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內姆魯特達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內姆魯特達格位於土耳其東部阿德亞曼省,因其建築[1]體現了希臘和波斯文化的雙重起源,1987年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這裡是安提俄克斯一世(公元前69-34年)的陵墓。他當時統治着科馬哥納——亞利山大王國解體後在敘利亞北部和幼發拉底河建立的王國,這是希臘時期最能體現勃勃雄心的建築之一。這裡的眾神合一和王室血統可以溯源到希臘和波斯兩個系列的傳說中去,這一點反映了這一王國文化的雙重起源。

因陵墓而聞名的國王

科馬哥納最初是塞琉西王國的一部分,公元前2世紀中葉該地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安提俄克斯一世時,科馬哥納與羅馬帝國保持着良好的關係,直到該國國王和與羅馬人為敵的帕提亞人結成聯盟。公元前38年,馬克•安東尼廢黜了安提俄克斯。從那時起,科馬哥納被認為是一個不可信賴的國家,並最終在公元72年被維斯帕西安國王併入敘利亞地區的羅馬行省。

公元前62-公元前38年,科馬哥納王朝國王安提俄克斯一世在位。這位國王好大喜功,喜歡把自己與人們心目中信仰的神靈等同起來,處處神化自己的統治。為了證明自己的不朽,建造了一座讓後人稱奇的陵寢。安提俄克斯一世在政治上的表現並沒有讓多少歷史學家感興趣,倒是因內姆魯特山陵墓而聞名於世。

天神與國王的紀念碑

內姆魯特達格意思是內姆魯特山,是一座位於安納托利亞東南部海拔2134米的高山。在眾多的神話中,諸神都將山頂作為其傳統的居住地。作為波斯人與希臘人的後代,安提俄克斯一世所統治的王國在敘利亞與波斯的貿易中大為受益。據說,安提俄克斯一世決定在自己死後要埋在山頂,以靠近天庭。他下令對內姆魯特·達哥山頂進行修整,在原有的山頂上又建造了一座由石塊堆砌起來的圓錐體人工山頂。為了表明自己與神靈們的聯繫,安提俄克斯一世還在山頂建造了一座氣勢非凡的紀念碑,並環繞整座山頭修建了兩列高大威猛的雕像,這些雕像[2]使得內姆魯特·達哥山顯得壯觀而充滿神秘色彩。

安提俄克斯一世除了用眾神的巨大石像來表現自己陵墓的神秘性外,還通過浮雕藝術使自己進入神靈世界。在浮雕中,他把自己和諸神並列,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神性的一面。在陵墓西邊的高地上,依序陳列着他本人與阿波羅、宙斯、大力士等神握手的浮雕。最為著名的還有一塊兒「國王星占圖」的浮雕石板,雕刻着從脖子上垂下彎月的獅子和19顆星星。獅子背上的三顆大星分別代表水星火星和木星。據傳說,這是發生在公元前61年7月7日的星相圖,那天水星、火星和木星這三顆行星在獅子座附近排列成一條直線,而那天正是安提俄克斯舉行國王加冕典禮的日子。安提俄克斯在生前以這種星相圖來為自己的統治套上神授的色彩,而在他死後也以這種星相圖來作為自己不朽的根據。

在西方,王權總要和宗教或神靈相結合,藉此表明自身統治的神聖性。這種君權神授的觀念會一直伴隨着整個統治者的一生,就連君主也會抹上神聖的色彩。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安梯安提俄克斯陵墓遺址的神像頭部已與身體分離,散落在周圍。然而正是這些散落的石像把那個遠古的科馬哥納王朝帶進了人們的視野。

宗教慶典活動的建築格局

安梯安提俄克斯的墓穴是按照可以進行宗教慶典活動的格局進行建築的。安梯安提俄克斯每月有兩個慶典:每月八日慶祝他的生日及每月十六日慶祝他的加冕。他會為這些活動撥出經費。祭師們穿着傳統的波斯袍,及以金冠裝飾肖像作為對祖先的崇拜。祭師們會在祭壇上放置香、香草及祭品。當有卓越的人物逝世時,所有的市民及駐守的軍人都會獲邀參加表揚他的宴會。在筵席上不容許有悲傷的情懷,祭師們頒令人們要盡情吃喝享受。在這一天的歡慶中容許人們喝酒,而亦備有酒水供人享用。安梯安提俄克斯首創在宴會中由女樂師演奏。

在內姆魯特山頂的安梯安提俄克斯的陵墓遺址,可以看到陵墓用石頭壘成,高49米,直徑為152米,東、西、北三面由台階式的院落圍合,東台傍山,有兩道矮牆,上面有一尊他自己高8-9米的雕像,兩側各有獅子和鷹的雕像。另外有5尊希臘和波斯的神像,各高達7米,頭部是用整個石塊雕造,身體是石塊壘築的,現已倒塌散落。神像底座有刻有神的名稱,和有關宗教儀式、法律、敕令等銘文。雕像對面有一座金字塔,為祭祀火神的場所。在陵墓西邊的平台上,有保存完好的浮雕,這些佛雕描述着安提俄克斯一世與宙斯呀、阿波羅亞等神握手。這些浮雕中最有價值的是雕刻美麗的獅子座雕像,獅子座據說是安提俄克斯一世父親加冕那天的星座。北台被一道3米高80米長的圍牆環繞,入口處有鷹獅雕像,是舉行祭祀儀式的場所。

安梯安提俄克斯陵墓全用鬆動的碎岩石建造。現代人多次想挖掘這裡,美國考古家來了,得到了許可用炸藥炸,結果陵墓比以前矮了50米,可是還是沒有開,反而引來地震。1881年,德國工程師卡爾•塞斯特對這個遺址進行了發掘,但沒有找到墓室的入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