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片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冰片的功效與作用冰片龍腦香科常綠喬木植物龍腦香樹脂的加工品,或龍腦香的樹幹經蒸餾冷卻而得的結晶,稱 "梅片"。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納香(大艾)葉的升華物經加工劈削而成,稱 "艾片"。現多用松節油、樟腦等,經化學方法合成,稱 "機製冰片"。

功效: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於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1]

禁忌:孕婦慎用。

冰片,又名片腦、桔片、龍腦香、梅花冰片、羯布羅香、梅花腦、冰片腦、梅冰等,是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樹脂和揮髮油加工品提取獲得的結晶,是近乎於純粹的右旋龍腦。

冰片為龍腦香料植物龍腦香樹的樹脂中析出的天然結晶性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機製冰片,以及艾納香蒸餾結晶的加工品。龍腦香常綠喬木,生於熱帶雨林,分布於東南亞地區。

從龍腦香樹幹的裂縫處,採取乾燥的樹脂,進行加工。或砍下樹幹及樹枝,切成碎片,經水蒸氣蒸餾升華,冷卻後即成結晶。此外,冰片還可以從以下方法得到:

機製冰片:用自松節油蒸餾得的蒎烯,加接觸劑偏硼酸,與無水草酸作用,直接生成龍腦草酸酯,再以氫氧化鈉加熱水解為粗龍腦,然後用汽油重結晶精製,產於廣西、廣東、江蘇、浙江。

艾片:為菊科植物艾納香的葉,經水蒸氣蒸餾、冷卻,所得的結晶稱艾粉,再將艾粉精製為冰片(艾片)。

(1)冰片為玉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結晶,呈多角形片狀或顆粒狀。質鬆脆,氣芳香,味辛、涼,嚼之則慢慢溶化,具揮發性,燃燒時無黑煙或微有黑煙。

(2)菊科植物艾納香樹脂中析出的天然結晶亦做冰片入藥。

(3)人工化學品稱機製冰片(合成龍腦),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鬆脆結晶,有清香氣,味辛,涼;具揮發性,點燃發生濃煙,並有帶光的火焰。

功效與作用

止痛和防腐。冰片用於局部,其對感覺神經末梢的刺激性很小。實驗證明本品有某些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

第2步抗菌。抑菌試驗,本品在試管內能抑制豬霍亂弧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

第3步開竅醒神。冰片味辛苦,歸心經,本品氣味芳香,辛香走竄,避惡氣。通九竅。入心經,心主神明、謂之君主之官,故能芳香開竅而醒神。《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性寒清熱,辛散苦泄。故可用於中風,痰厥,高熱等引起的神志不醒之證。

第4步清熱止痛生肌。本品性寒清熱,外用具有清熱止痛,止癢生肌的作用。其辛散芳香,內達臟腑,夕卜通九竅,苦能燥濕,故可散風濕,透鬱熱。《本草經疏》載:冰片「散一切風濕,故主心腹邪氣,及風濕積聚也。」

第5步鑑別應用。冰片與麝香,二者均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對於熱病神昏、暑熱卒厥,中風閉證等,相須為用。但麝香性溫,其芳香走竄之力強,二者有一峻,一緩之不同。麝香還兼有活血通絡的作用。

第6步用於神昏痙厥。冰片開竅回蘇的功效類似麝香,但作用稍遜,用治竅閉神昏,兩藥往往配伍應用。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溫熱病神昏厥,以及中風痰厥、氣厥、中惡、卒然昏倒等內閉症候。

用於瘡瘍疥癬,口瘡,喉痛及眼疾等症本品外用有消腫止痛,且有防腐、止癢之效,主要作為外用,配硼砂、玄明粉,可治牙齦腫痛、咽喉紅腫痛、口瘡等症;如遇鼻塞流涕,用少量冰硼散吹鼻,可通鼻塞;其它如中醫外科、喉科、傷科、眼科等外用方中多有配用本品。

第7步用於閉證神昏。本品有開竅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須為用。然冰片性偏寒涼,為涼開之品,宜用治熱病神昏、痰熱內閉、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等熱閉,常與牛黃麝番黃連等配伍,如安宮牛黃丸。若與溫里祛寒及性偏溫熱的開竅藥配伍,也可以治療寒閉。

第8步用於目赤腫痛,喉痹口瘡。本品苦寒,有清熱止痛、消腫之功,為五官科常用藥。治療目赤腫痛,單用點眼即效:也可與爐甘石、硼砂、熊膽等製成點眼藥水,如八寶眼藥水。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常與硼砂、硃砂、玄明粉共研細末,吹敷患處,如冰硼散。治療風熱喉痹,《瀕湖集簡方》以之與燈心草、黃柏、白礬共為末,吹患處取效。

第9步用於瘡瘍腫痛,潰後不斂。本品亦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以本品與銀硃、香油製成紅褐色藥膏外用,可治燙火傷;與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療瘡瘍潰後不斂,如生肌散。近代以本品攪溶於核桃油中滴耳,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有較好療效。

