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傣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傣劇

中文名稱;傣劇

類別;傳統戲劇

編號;Ⅳ—86

時間;2006年

傣劇最初產生於盈江,流行於德宏州和保山地區部分傣族聚居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2006年5月20日,傣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金星明;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歷史沿革

傣劇是雲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之一,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盈江、瑞麗、隴川、梁河等縣及保山市部分傣族聚居區。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清末,盈江干崖土司署組織了德宏歷史上第一個傣戲班。不久,傣劇流傳到德宏其他地區,德宏十個土司衙門先後建立傣戲班,建造戲樓。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湧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

起初,傣劇中由男性扮演的女性角色穿傣族女裝,男性角色的裝扮及男女角色的動作套路與滇劇和京劇相仿。表演時,演員上前三步演唱或做動作,再退後三步聽場邊人提詞,唱段之間以鑼鼓等打擊樂伴奏。後來唱腔經逐步發展形成【喊混】(男腔)和【喊朗】(女腔)兩個基本腔調,傣族民歌曲調被廣泛吸收為唱腔及器樂曲。演出中着傣裝,表演動作中融入傣族民間舞蹈的步態,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蘆絲、二胡及象腳鼓等樂器,民族風格更加濃郁。

傣劇傳統劇目有的源自傣族民間故事、敘事長詩或佛經故事,如《相勐》、《千瓣蓮花》、《朗推罕》等;有的翻譯移植自漢族劇目,如《莊子試妻》、《甘露寺》、《楊門女將》等。20世紀60年代以來,傣劇整理改編和創作演出了《娥並與桑洛》、《海罕》、《竹樓情深》等一大批劇目。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餘演出隊伍。

傣劇是德宏州的傣族及與之雜居的德昂族和阿昌族人民極為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傣族文化長期積澱的藝術結晶,是飲譽東南亞的一顆藝術明珠。

溯源

傣劇最初產生於盈江,流行於德宏州和保山地區部分傣族聚居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若追溯其源流,不能不聯繫到"喊班濤"、"冒少對唱"、"少散朗"、"布騰拉"和"十二馬"。歌手們把眼前事物和生活中的感受編成唱詞,即興演唱,唱出來的調子就是"喊班濤"。用山歌找對象,是傣族地區一種習俗,青年男女們在試探對方、傾聽愛慕時一唱一答,便產生了"冒少對唱"。以後,藝人們改變腔調,加上動作,發展成表現人物的"布騰拉"。"布騰拉"已有說有唱,有歌有舞,還有紙糊人跳的道具--牛,表現爺爺和孫子犁田,奶奶送飯,三人對唱。

後來,藝人們又創造出一種詩、歌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十二馬"。"十二馬"可以說是傣戲產生的基礎。如《牙聖西》、《高罕》等,雖然還幼稚、粗糙,但可以說是傣戲的雛形。大約1880年,盈江土司刀盈廷將漢族的京劇、川劇、滇劇劇本叫傣族知識分子翻譯成傣語,搬上舞台。1910年左右,刀盈廷的兒子刀安仁日本留學回鄉,組建了第一個傣劇專業劇團。他一方面派人到騰衝、昆明去學滇戲一方面還請滇戲藝術家到盈江教戲。故傣劇受到漢族劇種的很大影響,內容和形式都有很大改變和提高。這時傣劇有了漢戲的鑼、鼓、鈸等樂器,男角多穿漢族古戲裝,女角保持傣女裝,唱腔則仍保持着傣族音樂的特點。傣劇的演出,也從田間、廣場,走向舞台。傣劇藝術有了較大的發展,由盞西、干崖一帶傳播開去。後來逐漸流行於德宏州的盈江、潞西、瑞麗、梁河、隴川及保山地區的保山、騰衝、龍陵等縣的傣族聚居區。

傣劇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1960年傣族藝人用新藝術眼光改革傣劇, 重新創作劇目、建立導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規範和唱腔更加豐富,成功地演出《娥並與桑洛》。1980年傣劇恢復演出時,重在糾正傣劇演出中的漢族戲曲化的傾向(如完全套用滇劇的鑼鼓和戲裝)、注重突出傣劇的民族特色,使傣劇成為傣族節日集會中的一朵鮮艷瑰麗的民族 之花。1987年傣劇第一次走出了國門到緬甸演出。每場演出中觀眾過萬人、盛況空前。1992年第一批傣劇學員到北京戲校學習,時下這批畢業的演員已成為傣劇藝術的接班人。 他們根據《盜仙草》改編演出了《熱西姆洛》,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劇又增加了打鬥場面。在漢族傳統戲曲演出不景氣的情況下,傣劇在德宏的演出卻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歡迎。

