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冠服制度大約初步確立於夏商時期,至周趨於完善,在此之前,男子一般都長髮披肩,或稍加系束,或梳成辮髮,頭戴冠巾。而女子髮式略同男子。至於剃髮,則是一種刑法,叫髡。此時的冠服制度[1]已成為體現統治階級意志、分別等級尊卑的東西,標誌着權力和等級的冕服和官服以及各種飾品逐漸成為服飾發展的主流。
發展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冠服制度進一步納入禮治範疇,成為禮儀的表現形式,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等級制度。這個時期的衣服主要形式是上衣下裳制,上衣多為小袖,長至膝蓋,下裳為前後分制,兩側各有一條腰間用絛帶系束。但在戰國時期,服飾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始皇帝建制百端,衣冠即其一,肯定也是在原制度上有所強化尊卑而已。
唐代服飾承上啟下,法服與常服同時並行。法服即傳統的禮服,冠、冕、衣、裳之類的;常服又稱公服,即一般性的正式場合所穿着的衣服,包括圓領袍衫、幞頭、革帶、長筒靴。品色衣至此已形成制度。平民則多着白衣,婦女髻式繁複,還有在髻鬢上插金釵、犀角梳篦的。貴族婦女面部化妝成額黃、花鈿、妝靨等。女服主要為裙、衫、帔。由於唐代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在文化交流中採取廣采博收政策,對西域、吐蕃的服飾兼收並蓄,因而渾脫帽、時世妝得以流行。所以我們經常能在影視中欣賞到唐朝貴族婦女那種以展示女性形體和氣質美的薄、露、透特點。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服飾史一大變革。
消亡
滿清入關,為鞏固其在中原統治計,強制施行"剃髮令",那句名句"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也就是在此時誕生的,並相繼制定了官民服飾制度、服色制度。結果導致了漢族傳統冠服制度最終消亡的開始,形成滿族服飾[2]的一統地位。
意義
漢字的"初"字,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被解釋為"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故而可見在中國古代衣裳的重要,是一切事物的初始,它的產生,是人類告別動物,進入文明的重要標誌。《周易》稱"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黃帝作為中華文明最早的代表者之一,被古代的先哲們推崇和神化為文明發展中建造諸多功業的聖人,"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黃帝最大的功績之一就是"製衣裳"。黃帝之前"未有麻絲,衣其羽皮",黃帝教人們建造屋宇,"治其絲麻以為布帛",設置了衣裳之制。從此,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且不論傳說是否可信,但至少反映出一個真理:衣裳的出現是文明產生的重要標誌之一。但是在古代的冠服禮儀中有着嚴格的區別和衣着禁令 。
視頻
冠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請看中國冠服的演變歷史,搜狐,2019-02-08
- ↑ 地域文化 · 滿族服飾習俗 ,搜狐,201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