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光福景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瀕臨太湖,丘陵蜿蜒,河道曲窄,山徑崎嶇,阡陌縱橫。東與藏書鎮接壤,南同胥口鎮毗連,西濱太湖,北接東渚。

目錄

景區簡介

光福景區自然條件優越,湖岸線長達67公里,為太湖湖岸線最曲折窈窕的部分,山水縈抱,景物清幽,是太湖山水的精華地區之一。境內文化古蹟眾多,植物景觀豐富。東漢大司徒鄧禹曾隱居鄧尉山,並在司徒廟手植「清」「奇」「古」「怪」四株千年古柏。鄧尉山「香雪海」為中國三大賞梅勝地之首,清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到「香雪海」探梅。境內還擁有唐塔、宋橋、古聖恩寺,以及春秋時伍子胥遇害處,孫武練兵場等古蹟。歷史上曾有寺觀34座,散存栽崇山峻岭之中,現存5座,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景遊覽勝地。[1]

氣候特徵

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受太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降水豐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

生態資源

鎮內坐擁鄧尉山、玄墓山西磧山等二十多座大小山巒和東崦、西崦等湖泊,享有香雪海、司徒廟、聖恩寺等眾多名勝古蹟,其中省級文保單位2處,市級文保單位13處。境內太湖漁港為國內最大的內陸漁港,是吳文化、太湖漁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光福先後獲評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衛生鎮。

光福是著名的中國花木之鄉、中國工藝雕刻之鄉。苗木種植以桂花最為著名,為全國五大桂花產區之一。傳統手工藝產業中,核雕、玉雕、紅木雕、佛雕等四大工藝雕刻遠近聞名,光福核雕被列入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主要景點

銅觀音寺

銅觀音寺,坐落於蘇州吳中區光福鎮龜山南麓下街。原名光福講寺始建於梁朝天監二年(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曾作為高僧講經授道之所,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因寺內原供奉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保留的建築有大殿、西方殿、寺橋及光福塔。寺前跨河而建的寺橋十分古樸。橋長16.1米,寬3.05米,梁式,兩側沿口為武康石質,雕鑿着雙龍戲珠,萬字紋飾,琢工精良,為宋代舊物。作為吳地最古老的寺院,它與寺前宋代的石橋,寺後山頂光福古塔,寺院內廊壁古香古色的碑碣古刻都已經成為蘇州重要的珍貴文物瑰寶。

光福寺的前身是私家住宅,系黃門侍郎(侍從皇帝、傳達詔命要職)顧野王舍宅為寺。唐代武則天當政時期(685-704年)改為光福寺,香火十分鼎盛。宋代康定元年6月(1040年),有位村民在光福寺旁取土,挖得銅觀音一尊,隨即敬贈給光福寺。由此轟動了吳郡各地,朝拜佛教徒絡繹不絕,人流如海,人們改稱光福寺為銅觀音寺。惜幾經廢興,現存大雄寶殿、西方殿都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修建。 現光福銅觀音寺及光福寺塔、香花橋被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光福寺塔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光福鎮龜山。建於梁朝大同年間(535-546 年),本名舍利佛塔,據傳塔內原收藏有大方廣佛華嚴經和光福寺開山祖師悟徹和尚的舍利。光福寺塔在唐代會昌末年(846年)塔毀於火。咸通年間(860至874)由銅觀音寺的方丈四處化緣籌資重建。塔檐木早毀於清代嘉慶年間雷擊大火。後又屢經毀修,久歷淪桑,飽受風雨剝蝕,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蘇州市政府投資修繕保護。塔矗立在寺後龜山之巔,塔為四面七級,高27.95米,平面呈正方形,為磚木混合結構樓閣式佛塔。底層西北面設券門,二層以上四面置壺門,各層門內壁左右置佛龕,陳列佛像49尊。塔的頂部設有方形、圓形、八角形等各不相同的藻井。各層置腰檐平座,做法簡潔樸素。塔底層設迥廊,各層均按有樓板,可拾級而上。

該塔外觀古樸。由於位置得當,加上周圍景物襯托,頗有「不在畫中已入畫」的意境。若登塔頂,放眼天平、靈岩諸山,仿佛近在咫尺。登塔眺望,遠山峰巒連綿,東西崦湖交相輝映。值得一提的,明代蘇州文人、「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多次登上光福寺塔,寫了《登光福塔》一詩,生動地描述了登塔賞覽風光:「山圍水抱開農桑,樂土風光真畫裡」。結尾又深表感慨:「三年潢潦(積水成澇)我無家,恨不攜書亦居此」。

