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記得自己之前迷過買《老照片》,這個系列叢書如今已經看不到了,不過當時自己有一種衝動的感覺,每個月都要跑書店,跑雜誌攤,恐怕落下一期,現在想想之所以喜歡這個系列叢書,並非是被泛黃的叢書所吸引,吸引我的還是那些已經逝去的歲月和那些歲月中留下的珍貴記憶。

對於7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雖然記憶中還有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模糊印象,但是畢竟主戰場不在本土,所以對這次戰爭也僅僅停留在義憤填膺層面,並非是真正意義的了解戰爭。不過不得不說,從出生以後,關於戰爭的故事卻一直伴隨着我們成長,從小就聽老一輩人講抗戰,看抗日的電影,甚至課本中也滿是「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可謂是多災多難。從清政府無能到兩次鴉片戰爭,到被八國聯軍侵略,再到日本侵略,你不得不接受懦弱就要被打,無能就要被殺的殘酷現實。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幸福的蜜罐里,離戰爭越來越遙遠,他們已經遠離那種切膚之痛,雖然他們也學歷史,也知曉這段歷史,可是直觀感受要小很多,不像我們這代人從小就是看《地道戰》、《地雷戰》,滿腦子都是中國人要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現在的孩子看的多是《煎餅俠》、《港囧》,時代變了,人的思想自然也就變了。

《大後方》這本書,我一看到書名就又有了收藏的衝動,因為這本書依然傳承了用圖片講故事的風格。這本書還是在記錄戰爭,只是把鏡頭從戰場挪到了大後方,對準了那些用生命支撐抗戰將士的四萬萬同胞,如果沒有強大的後方,沒有眾志成城,也不會有這場戰役的最後勝利。翻開這本書,你一定會如我一樣,被作者真實生動的文字和罕見的影像資料所感染,與作者一起走進那段血火歲月,真切感受大後方的歷史場景。其實吸引人的作品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本書的作者聚焦戰爭準備、戰爭動員、戰略撤退以及工業、交通、文化、教育、社會、救護等支撐戰爭的領域,面對強大的勁敵,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作者帶給我們的是抗戰軍民面對苦難的掙扎、搏鬥、不屈與抗爭,以及歷經痛苦的蛻變乃至最後勝利的過程,講述了一場不一樣的抗戰。

遼寧錦州有一個《遼瀋戰役紀念館》,這個場館是免費開放的,我也是去了不知道多少次,那裡面有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其中也有一個場景館是「支前館」,講述的其實也是這段歷史。前方浴血奮戰,後方齊心協力,常言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再強大的敵人,也抵不過這團結的力量。其實從中國的歷史可以看出,這個民族是有骨氣的民族,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經歷了歷代王朝,但是國人的抗爭精神還是得以傳承的,這就是中國人發出的吼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着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

我喜歡《大後方》這本書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本書是電視紀錄片攝製團隊編著的書,還記得自己做記者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編輯一部作品,團隊幾個人絞盡腦子,收集第一手資料,雖然我們編輯的不過是一個小製作,但也是費盡周折,而這部大製作史實巨作,一定是難上加難,那需要付出相當多的投入和精力。當然如果大家對這本書感興趣不妨翻出視頻來,與書一起對照着欣賞,或許會給你帶來更深刻的印象。而我此時更關注的是文字部分,我那時沒有這樣傑出的團隊,也沒有專業學過,那時是臨摹着寫劇本,這次有這樣難得的機會,當然要一睹為快了,這可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讀完這本書,除了對那段歷史更熟知了一些,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家國情懷,以及不亡的血性和中華精神,這種精神必須傳揚,國在家在,家在幸福在,這就是中國之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