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以規為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以規為瑱:規:規勸;瑱: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出 處

《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

成語故事

公元前541年,楚國的令尹公於圍殺害了楚王,自己當上國君,史稱楚靈王。公子圍原本是個善於玩弄權術的人,篡奪王位後,更是為所欲為,任意迫害他看不上眼的人。

靈王篡位不久,就出兵攻打齊國,將齊國的一個大夫全族處死。接着又突然襲擊弱小的賴國,從而引起各諸侯國的強烈不滿。為了供自己享樂,靈王不惜耗費大量錢財,徵用無數民工,建造了一座豪華的章華官,給百姓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宗室大臣白公子張對此非常憂慮。

為了楚國的前途,他明知靈王不願聽逆耳之言,也要尋找一切機會向他進諫,勸他節制淫樂,愛惜民力,以德待人。靈王開始還能讓子張把進諫的話講完,但次數多了。越來越感到討厭。一天他問一位大臣:「子張最近老是在我面前嘮叨,要我注意這當心那,你看用什麼辦法叫他不再開這種口?」那大臣回答靈王說:「以後子張再咳叨,大王可以對他說,我常和鬼神打交道,聽到各種各樣的勸諫,不想再聽其它話了。」

不久,子張又向靈王進諫,靈王就用那大臣教給他的話回答。子張聽了,憤概他說:「殷朝的武丁是位賢明的君主,還到處求賢。大王的德行比不上武丁,卻如此討厭別人規勸。做大王的臣子太難了!」

靈王聽了這話,不便指責子張,勉強地說:「好,那你就繼續進諫吧。我雖然不能採納你這些規勸的話,但還是願意把它放在耳朵里的!」子張無可奈何,苦笑一聲,說:「臣是為了大王採納才進諫的。不然的話,巴浦產的犀角象牙等多得很,大王盡可以用來做瑱塞耳,又何必把規勸的話當作瑱來塞耳呢?」 [1]

視頻

《以規為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