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兔園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兔園山
圖片來自udn

兔園山,又稱兔兒山,或稱小山子,是元朝清朝北京皇城內的一座小山,現已無存。

簡介

兔園山為元朝所建,用石頭壘成。元朝人運奇石來到燕京,堆築此山。由於運奇石折費米糧,故這些奇石人稱「折糧石」。

明朝,兔園山位於大光明殿南側。山上有洞,有東西兩道相通。山頂為清虛殿。清虛殿下暗設有大銅瓮,以山中之水灌注其中,最後流入池塘。池邊多有奇石,稱「小蓬萊」。其南為瑤景亭、翠林亭,掩映在古樹之中。此處有石橋通東西兩池。橋間為「旋磨台」,盤旋向上,頂部砌陶成池,如同一條真龍。相傳,明世宗嘉靖帝曾在此拜北斗

《金鰲退食筆記》記載,該山「疊石為山,穴山為洞,東西分徑,紆折至頂」,「俯瞰都城,歷歷可見」。

每逢九月初九重陽節,明朝皇帝必到萬歲山(今景山)或兔園山清虛殿登高。隨行的內臣均着菊花補服,陪皇帝飲宴,名為「吃迎霜兔兒」,飲「菊花酒」。

清朝,兔園山逐漸頹敗,清朝皇帝也不在此登高飲宴。後來蕩然無存。其地附近有圖樣山胡同,其名即「兔園山」的訛稱。

圖樣山胡同

圖樣山胡同為南北走向,南到後達里,北到惜薪胡同,全長309米,平均寬4米。清朝稱兔兒山、圖兒山,因為附近原有兔兒山而得名。1911年之後改稱圖樣山。1965年北京市整頓地名,將西土地廟、槐樹胡同併入,定名為圖樣山胡同。西土地廟位於圖樣山胡同北部西側,是一條小胡同,西接西黃城根南街。槐樹胡同是圖樣山胡同中部西側的一條死胡同[1]

2010年,北京市土地儲備整理中心西城區分中心經北京市西城區房屋管理局《拆遷許可證》(京建西拆許字〔2010〕第122號)批准,在北京市西城區進行西城舊城保護和居民住房改善工程項目一區至四區拆遷建設,2010年11月19日正式啟動拆遷工作,各區拆遷範圍內的胡同包括:

圖樣山胡同由此被全部拆除。

參考文獻

  1. 圖樣山胡同,東華流韻,2009-07-03. [2015-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