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儀征市精誠高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儀征市精誠高級中學是在國家頒布《民辦教育促進法》、當時市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的背景下,由市委、市政府調集精兵強將,引進民間資金,運用民辦機制創辦的一所新型高級中學。

學校概況

2005年3月18日,市教育局隆重舉行精誠高級中學奠基儀式,揚州市教育局穆光曙副局長,儀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領導及有關部門、學校的領導均到場祝賀。卜宇書記寫來了親筆賀辭。

學校地處儀征核心城區,按江蘇省普通高中三星級標準建設,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閱覽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學生公寓、學生餐廳、校園網等一應俱全,37個教室全部安裝了投影儀、視頻展示台、電視機等全套多媒體設備,學生食堂首家在儀征市通過揚州A級食堂驗收,鋪有300米標準塑膠跑道的田徑場2006年投入使用,還有四片水泥籃球場、700平方米的室內運動館,確保學生全天候的體育活動。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學校團委被表彰為揚州市五四紅旗團委。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為我校題寫了校名。

從2005年以來到2011年,我校所有校長、名師都堅持戰鬥在教學第一線,率領全體教職員工,以「精誠所致,金石為開」的精神,「精益求精,誠實守信」的作風,培養「精於學問,誠於做人」的學子,已經創建了一整套富有成效的管理模式,能夠帶來學生終身美好回憶的校園文化[1]漸趨形成。

2011年,我校在校學生近1500人。學校教職員工150人,其中專任教師101人,中高級教師占55%,超過江蘇省「三星級」高中標準,60%是有高三教學經歷的中青年骨幹教師,獲得省、市、縣各種榮譽稱號近百項。其中揚州市名校長一人,江蘇省師德[2]先進個人、江蘇省青年教師新秀各一人,揚州市學科帶頭人、揚州市中青年骨幹各兩人,儀征市名教師三人。

2008年,我校首屆畢業生共620人參加高考,本一上線69人,上線率11.1%;本二以上上線215人,上線率34.7%;總均分289分,這幾項指標均居儀征市第二。08屆儀征精誠高級中學實驗班本科上線率高達70%。

校園文化

校徽【闡釋】校徽設計以簡潔的色調和人狀的圖形為主構成。藍色的背景則寓意蔚藍的天空、知識的海洋。圖案中心由「精誠」漢語拼音首字母「j、c」變形組合而成,形似雙人攜手飛翔,寓意教師引領學生遨遊天空、走向世界,象徵青春活力、奮發向上。圓形寓意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統一。「since 2005」記錄了我校的創建時間,英文元素的融入體現了我校開放、包容的辦學心態。

校訓:精誠

【釋義】《莊子·漁父》:「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所謂「親愛所以致仁,而精誠所以致智也。」 「精誠」就是指以真誠的態度、執着的信念去不懈地追求永恆的真理

校風:精於學問 誠於做人

【釋義】朱熹曰:「道心天理,故精微。惟精以致之,惟一以守之,如此方能執中。」所謂「精於學問」,就是「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就是精微地辨析事物之間的細微差別,一絲不苟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誠之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中庸· 治國》):誠實是天道的法則;做到誠實是人道的法則。做誠實的人,就必須選擇至善的美德,並且要堅定不渝地實行它。此二者乃是個人在社會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備了這兩項基本條件,學生才能在學校得到一生髮展的基石,將來以光榮的方式成功。

教風:精益求精 誠實守信

【釋義】孔子《論語·學而》:「《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事物已經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的。教師這個職業需要精益求精,加強修養:要有嚴謹的教風,備課時無一字一句無來歷,講課時無一字一句機械搬用,學、思、研、教、導,均要鍥而不捨,持之以恆。

胡錦濤總書記講的「八榮八恥」中說:「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教師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更要本着誠信原則做人,同時也以自身良好的形象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互相禮讓、信賴及協調合作。

學風: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釋義】漢·王充《論衡·感虛篇》:「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精誠:至誠,誠心誠意。至誠所達到的地方,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被他打開。它的意思是說,如果做事肯花心血,就連像金屬、石頭那樣堅硬的東西都能被打動、被敲開。只要有恆心、有毅力,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是精誠人一貫做事的態度,我們希望學生能秉承這樣的銳氣,為了理想和目標努力奮鬥:想要成功,必須希望成功;面對挫折,要永不言敗;面對困難,要堅持到底。因為努力與誠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