在舟山附近被大風吹到三亞,冼夫人後裔馮崇債派兵四百多人,把他們迎接到家裡住了一年,又親自領兵八百送到崖州。鑒真要在崖州建造寺,馮崇債馬上命令農奴們三日之內,每我送來一根圓木,很快就建成佛殿、講堂、磚塔和一丈六的釋迦佛像,可見他的勢力、財力有多大。自開元以後,嶺南海北的馮氏家族就衰落了,從此,歷史上再也沒見有什麼記載。現在海南的冼姓、馮姓還有沒有冼夫人的後代,則不得而知。

視頻

冼夫人紀念館 相關視頻

1003馮寶冼夫人紀念館+萬人參加落成慶典
海南馮寶冼夫人紀念館落成_深受當地百姓尊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