表演特色

動作

傣劇的表演,傳統劇目多以唱為主,喜、怒、哀、樂,有簡單的表演動作,或進三步,退三步,馬、 打鬥、行船等,也有一些表演程式。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有了專業劇團,加強了各方面的藝術人才的培養訓練,無論劇本創作、導演、表演、音樂、服裝、化妝等方面,都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唱腔

唱腔以傣族民歌演變而成的"戲調"為主。可分為羽調式和徵調式兩大類。前者為男角專用,後者為女角專用,後又演變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淨腔)和女悲腔。羽調式主要流行盈江、梁河、隴川一帶;徵調式主要流行於潞西。演唱為徒歌形式,只有打擊樂伴奏舞蹈和烘托氣氛。成立潞西縣傣劇團之後,又進一步吸收芒市城子山歌和芒市壩子山歌、瑞麗山歌、孔雀歌、朗誦調等傣族民間曲調,使唱腔更加豐富。

伴奏

傳統傣劇只用打擊樂伴奏,多由堂鼓(領奏樂器)和大鑼、大鈸、碗鑼(即滇劇中之咚字鑼)等組成,也有採用滇劇打擊樂與象腳鼓、鑼等傣族民間樂器混合組成。潞西縣傣劇團開始試用絲竹樂,以板胡領奏並配以葫蘆琴等傣族樂器可是當下多數演出團體仍只用打擊樂。

題材

傣劇的表演是在提煉本民族各種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漢族戲曲的表演技巧而發展豐富起來的,具有較鮮明的民族特色。傣劇的劇目,內容較豐富,題材也較廣泛。有直接反映傣族人民生活、風俗的歌舞小戲,有根據傣族民間傳說、敘事詩改編的劇目,有上百出根據漢放章回小說改編或移植漢族戲曲的劇目,新中國成立後,創作上演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婚期》、《國境線上》、《金湖緣》等。

音樂

傣劇音樂是傣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傣劇被譽為東南亞明珠的重要標誌之一。它民族特色濃郁,充滿陰柔之美,典雅之美和人情之美,幾乎完全不受其他劇種音樂的影響。傣族篤信佛教,僧侶為教徒誦經時,是以朗誦性較強的唱詩形式進行的。這種僧誦的形式,由於詩文優美,押韻動聽,演唱悅耳,故受到教徒的普遍歡迎。久而久之,演唱的曲調相對穩定下來,出現了"喊火令"、"喊數端"和"候達拉"等常用曲調。這些曲調,與支那山歌融合衍化,於19世紀四十年代在盈江形成傣劇基本曲調(戲調)的雛型。

傳統劇目

傳統劇目有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民間敘事詩改編的《帕罕》、《千瓣蓮花》、《紅蓮寶》、《阿暖海東》、《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據漢族戲曲和小說演義改編的《三聖歸天》、《王莽篡位》、《三下河東》、《穆柯寨》、《花果山》、《大鬧蟠桃會》等,有按歷史故事、傳說編演的《沐英第一次征南》、《張四姐》等;有新創作的現代戲《波岩三回頭》、《波過石的婚禮》、《金湖緣》、《國境線上》、《三丑會》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布屯臘》、《陶和生》、《娥並與桑洛》、《岩佐弄》等。德宏州文工團傣劇隊及德宏所屬各縣文工隊是傣劇的專業演出團體,此外凡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餘演出組織。名演員有朗俊美等。

發展階段

從總體上講,傣劇音樂大體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單一曲體階段,約在20世紀二十年代以前,傣劇音樂的特點是全劇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曲調,曲調與曲調之間配以打擊樂;個別劇目中加了少量的山歌調或"十二馬"調。二是單一曲調逐漸演變為男腔、女腔階段,自二十年代初至五十年代,男腔和女腔這種兩種基本曲調分別貫穿全劇;唱段中間間以打擊樂,並間有少數山歌調。新的間樂布局形式階段。1960年盈江和潞西縣先後成立了縣級傣戲專業劇團,1962年成立了德宏的傣戲團。此後,傣劇在藝術革新和提高上取得不少成績,如在劇中加了前奏和尾聲;在唱腔設計中,根據人物性格和情節的不同變化,進行了很多傣族民歌等。打擊樂仍以滇劇打擊為主,傣族民間打擊樂與之混合使用,在樂隊建制上,以漢族民間樂器為主,並與傣族民間樂器混合使用。

傳承意義

20世紀60年代以來,傣劇整理改編和創作演出了《娥並與桑洛》、《海罕》、《竹樓情深》等一大批劇目。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了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幾乎都有業餘演出隊伍。

