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 |
---|---|
出生 |
賽普勒斯尼科西亞 | 1948年2月20日
國籍 | 賽普勒斯 / 英國 |
母校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雅息士大學 |
機構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南安普頓大學 |
研究領域 | 勞動經濟學 |
獎項 |
IZA勞動經濟學獎(2005) 諾貝爾經濟學獎(2010) |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英語:Christopher Antoniou Pissarides、1948年-),擁有賽普勒斯與英國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現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他一直在倫敦經濟學院任教。
2008年英國世界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世行經濟發展研究所塞族先民歸化為英國公民。
皮薩里德斯研究了勞動力市場,結構變化和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方向是失業經濟學,重點研究工作流程,失業造成的微觀經濟影響以及工作市場的其他方面。他撰寫了有影響力的1994年論文「失業理論中的工作創造與工作破壞」,由戴爾·莫滕森(Dale Mortensen)合著。][1]
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並獲得了讚譽和1000萬瑞典克朗(合150萬美元)的酬勞。與Mortensen和Peter Diamond在一起。 [2]。
獲得榮譽
瑞典皇家學院2010月11日11日宣布,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爾·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英裔、塞浦路斯籍經濟學家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學者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社會活動
2013年10月10日下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現身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講壇」,就失業問題這個世界性的難題進行解答。
2013年11月29日晚上7點,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安東尼歐烏·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報告廳進行了題為「Employment dynamics and urbanization」的演講。
2014年9月18日上午10:20,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安東尼歐烏·皮薩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在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校俱樂部進行了題為「China’stransitiontoapost-industrializedsociety:LessonsfromEurope」( 中國走向後工業化社會 ——借鑑歐洲經驗)的演講。
2014年9月22日上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到訪青島九中,進行了「諾獎離你有多遠」的主旨演講,演講後與九中師生親切交談。並對九中學子高度讚揚。這也是這位諾獎得主第一次到訪中國大陸普通高中。
2015年9月19-20日在新疆石河子市,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參加了由亞歐大宗商品交易企業聯合會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以「開放兵團·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主題的首屆東歐中亞經濟合作論壇。 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教授根據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分析了中國與東歐中亞及俄羅斯開展經濟合作的優勢及機遇。
2018年12月17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頒發中國駐英國使領館首張生物識別簽證。
家庭
妻子:(有兩個孩子)
兒子:安東尼(1987年生)
女兒:米蘭達(1989年生)
歷任經濟協會頭銜
2000-07年,任塞浦路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
2009年, 任歐洲經濟協會副主席。
2011年, 任歐洲經濟協會主席。
2011年,任英國皇家經濟學會勞動研究所 。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