光福寺橋

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銅觀音寺前為梁式石橋,亦稱天寺橋、香花橋。因與寺門前石階連成兩個凹形的軸對稱圖案,民間俗稱「翻轉橋」。欄杆、鎖口石、壓頂石均以武康石鑿成,扣之有聲,鏗鏘作響,故稱琵琶橋或響石橋。橋上石雕雲龍和萬字紋圖案,古樸遒勁,線條流暢。寺橋十分古樸。橋長16.1米,寬3.05米,梁式,兩側沿口為武康石質,雕鑿着雙龍戲珠,萬字紋飾,琢工精良,為宋代舊物。是不可多得的宋代石橋的實例。

香雪海

香雪海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鄧尉山,為中國四大賞梅勝地之一。香雪海因康熙三十五年江蘇巡撫宋犖賞梅後題「香雪海」三字鐫於崖壁,從此香雪海名揚海內。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必到香雪海賞梅,現有乾隆詩碑一座。詩碑旁是著名的梅花亭,出自近代吳中工匠,香山幫傳人姚承祖之手。半山腰有聞梅館,遊人在此可品茗賞梅,山頂新建觀梅亭一座。另有「華光萬頃」,「客到無人管迎送,送迎惟有古梅花」,「瓊枝疏影」,「幽姿冷妍」及宋犖詩等摩崖石刻和泉水「梅泉」。

香雪海除了初春賞梅外,每年六月中旬,大片木荷開放。木荷被稱為森林衛士,因其不燃燒,被世界各國用作防火林,又具有觀賞價值。掩映在梅花叢中的古聞梅軒和梅花亭,就像飄浮在茫茫雪海之上的玉宇瓊閣。人們沿着曲折幽深的花徑前行,大有「入山無處不花株,遠近高低路不知」之感。登上梅花亭極目眺望,滿山遍野,綿谷跨嶺,雪海蕩漾,銀波耀眼,蔚為壯觀。[1] 1986年香雪海被公布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由於行政區劃調整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鄧尉探梅

在光福「鄧尉探梅」早已成為一種習俗。鄧尉山植梅,始於漢唐,發展於宋元,興盛於明清,素有「鄧尉梅花甲天下」的盛譽。梅花除觀賞外,可入藥,可食用,故當地人都以種植梅花為業。宋孝廉張誠《探梅》詩中有「望衡(橫)千萬家,種梅如種穀」之句,「十里梅鄉」就是當時真實情景的寫照。康熙南巡寫下了「鄧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繽紛開萬樹,相對愜佳辰」之詩句。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江蘇巡撫宋犖來此賞梅,賦詩《雨中元墓探梅》,「香雪海」遂名揚天下。乾隆帝曾6次到鄧尉探梅,並6次賦詩,有御碑和石刻為證。

司徒廟

司徒廟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光福鎮西的澗廊村東南是東漢光武帝的大司徒鄧禹的祠廟。又叫古柏庵、柏因社、柏因精舍。司徒廟始建年代歷史未載,無以考證。殿宇是清末民初重建。也叫鄧尉廟,廟裡有四株古柏,樹齡近二千年。司徒廟現存廟宇殿舍兩進,共二十餘間。布局為傳統院落式。前為牆門,門前分立石獅一對,進門沿主軸為山門、大殿。二者間由院落隔開,兩側有邊廂,廟左附有院子,植有古柏名木,並置賞柏廳,廳後即為聞名於世的四株古柏園。

聖恩寺

聖恩寺,全稱天壽聖恩禪寺。坐落在蘇州市吳中區光福玄墓東南柴莊嶺下,面太湖。唐天寶年間創聖恩寺「天壽寺」。南宋寶祐年間又建「聖恩禪庵」,寺庵並列,曾被闢為上、下道場,元天順元年(1328)幼主阿速吉八敕賜「聖恩禪寺」匾額。至正初天壽寺毀於火災,聖恩禪庵倖存。為佛教南宗發祥地,清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多次駐足於此。至正九年(1349),江南名僧千岩元長禪師之高足萬峰時蔚禪師從杭州入吳,卓息玄墓山。由於萬峰的到來,信徒漸多。明洪武九年(1376)闢地建觀音閣及諸殿室,聖恩寺初顯規模。

