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體育的力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體育的力量》。該片共分五集,於2012年7月23日開始,連續五天播出。全片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之間的四年為時間坐標,從普通人、運動員和國家三個層面,反映體育在中國人生存和發展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折射出中國社會對體育的理解和認識發生了哪些變化。

播出信息

2012年7月23日―27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1]CCTV-1)《魅力紀錄》欄目(每天22:40)(1―5集)

2012年7月30日―8月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特別呈現》時段(每天22:00)(1―5集)

內容簡介

《體育的力量》內容涉及大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兩個大的範疇,兼顧學校體育、社會體育、職業體育和奧林匹克體育四個領域。紀錄片力圖用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作為切入點和載體來表達觀點:從民間馬拉松愛好者到清華賽艇隊,從籃球城市東莞到雲南深山的彝族籃球村,從姚明、李娜等職業體育明星到美職棒打球的普通中國球員,當然,還有正在備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老將和新人。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的人生故事。

分集劇情

第1集 從北京到倫敦

倫敦,一座奧運城,2012年奧運會的大幕即將在這裡開啟。

北京,另一座奧運的城。四年前,這裡見證了「無與倫比」的輝煌與奇蹟;四年後,奧運為這座城市,乃至整個中國留下了什麼?五十一枚金牌,新的地鐵線路,恢弘的場館,還有……

奧運精神如何感召更多普通人,讓他們參與到運動中來——這恐怕是歷屆奧運承辦城市,奧運會舉辦國最看重的「奧運遺產」。

北京的故事,圍繞清華賽艇隊和幾位民間馬拉松愛好者展開。

清華大學賽艇隊成立於1999年,大背景自然是北京申奧。之後,「北大清華對抗賽」號稱「百年賽事」,結果卻十年夭折,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如今,北大賽艇隊已經解散,清華賽艇隊仍在堅持,教練和隊員會如何表達他們的感悟與反思?清華賽艇隊應申奧背景而生,很多隊員也與奧運結緣。如今,北京奧運已成過去,一批批隊員也隨着畢業而離隊,這段運動的經歷,激情的歲月,在他們一生中又會留下怎樣的烙印?《從北京到倫敦》,將為您娓娓道來。

北京馬拉松,一項有着二十年歷史的賽事。2011年,金秋十月,三萬人奔跑着從天安門出發,這是一場民間運動的狂歡。42公里,三萬個故事,我們從中選取了三個:生活無憂的年輕白領,家庭破碎的單身母親,進京闖蕩的下崗職工,他們,曾經迷失,曾經抑鬱,封閉,甚至試圖自殺,曾經否定自我,夢想沉淪……然而,這一切最終因「奔跑」而改變。2008年,同樣受到奧運的影響和感召,他們上路了,這一年,在北京,他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個全程馬拉松。運動改變了他們,他們也在通過運動,改變着身邊的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草根運動領袖」。

2011年4月,倫敦泰晤士河,第158屆牛津劍橋賽艇比賽在這裡舉行[2]。最終,劍橋隊獲勝,他們與痛哭的對手擁抱在一起;同樣是在這個4月,誕生於1981年的倫敦馬拉松賽開賽,參賽者超過三萬。

從北京到倫敦,四年的時間,一萬二千公里的距離。當船槳劃破寂靜水面,當人群跑過喧鬧長街,兩座城市在奧運的光芒里交相輝映,人們共同繼承着奧運的「遺產」,感受着體育的力量。

視頻

體育的力量 相關視頻

中國體壇白皮書:「體育的力量」 溫情回顧2
相信體育的力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