第10步通諸竅。冰片辛香走竄,內服能開竅回蘇,類似麝香,故兩藥時常同用 ,如成方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等。

第11步散火郁。本品性味苦寒,外用消腫止痛,且能止癢,所以又為外用治口瘡、咽腫以及瘡瘍的要藥。

冰片的性味歸經

【性味】 辛苦,涼。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②《海藥本草》:"味苦辛,微溫,無毒。"

③張元素:"熱。"

④《本經逢原》:"辛苦,溫,有毒。"

【歸經】 入心、肺經。

①《綱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二經。"

【功能主治】 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①《別錄》:"婦人難產,取龍腦研末少許,以新汲水調服。"

②《唐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③《海藥本草》:"主內外障眼,三蟲,治五痔,明目,鎮心,秘精。"

④張元素:"治大腸脫。"

⑤李杲:"治骨痛。"

⑥王好古:"散心盛有熱。"

⑦《綱目》:"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通諸竅,散鬱火。"

⑧《本草備要》:"治驚癇痰迷。"

⑨《會約醫鏡》:"治肢節疼痛。"

【古籍摘要】《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本草綱目》:「療喉痹、腦痛、鼻瘜、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通諸竅,散鬱火。」

醫林纂要》:「冰片主散鬱火,能透骨熱,治驚癇、痰迷、喉痹,舌脹、牙痛、耳聾、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內陷、殺蟲、痔瘡、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終歸陰寒也。」

配伍應用

配麝香:開竅醒神,消腫止痛。麝香辛散溫通,芳香走竄,具開竅醒神,消腫止痛之功;冰片,開竅醒神,清熱止痛,二藥合用。增強其通竅醒神,消腫止痛之功,常相須為用,內服治療中風,痰厥,高熱神昏等症。外用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症。

配硼砂:清熱解毒。硼砂味甘咸性涼,甘涼清熱,成可軟堅,外用有可清熱解毒之效。冰片外用清熱止痛,二者合用。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用於口舌糜爛,咽喉腫痛,痰火久嗽,聲嘶喉痛等證。

冰片的藥用價值

冰片是臨床常用的中藥,中醫多取其醒腦開竅、清熱止痛、防腐生肌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冰片具有多種藥用功效。

易透過血腦屏障。冰片易透過血腦屏障。研究表明,冰片能明顯鬆弛血腦屏障的胞間閉鎖小帶,從而加速物質胞間轉移。

促進藥物吸收作用。①促進透皮吸收作用。龍腦是一種有效的透皮促進劑,可促進外用皮質激素、雙氯滅痛等藥的透皮吸收。

②促進藥物透過眼角膜,提高眼部用藥的生物利用度。

③促進藥物透過鼻黏膜,提高藥物經鼻腔吸收入腦的速度,增加了腦組織藥物的吸收量,是治療缺血性腦血管機能不全急性期的一種速效途徑。

對抗循環系統缺血與損傷。冰片有利於冠脈痙攣的防治,並可減輕缺血引起的心肌損傷。實驗發現:單味冰片對急性心肌梗死的麻醉犬產生與冠心蘇合丸類似的作用,能使冠狀竇血流量回升,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

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雙向調節和保護作用。一是對中樞的雙向調節作用。冰片對中樞神經興奮性有雙向調節作用,既能「鎮靜安神」,又有醒腦作用。二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保護作用。冰片對大腦還有保護作用,利於腦水腫恢復,保護腦缺血後繼發損傷,改善受損覺醒能力。此外,冰片還有促進神經膠質細胞分裂作用。

抗菌、抗炎、鎮痛作用。天然冰片能明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抗炎作用;能明顯延長熱刺激引起小鼠痛反應時間及痛反應,具有鎮痛作用;體外直接抗病毒試驗顯示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抗生育作用。冰片能使中晚期妊娠小鼠流產,妊娠終止率分別為100%和91%,但對早期妊娠作用不明顯。

促進創傷癒合。冰片能增加肉芽組織結構和表皮細胞再生,修復皮膚附屬器官而具有較強的創傷癒合作用。

冰片附方

治急中風目瞑牙噤,不能下藥:天南星(生搗為細末)、龍腦(別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細,以中指點散子,揩齒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開,始得下藥。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錢匕。(《聖濟總錄》開關散)

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龍腦一錢。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如雞頭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湯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復發透,依常將息取安。(《經驗後方》)

治伏熱在心,昏瞀不省,或悞服熱藥,搐熱冒昧不知人,及瘡疹倒靨黑陷:生梅花腦子(研)半字或一字。取新殺豬心一個,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許化下,未省再服;如瘡疹陷伏者,溫酒化下。(《小兒藥證直訣》)

治傷寒舌出過寸者:梅花片腦半分,為末,摻之。(《夷堅志》)

