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山市順德區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佛山市順德區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廣東省首家民營絲綢博物館。旨在再現順德「桑基魚塘」的生態景觀;保留南國絲都輝煌歷史記憶;展示順德製造的源頭——絲綢產業從明代到現代走過的歷程;唱響絲綢之路悠揚的驪歌;宏揚順德人曾經賴以輝煌的開拓、進取、求實、兼容的精神。博物館內陳列大量圖片、文字、標本、古代原始設備、設施、工具、物品、服飾及豐富的絲綢精品。讓參觀者親自體驗從摘桑、養蠶、繅絲剝繭、織布、染布等活動。

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是廣東省首家民營絲綢博物館。旨在再現順德「桑基魚塘」的生態景觀;保留南國絲都輝煌歷史記憶;展示順德製造的源頭——絲綢產業從明代到現代走過的歷程;唱響絲綢之路[1]悠揚的驪歌;宏揚順德人曾經賴以輝煌的開拓、進取、求實、兼容的精神。

博物館內陳列大量圖片、文字、標本、古代原始設備、設施、工具物品、服飾及豐富的絲綢精品。讓參觀者親自體驗從摘桑、養蠶、繅絲剝繭、織布、染布等活動。

建築布局

絲綢文史館

展示順德一千多年絲綢文化歷史和蠶農、織工的豐富多彩絲綢民間文化,以及「自梳女」、「鬼女」風俗文化。周朝的時候中國已經設立了專門的蠶桑管理機構。到了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着名的絲綢之路,建立了通往中東和歐洲的通道。中國的絲綢和蠶桑養殖技術也逐漸隨着絲綢之路傳到了其他國家。中國的絲綢在古羅馬時期就受到了高度的評價,而今,中國的絲綢仍然以其高質量而聞名於世。

絲綢文化館

展示絲綢之路文化歷史;介紹順德「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文化;廣東解放前後養蠶區分布和世界蠶絲業產地分布的變遷;記載廣東絲綢歷史大事記;聆聽繅絲業民間歌謠;欣賞明代末期古老織布機、紡紗機。

養蠶館

展示養蠶到結繭全過程,陳列各年代的養蠶器具,和從蠶孵到蛾的整個成長過程的標本,可讓參觀者參與採桑、養蠶[2]

紡織工業館

介紹原始的整經、染色、織布工藝,展示古 老織造設備、染色設備,參觀者可親身體驗織布、絲綢染色。並可參觀粵繡和蠶絲被的工藝流程、 製作和產品的展示。

嶺南文化館

為嶺南文化界提供一個展覽南國文化色彩的詩畫、書法等的平台,豐富南國絲都文化底蘊。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祖國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嶺南先民遺址的出土材料證明,嶺南文化為原生性文化。基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嶺南文化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嶺南文化務實、開放、兼容、創新。

絲綢精品陳列室

陳列豐富多樣的絲綢精品,包括蠶絲被、天然絲素系列化妝品、順德特有的「香紗」、絲綢服裝、服飾、真絲襪、真絲絲巾、刺繡等等。真絲綢是由蛋白纖維組成的,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係數在各類纖維中是最低的。

視頻

佛山市順德區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 相關視頻

世界最大絲綢博物館強勢回歸 展覽能火關鍵在霸氣
絲綢博物館:穿越戰火,留存文化印記

參考文獻

  1. 絲綢之路的路線 ,搜狐,2021-10-22
  2. 蠶的一生(養蠶的一些基礎知識),搜狐,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