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佳冬西柵門位於台灣屏東縣佳冬鄉境內。西柵門在六根村的冬根路上,原被列二級古蹟,因村民過於熱心修建,成為三級古蹟。西柵門最大特色是門額有泥塑彩繪浮雕,中央寫有藍色的「褒忠」二字,是乾隆皇帝頒賜,外側各雕繪一隻龍頭蝙蝠身怪獸,門牆內還有一凹入的天公塔,將客家習俗表現無遺。西柵門門牆二側有「褒雍粵域」、「忠著閩邦」的對聯,可見佳冬先民當時就提倡族群和諧。柵門都是以紅磚,卵石,白灰與紡許木材混建成,燕尾翹脊,門二側有小段卵石城牆,古色蒼茫。[1]

目錄

歷史緣由

佳冬為南部客家區域最南端又名左堆,昔日是防衛型聚落擁有四座柵門,直到乙未戰爭才毀於日軍砲火,現在僅存北柵門與西柵門,其中西柵門保存最為完整。[2] 佳冬西柵門又稱褒忠門,為安全防禦用途,建於清嘉慶16年(西元1811年),集合全莊之力,建易守難攻的東西南北四大柵門,東、南柵門已拆掉,北柵門失去其原風貌,西柵是唯一碩果僅存。其最大的特色勢門而有泥塑彩繪浮雕,中間寫有藍色的「褒忠」二字,是乾隆皇帝頒賜,有銃眼(銃代表火槍)為架槍用途,外側各雕繪一隻龍頭蝙蝠身怪獸,門牆內還有凹入的門閂孔,而城門之對聯「褒雍奧域」、「忠著閩邦」深富族群和諧之意義。 佳冬的四座柵門也流傳客家歌謠,現存於蕭家古厝內,從歌謠的內容可看出當時的生活景象。

佳冬柵門歌謠(摘自佳冬鄉情)

一出東柵半徑莊,打開圓門桂花香;桂花按香冇結子,阿妹按靚冇共莊。

一出西柵洲仔洋,看見敗莊盡荒涼;從前做戲鑼鼓響,如今六畜走入莊。

一出南柵青河河,手拿禾鐮割青禾;人人講捱按搶早,冇穀冇米冇奈何。

一出北柵心惶惶,日本打來火燒莊;人人逃難愛趕早,免得打死在路旁。 [3]

特色說明

佳冬鄉地處屏東平原客家聚落的南端,也是濱海的客家聚落,屬六堆客家聚落的左堆。在清代閩粵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鄰近又有排灣族,因此閩、客、排灣族三個族群間經常發生衝突。客家人多結合集中聚居,為求自衛,各村莊周圍皆種植莿竹,大村莊則建有土牆、濠溝,並在村莊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設有柵門,以作為防衛及進出村莊之用。柵門在日後每改建為磚石的門樓,因其主要功能是作為防禦及進出之用,所以又稱「隘門」。 佳冬的客家人為防衛家園,在村莊四周築石牆,並建四個隘門。佳冬的四個隘門今僅存西隘門(或稱西柵門)與北隘門(或稱北柵門),其中又以西隘門保存最完整,外向立面嵌有仿乾隆御筆的「褒忠」二字,「褒忠」橫額兩側有對稱圓形銃孔與泥塑蝙蝠圖案,左右柱面題「褒雍粵城,忠著閩邦」,構成一幅完整畫面,傳達客家人昔日保家衛鄉的忠義精神與幸福安居的訴求。[4]


「活的博物館」結合在地產業邁向客莊世外桃源

佳冬鄉六根村有「活的博物館」之稱,多年來文化輕旅行發展有成,且未沾染商業氣息,未來將結合在地產業盼打造成「客莊世外桃源」。六根村除有蕭宅、西隘門、楊氏宗祠等縣定古蹟,及歷史建築張家商樓外,還有羅家豫章堂、楊家關西堂、張家清河堂等典型客傢伙房建築,而後者雖未受公部門依法保存,但自家人維護地極好,與前者一樣直至目前都還有人居住,不負活的博物館美名。[5] 屏東縣佳冬鄉為客家六堆組織聚落中屬於「左堆」,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努力下,保有豐富的歷史建築和文化特色;知名法國塗鴉大師Paul Bloas,於2019年12月透過米崴藝術工作室介紹來到屏東佳冬,在歷經歲月風霜的老牆上,留下3幅大型藝術創作;茄冬文史協會理事長楊景謀說,東西文化在此交融,擦出璀燦的火花。佳冬鄉詩人步道沿途有三級古蹟蕭家古厝、張家商樓、三級古蹟西柵門、楊氏宗祠、楊及芹祖堂等,沿途都維持早期客閩聚落,有如穿越一趟時光隧道,漫步過往雲煙及場景;楊景謀說,法國藝術家與佳冬短暫相遇,不追求永恆不變的美,只欣賞這瞬間人與人之間、人與土地之間碰撞交流的痕跡,東西文化在此擦出璀燦的火花。[6]
 


視頻

【佳冬西柵門】

【101年度客家聚落保存研討會曾森達老師導覽佳冬西柵門和蕭家古厝】

【20111208佳冬小公園據點與西柵門客家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