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線腹鏈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線腹鏈蛇
圖片來自dushewang

八線腹鏈蛇學名Amphiesma octolineata)為游蛇科腹鏈蛇屬爬行動物,俗名八線游蛇[1]

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棲息於海拔1000米左右到2000米以上山區的各種水體及其附近濕地以及多活動於湖邊、河邊、秧田及水溝邊或潮濕山區灌叢草地中。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700至222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昆明

生境繁殖

生活於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或山區,常見於稻田、山坡、草地、靜水溝、池塘或水域附近,白日活動。食魚、泥鰍、蛙、疣螈等。

形態特徵

全長613~845毫米。頭長圓,與頸區分不明顯,瞳孔圓形。上唇鱗8(2—3—3或3—2—3或3—3—2) 枚,偶有9(3—3—3) 枚或7(2—3—2或3—2—2)枚;頰鱗1枚,近方形,不入眶;眶前鱗1(2) 枚,眶後鱗3(2) 枚;顳鱗2(1)枚+1(2)枚。背鱗19—19—17行,除最外1行外均起棱;腹鱗152~183枚,肛鱗2枚,尾下鱗56~92對。

色斑較多變異,背面棕褐色、暗褐色、黑褐色或灰色。頭背暗褐色或褐色,上唇鱗灰白色,鱗縫黑色;體背有深淺相間的縱線8條(因此得名),8條縱線中以最細縱線色最深,近黑線。背鱗與腹鱗交界處的鱗縫黑色,呈鋸齒狀縱鏈紋;腹面乳黃色、橘黃色、橘紅色、土紅色或黃綠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