時下傣劇基本只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它沒有多大興趣。傣劇在傳承方面困難日益凸現。[1]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為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傣劇是雲南德宏地區的傣族群眾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是德宏傣文化的重要品牌,以其說傣話、唱傣歌、演繹傣族故事的藝術風格在我國少數民族戲劇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南亞的藝術明珠」。[2]

戲曲劇種

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隴川、瑞麗等縣和保山地區的保山、騰衝、龍陵等縣傣族聚居區。傣劇是在"冒少對唱"(男女對歌)、"耍白馬"(逢年過節到各家祝福的一種歌舞)、"銀海"(趕着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經過向雲南花燈學習,發展為帶有一定情節、人物的"十二馬"、"布屯臘"(犁田的老漢)等歌舞和歌舞小戲,吸收滇劇的劇目、表演、打擊樂,逐漸形成的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辛亥革命前,干崖(現屬盈江縣)土司集中民間藝人和知識分子30多人,組成了傣劇第一個專業班社。唱腔以傣族民歌演變而成的"戲調"為主。 "戲調"分羽調式與徵調式兩類,前者主要流行於盈江、梁河、隴川一帶,後者主要流行於潞西。而芒市等城鎮,則以羽調式為男腔,徵調式為女腔。以後又演變出小生腔、老生腔、草王腔(淨腔)等腔調。1961年,成立潞西縣傣劇團後,又進一步吸收了芒市城子山歌、芒市壩子山歌、瑞麗山歌、孔雀歌、朗誦調等傣族民間曲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傳統傣劇只用打擊樂伴奏,多由堂鼓(領奏樂器)、大鑼、大鈸、碗鑼(即滇劇中之咚字鑼)等組成,也有採用滇劇打擊樂和象腳鼓、鋩鑼等傣族民間樂器混合組成。潞西縣傣劇團開始試用絲竹樂,以板胡領奏,並配以葫蘆琴等傣族樂器。但至今多數演出團體仍只用打擊樂。

德宏的劇種

青青的鳳尾竹林、鬱郁的大榕樹下,傣家的男女青年穿着特有的民族服裝,敲起象腳鼓, 打起芒鑼,跳起舞來……這在德宏傣族自治州是多麼引人陶醉的一景啊!德宏傣族自治州,從地理位置看,處於雲南西部怒江。川黔滇由此地經緬甸與印度交往,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同時也是中原文化與東南亞文化,南亞文化的交融地。從地理位置 看,傣劇雖不屬於長江流域的戲曲,但它受京劇、滇劇和皮影的影響較大,可以看作長江戲 劇向雲南西部發展的一個地方民族劇種,故略述之。

傣族

傣族也是古代越人的後裔,自稱傣那、傣雅、傣繃待。歷代漢族史籍中曾把傣族叫做滇、 越、撣、僚、鳩僚、花蠻、金齒、黑齒、銀齒、繡腳、繡面、白衣、百夷、擺夷等。解放後 定名 傣族。德宏傣族自州屬傣那語方言區,有傣那文,這對於傣劇的創作、演出和流播是十分有利的。 傣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只要提起歌舞,大家會首先想到象腳鼓舞和孔雀舞。象腳鼓 似象足,木腔蒙皮,分微型、短、中、長四種,一般用拳掌、指敲打,邊打邊舞。象腳鼓舞 有跳大鼓、跳長鼓、跳雙面鼓、跳中鼓、跳橫鼓等。提起孔雀舞,大家可能看過當代傣族女舞蹈家刀美蘭的徒手孔雀舞。孔雀舞有金孔雀舞、綠孔雀舞、孔雀群舞、孔雀公主舞、醉孔雀舞、水中照影的孔雀舞,戴孔雀面具跳的孔雀舞。此外,還有表現生活的栽秧舞、擔水舞 、划船舞、醉酒舞、花環舞、以及表演動物情趣的大象舞、猴子舞、蝴蝶舞、金鹿舞、蛇舞 、老虎舞、雞舞、熊舞、白母羊舞、黃牛舞、豹子舞、大鵬鳥舞、魚舞、馬舞等等。另外,與佛教祭祀鬼神有關的各種舞蹈也不少。

傣族民間傳說

在傣族民間傳說中,有位神奇的舞蹈家名叫"撒臘慕嘎"(舞師),他不僅能在地上跳舞, 也能在水上、鼓上、樹上跳舞。他優美的舞姿可以叫鳥兒歡躍、叫花木翩躚。據說傣族的舞 蹈都是他傳授的。

