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介推寒食》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三筆》卷二。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它對後世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1]推它為南宋筆記小說之冠。

目錄

原文

《左傳》晉文公反國,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遂與母偕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綿上者,西河介休縣地也。其事始未只如此。《史記》則曰:「子推從者書宮門,有『一蛇獨怨,之語。文公見其書,使人召之,則亡。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環山封之,名曰介山。」雖與《左傳》稍異,而大略亦同。至劉向《新序》始云:「子推怨於無爵齒,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待之,不肯出。以謂焚其山宜出,遂不出而焚死。」是後雜傳記,如《汝南先賢傳》則云:「太原舊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鄴中記》云:「并州俗,冬至後一百五日,為子推斷火冷食三日。魏武帝以太原、上黨、西河、雁門皆冱寒之地,令人不得寒食,亦為冬至後百有五日也。」按《後漢·周舉傳》云:「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舉為并州刺史,乃作吊書置子推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宣示愚民,使還溫食。於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然則所謂寒食,乃是冬中,非今節令二三月間也。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3]

視頻

介推寒食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