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鄱陽街139號,依託八七會議舊址而建,是1920年英國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時稱"怡和新房")的一部分。1978年8月7日,八七會議會址恢復原貌並建立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1]示範基地。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維漢、陸定一、李鐵映、方毅、伍修權、何魯麗等都先後來館視察指導工作,2010年1月習近平同志也親臨紀念館。

館舍介紹

現一樓舉辦有反映八七會議歷史的輔助陳列,用大量珍貴文物、圖片和史料展現會議的歷史及其地位作用,二樓復原了當年的會場。建館二十多年來,紀念館廣泛收集文物資料,深入開展學術研究[2],不斷修改完善基本陳列。紀念館現藏有八七會議記錄、鄧小平、李維漢回憶八七會議的手跡等一千餘件文物資料。

歷史沿革

1978年8月7日,八七會議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後,已接待了國內外觀眾100萬餘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維漢、陸定一、伍修權、張平化、李鐵映、何魯麗等分別親臨會址視察指導工作。1982年,國務院將這裡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原則,常年利用「英烈憑弔周」、 「學習雷峰日」、「六一」、「七一」「十一」等各種紀念日與共建學校和單位開展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入團、入隊、入黨、社會實踐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組織各層次觀眾在紀念館舉辦各種活動。2000年被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5年成為武漢地區重要的紅色旅遊資源,現已成為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的重要課堂。

基本陳列

《八七會議歷史陳列》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三教街41號(今鄱陽街139號)召開了緊急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展覽展出的300多件文物、照片和珍貴歷史資料,再現了八七會議的歷史,謳歌我黨不畏艱險、力挽狂瀾、挽救中國革命於危難之中的光輝歷史,毛澤東於此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論斷。

珍貴藏品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館標 鄧小平同志1980年為紀念館題寫。八七會議記錄 記錄了會議參加者的名單、會議議程和部份會議代表的發言。

李維漢親筆信函 李維漢1971年給紀念館寄來的親筆信函,回憶當年召開八七會議的地址以及參加者的有關情況。

視頻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相關視頻

寶藏四方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偉大的歷史轉折——走進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