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亨利·C·羅林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亨利·C·羅林森(英語:Sir Henry Creswicke Rawlinson, 1st Baronet;1810年4月5日-1895年3月5日),英國軍官、東方學家。他成功釋讀大流士一世的貝希斯敦銘文上面3種文字之古波斯文部分,為釋讀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提供了線索,大大擴展了對古代中東的了解範圍。

基督宗教中,聖人或聖徒,指從世界中分別出來而被聖化的人。《新約聖經》中所稱「聖人」包括所有信耶穌的人[1]、已死的信徒和殉道者。後來在一些基督教宗派中,聖人是指因生前德行以及奇蹟表明其行在神的特殊恩寵與親密共融中,經由認證的程序,而被該宗派認可具有尊榮地位的人物[2]

簡介

他出生於英國牛津郡查德林頓。1827年以軍校學生身份被派往印度,在英國東印度公司任職。在1833年與其他英國軍官赴伊朗整編王軍,從而對波斯古蹟發生強烈興趣,立志釋讀貝希斯敦的楔形文字銘刻。1837年發表銘文的前兩段譯文,後由於英國與伊朗發生衝突而被要求離開伊朗。但他又於1844年重返伊朗並獲得了該銘文的巴比倫文字部分拓片,並於1846年至1851年間發表了《貝希斯敦波斯楔形文字銘文》一書,包括全部譯文、語法與注釋。證明其為古代波斯統治者最有價值的信息。1857年又與其他學者合作成功地釋讀了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開拓出了了解古代兩河流域以及有關《聖經》的歷史道路。1843年成為英國駐巴格達領事。並於1849年至1851年將所搜集文物贈予不列顛博物館,承襲考古學家萊亞德成為博物館搜集古代雕塑。1855年辭去時任東印度公司之職,受封爵士並被授予公司的欽命董事職銜。又於1858年和1865年至1868年間兩次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1859年擔任英國駐伊朗德黑蘭公使。於1850年和1852年分別撰有《巴比倫及亞述楔形文字銘刻註解》與《亞述史綱》等著作。1895年卒於倫敦。

視頻

亨利·C·羅林森 相關視頻

63講三位一體的教義-歷史中的三位一體的教義
俞正聲會見中國天主教第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代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