本世紀20年代出生在端麗縣的毛相,年輕時就是一位精通傣舞的"慕嘎",被傣家人稱為 "撒臘弄勐卯" (端麗大師傅)。1957年他同回族女演員白文芬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 ,演出的雙人孔雀舞獲得銀質獎章。他先後在中央民族歌舞團、保山地區文工團、德宏州歌 舞團和文化館等單位表演並傳授舞蹈藝術。他是一位勤奮傑出的民間舞蹈家,他有一雙靈動善飛的孔雀之翅。可惜他在1986年8月24日因病而過早去世,孔雀落下了美麗的翅膀,但是 孔雀的絢麗舞姿在傣家土地上青春永在,代代相傳。

傣劇的唱詞中常用孔雀象徵幸福、吉祥、高貴、美麗、善良 、抗惡。傣劇《海罕》 (蕭德 勛、陶增義編劇)劇情是景社國王義子海罕與景社公主玉蚌相愛,哥朗楓王為爭奪玉蚌攻打景社,結果遭到失敗,便設下陰謀擒斬海罕。玉蚌誓死不嫁哥朗楓王,也投江自殺。

傣劇《娥並與桑洛》寫美麗的青年桑洛經商來到勐根,姑娘們打扮得漂漂亮亮到集市上去 看他,桑洛和姑娘跳的就是孔雀舞。《娥並與桑洛》是一出愛情悲劇,男女主人翁相愛卻遭到封建家長的反對。結尾是桑洛得知情人娥並被母親拒絕事,並受到凌辱、虐待,被迫回家,不幸在歸途中嬰兒流產,到家而死後。他悲痛欲絕,在娥並身旁,拔劍自刎。這一對情人死後變成一對孔雀,在大青樹下翩翩起舞。

象腳鼓舞和孔雀舞除音樂伴奏外,還多與詩歌相結合,所以許多民間舞蹈家也是民間歌手 。傣族的民間歌手叫"贊哈",在德宏稱作"哈鸞哄"或"喊們當",《娥並與桑洛》、《 千瓣蓮花》、《岩佐弄》都是源於民間歌手演唱的敘事長詩。

神話劇

千瓣蓮花》是神話劇。劇情是,國王有次出遊,乘坐的大象不慎被青年農民岩昆用石傷了象腳。國王要殺岩昆,後因大臣求情,國王罰他去尋千瓣蓮花用以贖罪。岩昆在水中仙人的指點下,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千瓣蓮花,原來千瓣蓮花是天上飛來的七仙女。七仙 女見岩昆不畏艱辛而且誠實善良,答應去見國王。不料國王見到美麗的七仙女後,竟翻臉 不認賬,不但要殺岩昆,而且要強娶七仙女。七仙女施展仙法,使國王昏倒後死去。臣民 一致推舉誠實勇敢而且本領超人的岩昆做了新國王。從此地方太平,人民生活越過越好。

這個戲在岩昆會見七仙女一場中,也有眾仙女在池中沐浴,歡快地跳孔雀舞的場面。

傣族民間很有影響的故事《召樹屯》中也有七位孔雀公主,她們輕輕地落在金湖上,像七 朵蓮花漂浮在水面上。其中召樹屯王子所鍾情的女南女若娜就是最小的七公主。

民間歌手的說唱發展到後來有了較為簡單的表演,"開始由一人以第三人稱說唱的形式, 過渡到多人以第一人稱演唱的戲劇萌芽形式"(曲六乙《中國少數民族戲劇》)。到了清末,贊哈由坐唱走向舞台,更多是受到京劇、滇劇演出的影響,形成歌、舞、劇相結合的戲劇演 出形式。

同治年間,雲南干崖人尚賀用老傣文寫出過傣劇劇本《相勐》 。光緒時,干崖土司刀盈廷編寫過傣劇《沐英征南》 。另一位干崖土司刀安仁也組織編寫過傣劇《朗畫帖》、《龍宮保 》、《朗高罕》等劇本。他們為傣族戲曲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早期傣劇演員表演歌舞性較強。例如表演《十二馬》時,由六男六女各人一手持花燈一手執扇,騎竹扎紙馬,來往穿花,用邊舞邊唱的形式表現出十二個月的季節變化和生產勞動情況。這與漢族早期的民間花 燈歌舞頗類似。後來逐漸增附了人物故事情節。但故事情節與傣劇舞蹈動作聯繫不夠緊密,演員常常是根據鑼鼓節奏用進三步、退三步的舞蹈動作表現。又因當時傣族演員文化水平低 ,唱詞記不住,只好由師傅在台桌後面逐詞逐句提示,因要聽詞,所以台上的演員往往是唱而不舞,舞而不唱,說白也少,這種古樸的演出方式,使只要能舞能唱的傣家人都能上台過 過戲癮。群眾是演員,演員是群眾。後來傣劇受到京劇、滇劇影響,開始增加了樂器伴奏, 注重了劇情安排和人物動作表演。同時根據民族習俗,改進了服裝和化妝,運用了布景。音 樂唱腔中,除原有的〔十二馬調〕、〔趕擺調〕、〔孔雀歌〕、〔端麗山歌〕等民歌曲調外還吸收了京劇、滇劇的老生、小生、旦角的一些唱腔,並逐步演變為以戲調為基本唱腔。 而傣族民歌反而成為輔助唱腔。

