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優美的旋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優美的旋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優美的旋律》是一本於2010年4月出版的書籍。

基本內容

出版時間:2010-4

定 價:48.00元

頁 數:250

ISBN:9787544910699

內容介紹

《優美的旋律:萬物簡史之音樂卷》內容簡介:音樂是指由節奏、旋律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種藝術,主要分為聲樂、器樂兩種。在所有藝術類型中,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八音」。其中,金音包括編鐘、特鍾、鐃:石音包括編磬、特磬;土音包括塤:革音包括鼓:絲音包括古琴、古瑟:匏音包括笙、竽;竹音包括簫、笛、管、篪。古代樂器主要有排簫箜篌古琴等。

樂曲主要是為了宮廷生活和宗教的需要而創作的。漢朝和唐朝以後,伊斯蘭教和印度的音樂、樂器大量流入,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世界上最早的弦樂器是中國的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在周朝時十分盛行。在人類還沒有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穫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用敲打石器、木器來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即節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旋律。音樂更多地通過薰陶及感染的途徑,潛移默化地來影響人的心靈。[1]

參考文獻

  1. 優美的旋律讓人賞心悅目豆丁網,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