治頭目風熱上攻:龍腦末半兩,南蓬砂末一兩。頻搐兩鼻。(《御藥院方》)

治頭腦疼痛:片腦一錢,紙卷作拈,燒煙熏鼻,吐出痰誕即愈。(《壽域神方》)

治風熱喉痹:燈心一錢,黃柏五分(並燒存性),白礬七分(煅過),冰片腦三分。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處。(《瀕湖集簡方》)

治咽喉口齒新久腫痛,及久嗽痰火咽啞作痛:冰片五分,硃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錢。共研極細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治口瘡咽燥:龍腦三錢,黃柏三兩。為末,蜜丸梧子大,每麥門冬湯下十丸。(《摘元方》)

治內外痔瘡:片腦一、二分,蔥汁化搽之。(《簡便單方》)

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龍腦一分,雄雀糞一分。上件藥,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調勻成膏,每以銅箸取少許點之。(《聖惠方》龍腦膏)

治酒皶鼻,赤皰註上面臉者:腦子,真酥調塗敷。(《海上方》)

治牙齒疼痛:梅花腦硃砂。末,各少許揩之。(《瀕湖集簡方》)

治鼻中息肉垂下者:片腦點之。(《瀕湖集簡方》)

治燙、燒傷:冰片10克,銀硃5克,香油100毫升。先將香油倒入鋁鍋熬開,後把銀硃、冰片放入,加熱成紅褐色,即成膏。將創面消毒後塗抹,一天一次。(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治療雞眼:將冰片少許置於雞眼上,用火點燃,至感覺疼痛時將火吹滅。每日治療1——2次,每次約半分鐘,一個療程5——7天。愈後局部無瘢痕,治療期間可照常行動。

治口腔潰瘍:取冰片 1克,枯礬10克,共研細末,裝瓶密封備用。用時以棉簽蘸取少許,塗於口瘡或潰瘍面上,每日3次。也可將雞蛋數枚煮熟,取蛋黃置鐵鍋中,文火翻炒至渣黑油出,濾渣取油,加入冰片細末少許,用棉簽蘸油塗患處,每日3次。

中耳炎:冬季取新鮮豬苦膽1個,冰片、明礬比例為1∶5(具體多少視豬苦膽大小而定),將豬苦膽上端切一小口,再將按比例混合好的冰片、明礬粉末灌入豬苦膽中,邊灌邊攪拌,灌滿用線將口結紮,置於乾燥通風處陰乾。待完全乾燥後,去掉豬苦膽外皮,將內容物裝入瓶中密封備用,待用時再研細。用藥前,先用雙氧水將耳道沖洗乾淨,棉簽拭乾,然後取一細管,將適量研好的細粉吹入患耳,每日2——3次。

治面神經麻痹:取冰片適量,研為細末,加醫用凡士林、香粉(婦女化妝用品)各適量,調勻成膏。用時取藥膏適量攤成錢幣大,外敷於患側面部,外用紗布固定,3小時後取下。每日1次,1周後即見顯著效果。取新鮮蓖麻子10克,去皮研碎;冰片3克,研末。二者混勻後裝入紗布袋中,將紗布袋放在患側面部,以覆蓋頰車、地倉、翳風穴為宜,然後用熱水袋或熱水杯放在紗袋上加熱,持續半小時。每日2次。

冰片的副作用

宜忌:氣血虛者忌服,孕婦慎服。冰片性涼,過量服用可能帶來副作用。

毒副作用:龍腦的半數致死量(2879±290mg/kg)大於異龍腦(2269±238mg/kg),表明龍腦的毒性較異龍腦小。合成冰片的毒性較大,可能與其含有半數致死量較小的異龍腦有關。

臨床應用

冰片製劑外用治療痔瘡及其術後恢復期,結果有2例在3——6小時後出現肛周發癢、灼熱、皮膚發紅並散在紅丘疹,停藥並給予抗過敏治療後恢復正常。亦有使用冰片引起過敏性皮炎的報告。

《本草經疏》:凡中風非外來之風邪,乃因氣血虛而病者忌之;小兒吐瀉後成驚者為慢脾風,切不可服,急驚屬實熱可用,慢驚屬虛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屬肝腎虛者不宜入點藥。

【劑量與用法】大劑量:不宜大劑量使用。

使用方法:不入水煎劑,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內服;外敷。

【不良反應】中毒反應:用量過大時使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可見肝、脾大,可使中樞神經興奮,引起驚厥、意識喪失、痙攣,嚴重時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過敏反應:常量可出現皮疹、全身起風團塊、陰囊和口唇部瘙癢、心慌、胸悶、喉頭水腫、呼吸急促等。

【治療與解救】

中毒後停藥,用1%腎上腺素O.5ml皮下注射,肌注苯海拉明,靜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

出現過敏反應後,可口服強的松5mg及維生素C、B2等。

視頻

參考文獻

  1. 蘋果綠 > 中藥大全. 冰片的功效與作用. 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