傣劇在接受皮影戲、京劇、滇劇影響過程中,也很自然地把漢族戲曲劇目移植過來演唱, 如三國戲、水滸戲、薛家戲以及《白蛇傳》、 《柳蔭記》等。第一個嘗試移植工作的是清道 光年間土司署官員刀如安,他把《封神榜》有關的皮影劇目翻譯成傣語,用演員代替皮影表演。1910年干崖(今盈江縣)土司喜歡皮影戲,他集中30多名民間藝人組成了最早的專演傣劇 的劇團,並請漢族的民間藝人傳授、表演京劇、滇劇藝術,這對傣劇的劇團建設和表演藝術 的進步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發展

傣劇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1960年傣族藝人用新的藝術眼光改革傣劇, 重新創作劇目,建立導演制,舞台表演更加規範、唱腔更加豐富,成功地演出了《娥並與桑洛》。

1980年傣劇恢復演出時,重在糾正傣劇演出中的漢族戲曲化的傾向(如完全套用滇劇的鑼 鼓和戲裝)、注重突出傣劇的民族特色,使傣劇成為傣族節日集會中的一朵鮮艷瑰麗的民族之花。

1987年傣劇第一次走出國門到緬甸演出。每場演出中,觀眾過萬人,盛況空前。

1992年第一批傣劇學員到北京戲校學習,時下這批畢業的演員已成為傣劇藝術的接班人。 他們根據《盜仙草》改編演出了《熱西姆洛》 ,使原本只有歌、舞形式的傣劇又增加了打鬥場面。在漢族傳統戲曲演出不景氣的情況下,傣劇在德宏的演出卻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歡迎。

瀕危狀態

傣劇雖然具有豐厚的社會生存土壤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當地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建國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做了大量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工作,但在新形勢下目前仍然面臨着許多突出的問題:

1、由於歷史的發展,社會變革的加快,傣劇存在的社會環境和發展空間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對傳統事物的認知認同態度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思想意識的獨立性必然導致對文化藝術形式選擇性的增強,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必然追求與之相適應的文化藝術形式和消費方式,傣劇的社會基礎受到了當代文明的衝擊,傳統的戲劇藝術面臨生存的挑戰。

2、社會文明進程的加快,大量的信息以極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大範圍的傳播交匯,導致人們傳統文化意識的弱化,民俗觀念的淡化,傣劇的生存空間日益萎縮,過去村村有戲隊,寨寨有戲台,天天有表演的輝煌景象已不復存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州尚有300多支業餘傣劇隊活躍於鄉村,至九十年代,只有100多支隊伍還在活動。目前,全州僅剩下二、三十支業餘表演隊,堅持開展活動的已為數不多了。

3、由於當今文化娛樂形式的多元化,文化消費方式的多樣化,加之各種時尚、流行文化和強勢文化的衝擊,年輕的一代往往追求新潮,願學傣劇表演者已屬鮮見。隨着民間許多具有影響和造詣的傣藝人紛紛作古,許多技藝無法傳承下來,民間傳統傣劇已到了後繼乏人的境地,一些民間優秀的傳統劇目面臨着失傳的可能。民間傣劇藝術的骨幹如戲師、樂師乃至觀眾均面臨着斷代的危險。

4、由於常年經費不足,專業劇團同樣面臨着創作、編排、演出的困難和人才匱乏、演職人員青黃不接、設施設備陳舊簡陋等突出問題。

5、劇目生產滯後,新戲出不來,老劇無市場,民間傣劇由於缺乏創作、編排人才,僅靠老劇目維持,難以留住觀眾,多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6、理論研究荒蕪,缺乏切實可行的中長期規劃,致使傣劇的發展後勁不足。長此以往,舞台專業藝術的傣劇同樣面臨生存的困難。[3]

相關視頻

德宏傣劇《娥並與桑洛》第二場

傣劇《河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