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黃縣三楊莊遺址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內黃縣三楊莊遺址博物館坐落於河南省內黃縣。2009年9月25日上午,河南省三楊莊遺址博物館試開館儀式在內黃縣隆重舉行。經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三楊莊漢代遺址研究基地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內黃工作站也同時掛牌成立。河南省文物局局長陳愛蘭,安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發軍,安陽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彭治安,內黃縣縣長王永志以及安陽市、內黃縣相關負責同志出席開館儀式。

發掘過程

三楊莊遺址於2003年發現,是我國唯一一處保存完整、內涵豐富、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的大型漢代農耕聚落遺址。截止2009年,勘探面積已超過100萬平方米,共發現漢代庭院14處,清理4處,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首次發現的大面積漢代耕作農田遺蹟再現了漢代農村鄉里的真實景象,為研究漢代基層社會結構、中下層民眾生產和生活狀況、漢代農耕文明、黃河河道變遷等眾多學術課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正是因為三楊莊遺址所具有的重大價值,因此一經發現便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轟動,被專家學者譽為「中國的龐貝」,被國家文物局等部門評為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我國着名文物,考古學家徐苹芳[1]、張忠培、謝辰生、徐光冀、劉慶柱等數十位專家學者先後到三楊莊漢代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和研究,對內黃三楊莊漢代遺址給予了高度評價。

領導關懷

國家文物局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對 三楊莊遺址的研究保護與展示利用工作高度重視。在三楊莊遺址考古發掘和遺址保護工程進行期間,國家文物局 單霽翔局長、 童明康副局長等領導同志多次來現場指導。今年5月,省委 徐光春書記親臨遺址視察,要求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進一步把三楊莊漢代遺址開發好、保護好、利用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同志也多次到三楊莊遺址考察調研。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三楊莊遺址[2]的保護展示工作在短短几年間取得了顯着成績。2006年國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100處大遺址名單。2007年以來國家先後投資1500多萬元建設三楊莊二號庭院保護展示工程。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三楊莊遺址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充分揭示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真實面貌,河南省文物局研究成立了「三楊莊漢代遺址研究基地」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內黃工作站」。 三楊莊遺址博物館落成開館和有關考古研究機構掛牌成立為今後進一步做好研究、保護、展示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對深化三楊莊遺址研究成果,擴大內黃和河南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前景

大遺址是承載人類社會文明的主體,是延續文明的物證,是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是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寶貴資源。博物館開館僅僅是內黃三楊莊漢代遺址保護、研究、展示工程的開始,擺在人們面前的任務還很重,道路還很長。安陽市、內黃縣需要繼續加強三楊莊遺址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力爭在不久的將來,把一座內涵豐富、展示科學、環境優美的大遺址考古公園完整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使三楊莊遺址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充分發揮出服務人民現實生活、促進社會科學發展的巨大作用。

後續佛家講世間有四恩,一者父母恩,二者眾生恩,三者國王恩,四者三寶恩。企業能夠發展生存,就是因為有眾生恩,有社會各界的支持;員工在企業這個「王國」中能夠成長,是因為有老闆這個「國王」在統領和照料着一切。我們做任何事,取得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脫離外界的支持和他人的幫助。一個人只有心懷感恩,才會積極主動地工作,才會自覺地追求進步,贏得好業績和好人緣,為今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書幫助企業培養員工新主人翁精神,營造企業和諧共贏氛圍。每個人都面臨着嚴酷的職場競爭壓力,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工作是需要珍惜的,也感受到了企業提供給我們的機遇和生存空間的重要性。企業是平台,感恩是它前進的動力源泉;工作是禮物,珍惜讓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面對眼前的工作和生活,我們要懂得感恩,學會珍惜。只有在感恩中,我們才能不斷成長;只有在珍惜里,我們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懂得感恩和珍惜不僅是做人的本分,也是獲得事業成功和人生幸福的。

視頻

內黃縣三楊莊遺址博物館 相關視頻

美麗內黃,邊走邊說(17)——三楊莊遺址浮雕
《文化大百科》 三楊莊漢代聚落遺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