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冷廬醫話》,中醫學醫話著作。陸以湉撰。刊於咸豐八年(1858)。1916年上海千頃堂書局出版石印本。後由曹炳章輯入《中國醫學大成》中,於1936年刊行。1958年上海衛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5卷,約8萬字。卷1載醫話9篇,主要論述醫范、醫鑒、慎疾、保生、慎藥、診法和用藥等;卷2載古人、今人、古書、今書4篇,評述古今醫家及醫書;卷3—卷5,分形體、中風、傷寒、咳嗽、婦科、幼科等54門,匯集歷代名醫治案,附以作者心得體會,推究各類病證的病因及辨治方法。本書是作者根據平時見聞,結合個人臨床經驗編撰而成。書中論述精闢,內容廣泛。在診斷方面,其認為脈學深奧,不易掌握,且寒熱不同的兩種病證或許會出現同樣的脈象,所以臨症不可單憑脈診,必需詳問病情,了解病人的自覺症狀,同時結合舌診進行辯證。在治療方面,強調謹慎投藥,處方用藥宜專精,不可夾雜。不論是古方還是單方均不可輕試,即使補藥亦察體氣之所宜而不應亂服。指出老年人大多陰虧,如服熱補藥品,必液耗水竭,反促壽命。「凡服補劑,當察氣體之所宜,不可偏一致害」。所擬黃芪粥治療水腫,臨床驗證確實有效,至今仍被廣泛應用。此外,書中多處提到醫德問題,批評自以為是,漫不經心的醫療作風,中肯地指出名醫也有失誤之時,提倡醫者要有救人之心,不論病家貧富,都應精密審察病情,切不可草草了事。此書徵引醫史文獻資料頗多,並能提出前人的不足,闡明個人的學術見解。

作者簡介

陸以湉(1802—1865),字薪安,一字定圃。清代浙江桐鄉人。曾任教諭,後因弟以灝,子玉章為當時醫生誤治致死,遂立志學醫。博覽群書,對醫學源流、各家學派特點掌握較為全面,主張汲取諸家之長。臨床經驗豐富,診病細緻,重視問診和舌診,處方用藥精當而謹慎。著作有《冷廬醫話》、《冷廬雜識》和《再續名醫類案》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冷廬醫話 相關視頻

留學生學中醫:回國當第一個中醫醫生,向他們證明中醫好用!
誰都不服就服你!這位日本小伙學中醫跟玩兒似的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