大雄寶殿前有巨柏三棵,樹齡一千八百餘年,最粗一棵腰圍5.2米,挺拔勁秀活化石。康熙帝所題《松風水月》碑,乾隆賦並書寫的一塊詩碑《再鄧尉香雪海歌舊韻》。

正月初九為帝釋天(玉皇)誕辰,俗稱「天生日」。蘇城有「齋天」之習俗。聖恩寺「齋天法會」自康熙三十八年(1699)詔建「萬壽道場」始,由來已久,是日「酬願者駢集,觀者如堵」。每年到聖恩寺參加「齋天」法會的人數達3—5萬人。經常車堵於光福鎮中,人擁在聖恩寺外。自正月初八到初十,歷時三天,熱鬧非凡。每到這個日子,來自各方的善男信女、遊客、商販都會雲集於此。其為佛教聖地,是日宣揚祈福禳災,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保留了眾多的民間藝術活動。

1986年聖恩寺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現由於行政區劃調整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石嶁庵

石嶁庵,位於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潭山,又稱石嶁精舍。庵始建年代無考,清初無聲禪師居之。石嶁庵現有民國年間建築數十楹,原供有緬甸信徒所贈玉佛。院中數株芭蕉,一架紫藤,象是一戶書香人家,大殿亦不高大,如民居一般,門上方懸掛的「放大光明」四字一匾。兩側偏殿現為遊人休憩之所。殿後山崖旁,有泉,清冽甘芳,歲旱不竭,脫塵禪師命之「餘留泉」,是有餘和留「我」在此的意思。庵左有萬峰台,有明趙宦光題刻「萬峰台」三字,相傳為元代萬峰祖師修煉之所。

台上現有清代至民國年間摩崖石刻多處。站在萬峰台上,可見諸山蜿蜒相向,太湖雲帆上下,七十二峰離立波際,抱攬光福地區青山綠水之美,舊時為鄧尉探梅必到之處。

石嶁庵於1986年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由於行政區劃現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蘇州光福鎮,古人譽之為「湖光山色,洞天福地」。這裡山峰重疊,四季花香,山外有湖,湖中有山,誠如明代畫家沈石田所言:屋上有山屋下水,開門波光眼如洗;這裡是香雪海的故鄉,司徒古柏的勝地,還有玄墓山聖恩寺、楞嚴經石刻等多處名勝,享譽海內外;這裡有大學士顧野王的洗硯池、大畫家董其昌的畫作、大建築家姚成祖的足跡。

光福歷史甚為古遠,素為吳中名鎮,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就有祖先在這一帶勞動生息,繁衍後代,境內曾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石缽、石斧等文物。鎮北虎山相傳為春秋時吳王夫差養虎之地,因此舊有「虎溪」之稱,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建光福寺,鎮因寺得名。市鎮中心原在今鎮區西南的志里村(今庵前村),後移至虎山橋,唐宋間遷至今址,並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市鎮,明清時,光福集鎮為吳縣六大名鎮之一,民國以來,一直為區、鄉、鎮政府(公所、署)駐地。光福曾以她卓越的風姿使無數名流高士流連忘返,也贏得了無數騷人墨客的寵愛和讚美,陸龜蒙、范成大、倪瓚、高啟、唐寅、文徵明、王士禛、康熙、乾隆、沈德潛、姚鼐、龔自珍、馮桂芬、于右任、田漢等人,都曾在此留下了雋永耐味的詩畫。

2012年起,光福鎮投入約4億元巨資,按照國家4A級景區創建要求,在景區旅遊交通、遊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購物、綜合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等八個方面改造提升,景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旅遊品質明顯提高。[2]

旅遊信息

公交車

  1. 63路、64路、65路、651路「香雪海」站下,即到香雪海、司徒廟。
  2. 63路、64路、65路、651路、652路「銅觀音寺」站下,步行即到銅觀音寺。

門票

【收費】香雪海20元/人;司徒廟25元/人;銅觀音寺15元/人;聯票(香雪海+司徒廟+銅觀音寺)50元/人;聯票(香雪海+司徒廟)45元/人。

開放時間

8:00-17:00 (大致開放時間,各景點開放時間不一)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