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佳冬楊及芹祖堂

佳冬楊及芹祖堂位於台灣屏東縣佳冬鄉。祖堂在客家傳統建築中是特有的獨立祭祀空間,因此客家俗諺:「祖在堂、神在廟」。 而「嘗」則是客家人說的祭祀公業,如楊雲岫公嘗。 楊及芹嘗成立於明治29年(1896年),大正14年(1925年)改建為四合院建築。後因年久失修,且左右護龍被改建成水泥屋失去原有樣貌。 所幸在子孫數十年奔走下在2006年依原樣式重建,耗時兩年完成。[1]
   

目錄

歷史緣由

佳冬楊及芹祖堂建造近百年,公廳屋瓦樑柱嚴重損壞,管理人楊景謀穿過管理委員會及族人討論,終於取得共識決議照原屋樣式重建。而重建的經費完全由楊家子孫自籌而來,沒有任何政府部門的捐助,歷經三年終於在97年3月29日舉行落成慶典。

重建祖堂最為特殊的是,因原有建物都已損毀,必須以現代建材來建造,但盡可能依原樣是重建,而為了能讓孫子感念前人,特別將原先祖堂的「透空花窗」和「垂花吊筒」鑲在新的祖堂裡,非常具有傳承的意味。

重建祖堂讓楊家子孫又再次展現團結合作、互相扶持的精神,重新打造這個屬於楊家、也是屬於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這個資產包含了有形的建築形體,以及無形的人類最彌足珍貴的凝聚力、歸屬感。 [2]

重建過程

祖堂為六堆地區客家傳統建築中特有的獨立祭祀空間,但六堆地區合院重建後十分普遍呈現新舊建築混雜的現象,此一現象亦是客家宗族制度逐漸瓦解的表徵。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管理人楊景謀說,他從小在這個家族長大,合院裡頭人多熱鬧,順著節氣合院的空間會有不同的利用,像是在禾埕中曬榖、過年過節時的祭祖等等,對祖堂合院充滿著感情。於2005年時,楊景謀構思著要把祖先留下來的智慧與建築留給後代子孫,於是透過管理委員會及族人討論,終於取得共識決議照原屋樣式重建。楊景謀表示,過程中遭遇最大的困難確實是宗親意見的整合,要將原來兩層樓房的建物拆除,蓋成平房式的屋瓦,實際減少室內的使用空間,楊家族人以曉以大義的精神努力說服現住戶,終於獲得共識及同意。而重建的經費完全由楊家子孫自籌而來,沒有任何政府部門的捐助,歷經三年兩期工程約一千五百萬的自力監造,於2008年3月28日祖堂安香、29 日舉行落成慶典。重建祖堂最為特殊的是,因原有建物都已損毀,必須以現代建材來建造,但儘可能依原式樣重建,而為了能讓子孫感念前人,特別將原先祖堂的「透空花窗」和「垂花吊筒」鑲在新的祖堂裡,非常具有傳承的意味。 [3]


「活的博物館」結合在地產業邁向客莊世外桃源

佳冬鄉六根村有「活的博物館」之稱,多年來文化輕旅行發展有成,且未沾染商業氣息,未來將結合在地產業盼打造成「客莊世外桃源」。六根村除有蕭宅、西隘門、楊氏宗祠等縣定古蹟,及歷史建築張家商樓外,還有羅家豫章堂、楊家關西堂、張家清河堂等典型客傢伙房建築,而後者雖未受公部門依法保存,但自家人維護地極好,與前者一樣直至目前都還有人居住,不負活的博物館美名。[4] 屏東縣佳冬鄉為客家六堆組織聚落中屬於「左堆」,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努力下,保有豐富的歷史建築和文化特色;知名法國塗鴉大師Paul Bloas,於2019年12月透過米崴藝術工作室介紹來到屏東佳冬,在歷經歲月風霜的老牆上,留下3幅大型藝術創作;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說,東西文化在此交融,擦出璀燦的火花。佳冬鄉詩人步道沿途有三級古蹟佳冬蕭家古厝佳冬張家商樓、三級古蹟佳冬西柵門佳冬楊氏宗祠、楊及芹祖堂等,沿途都維持早期客閩聚落,有如穿越一趟時光隧道,漫步過往雲煙及場景;楊景謀說,法國藝術家與佳冬短暫相遇,不追求永恆不變的美,只欣賞這瞬間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碰撞交流的痕跡,東西文化在此擦出璀燦的火花。[5]
 


視頻

【佳冬古厝行旅(4)楊家祖堂|楊及芹祖堂|張家商樓|佳冬神社《鄉鎮輕旅》】

【101年度客家聚落保存研討會楊景謀老師導覽佳冬詩人步道及楊家祖堂】

【southnews_屏東佳冬景點之一:楊氏宗祠、祖堂】

【來歸 六堆常民人物誌2-祖堂重建的推手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