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18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伊爾-18 |
中文名: 伊爾-18 類型: 民航機 設計方: 謝爾蓋·伊留申 首飛: 1957年7月4日 生產年份: 1959–1978 |
伊爾-18是前蘇聯伊柳辛設計局設計的四發渦輪螺槳短程客機。它與同時代的安-10民航機尺寸相似,但較注重裝飾方面的設計。
伊爾-18於1955年開始設計,1956年開始製造,1957年7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59年4月投入航線使用,到1969年已在前蘇聯國內800條航線上使用。主要型別有:伊爾-18基本型,載客84人;伊爾-18B,標準型,載客110人;伊爾-18Д,改進型,65個座位,為一級客艙標準。由伊爾18改成的伊爾-38是前蘇聯的岸基反潛巡邏機,用於地中海上空偵察巡邏。各型伊爾-18生產量已超過700架。有20多個國家購買使用。該型機以其卓越的性能曾在我國廣泛使用,並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機。[1]
設計初衷
早在1945年,伊留申設計局就曾設計過裝有活塞式發動機的伊爾-18型飛機,代號"СΠД"。
但後來,蘇聯的設計師們認識到只有採用渦輪螺旋槳(簡稱"渦槳")式發動機,才能進一步提高運輸機的快速性能和經濟性能。於是,從1947年開始,展開了對這種先進的飛機動力裝置的研製。到1955年,重新設計伊爾-18型飛機時,蘇聯已擁有兩種每台4000馬力(2942千瓦)的渦槳發動機可供選用。當伊爾-18型飛機投入使用時,英、美等國還沒有同等的飛機可與之相比。雖然英國的"子爵"式渦槳運輸機出現較早,但它的載重量只有伊爾-18型飛機的一半。後來伊爾-18又有了軍、民多種改型,曾接受20多個國家的訂貨,至1979年,共生產565架。
背後故事
傑出貢獻
我國從1959年開始,引進了一批伊爾-18客運型運輸機,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
1965年,伊爾-18型B-232號飛機和另外2架一起,執行運送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赴多國訪問並參加第二次亞非會議任務,途中跨越亞、歐、非三大洲,航線單程約12000餘千米,僅海上航線就長達4000餘千米,途經14個國家和地區的領空……機組成員克服重重困難,邊試航邊執行任務,創造了階段性遠航紀錄,圓滿完成了任務。
1967年7月21日,毛主席乘坐B-232號伊爾-18型飛機,從漢口起飛,降落於上海虹橋機場,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最後一次乘坐飛機。
1964-1976年,空軍航測團利用由伊爾-18型改裝成的航測機,完成了我國西部邊境地區的航測任務,從而結束了我國沒有精確的西部地圖的歷史。其中,1974年10月9日和19日,陳杰團長駕駛伊爾-18型飛機飛越珠穆朗瑪峰,完整地拍攝了珠穆朗瑪峰的全貌。
如今,在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B-232號伊爾-18型飛機屬於國家重要文物。
總理座駕
1965年6月,正值新中國援助坦桑尼亞修築坦贊鐵路,周總理率中國代表團出訪坦桑尼亞。
周總理提出,這次出訪,要乘坐中國民航自己的飛機。周總理對民航的同志勉勵道:"中國民航不飛出去,就不能打開局面,中國民航的飛機一定要飛出去!"在這之前,中國民航的飛機從未有過這樣的遠航,從未飛過這樣長的航線,也從未到過這麼多的國家。
總理是最頻繁乘坐飛機在國內視察和出國訪問的領導人。新中國成立之初,周總理出訪乘坐的是蘇制里2飛機。1957年,蘇聯贈送給中國一架伊爾14,比里2飛機有了明顯進步,但作為專機來飛行,條件還是比較差的。也正因為條件所限,上世紀60年代以前,中國領導人乘坐自己的飛機出訪的國家,只限於周邊建交的國家,遠程航線都是包租外國航空公司的飛機。
1955年,"克什米爾"號飛機失事事件震驚世界,這架飛機當時是中國政府代表團從印度航空公司包租作為專機、赴印尼萬隆出席第一次亞非會議的。在飛機從香港飛往雅加達的途中,一顆被台灣特務利用飛機在香港停留之機放置到機上的定時炸彈在空中爆炸,機上成員全部遇難。而因中央臨時決定讓本來原定乘機的周總理先去緬甸訪問而躲過了這場劫難。
1965年3月,周總理訪問羅馬尼亞,包租的是巴基斯坦的波音飛機,前往機場迎接的羅馬尼亞同志對中國代表團乘坐其他國家的包機感到不解,因為其他國家的元首出訪都是乘坐本國的專機。這番話再次引起周總理的深思,在回國途中,總理對民航的同志指示道:中國民航的飛機一定要飛出去!
中國民航一定要有自己的遠航,中國民航一定要自己飛出去!這不僅是總理的願望,也是全體民航人的願望。而這一次,大家的夢想就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