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農安縣第三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農安縣第三中學始建於1971年,坐落在農安縣城南部寶安路開發地帶,是一所規模較大,深受人們讚譽的初級中學。學校整體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基礎設施配套,師資力量雄厚。三十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勞動者[1],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眾多優秀人才。

學校簡介

農安三中坐落在農安縣城南客運站南側,周圍寧靜安逸。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一所規模較大,深受人們讚譽的初級中學。改革開放的春風給農安古城帶來了勃勃生機,也給農安三中的發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農安三中誕生於1971年,當年是應教育回潮的曙光而生!農安縣城南客運站南,建築面積[2]1.1萬平方米,32個教學班,學生2794人,教職工180人。歷任校長帶領一代又一代三中人,不負眾望,繼往開來,捷足先登,使這所學校始終超前發展,受到了全縣人民的矚目和信賴。成為農安教育的後起之秀。就是這所學校,三十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勞動者,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優秀的人才。如今,三中的學子已經分布在祖國各地,正如他們所說,「今日我們以三中為榮,明天三中以我為榮」。

學校榮譽

近年來,學校各項工作均走在全縣的前列。成為農安縣教育發展的窗口,學校先後被評為「農安縣精神文明單位」;「長春市精神文明單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單位」;被縣政府,市政府命名為「行業示範窗口單位」;被市教委評為「校園文化建設示範校」;「一類一級校」;「花園式學校」;連續三年被農安縣教育局評為「教學管理先進校」;2002年9月,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重點課題實驗校」。

學校師資

教育要振興,學校要發展,人是第一位的。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着力於人才的培養,採取在職進修,理論學習,專家培訓,崗位錘鍊等辦法,不惜花錢,走出去,請進來,送出去。給教師的發展提供財力支持和廣闊的空間。是一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成為省市,縣的骨幹教師,優秀教師,明星教師。學校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發展目標,即:成為學習型,科研型,創新型,發展型的教師。幾年來,學校湧現出了省級著名教師1人,實際骨幹教師6人,市級優秀教師8人,縣明星教師4人,縣骨幹教師26人以及一批教育教學改革卓有成就的探索者。先後在東北師大專家,省教育學院,市教育學院專家以及縣內的各類教學活動中進行過出色的匯報觀摩。

這是一所科研型的學校。面對着社會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教育正面臨着一場深刻的變革。學校領導者們慧眼識金,他們認為,教育只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是方向;學校只有具備現代教育的特色才能生存。而教育科研已經成為興校的必由之路。幾年來,學校廣泛深入地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已經成為老師們普遍適用的方法。人人都要進行科研已經成為學校的時尚風氣。教育科研提升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師生們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等在科研中不斷發生着深刻的變化。

學校成果

學校先後承擔了縣級課題《主體化教學體系的研究》。省級教研課題《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的實驗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2年12月,他們又承擔了兩項國家級課題的實驗研究,被確立為國家級重點課題實驗校。這是一所具有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的學校。早在1998年,學校就率先在農安縣裝備了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微機室和標準的實驗室。幾年來,多媒體已走進教師,走進課堂,成為利用率高,教師們離不開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發揮了優勢作用。全體教師還不斷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全校教師均已達到了初級水平,二分之一的教師達到了中級水平。部分教師正在向高級水平重逢。 學校被農安縣評為「信息技術裝備先進校」;「長春市信息技術教育重點校」;「吉林省信息技術教育基地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