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國務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國家高新技術產為開發區之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介紹
高新區管委會行使市級經濟、行政和社會管理權限,同時設有工商、稅務、銀行、社會保險、人才市場和創業服務中心等完善的支撐服務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高新區現有企業1097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80戶,外商投資企業34戶。技工貿總收入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穩步增長。
先後培育壯大和引進了藍星清洗、蘭港石化、奇正藏藥、莫高股份、亞盛集團、蘭光科技、可口可樂、民海生物等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蘭州高新區按照「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建區宗旨,不斷優化投資軟硬環境,各級探索新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努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突出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新材料產業和生物工程與運行機制,努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突出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新材料產業和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產業,強化「一區多園」的發展格局,先後建成了軟件園、留學人員創業園、大學科技園等專業園區,陸續獲得4個國家級授牌: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新材料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蘭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中國政府網,2020-07-13
- ↑ 從北方到南國,國家級高新區詮釋科技轉化「中國模式」,搜狐,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