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交愛國糧的那些事(李先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交愛國糧的那些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交愛國糧的那些事》中國當代作家李先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交愛國糧的那些事

上世紀六丶七年代土地實行集體耕種,核算以生產隊為基礎農民向國家交公糧丶賣餘糧(當時也叫愛國糧)是農民與國家之間主要的經濟活動。中嶺村當時有31個生產隊,每年向國交售的公、餘糧為226380公斤。

因中嶺村位於黃柏河西支務渡河至黃花兩河口段的正中間,自古以來就是宜昌通往務渡河、小堡坪、樟村坪、興山、巴東乃至重慶、四川的必經之路,是貨物流通的騾馬古道。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於宜興公路從兩河口上坡順山崗經上洋一一二戶坪一一小長崗一一松樹包一一至務渡河。中嶺便成了交通的孤島、死角。那時流傳的「公路盤山轉,越看越喜歡,兩頭修的好,中間不得穿」的打油詩的中間就是指的中嶺。

由於交通的不便,中嶺人出行、生產生活物資的流通都受到影響,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春、秋兩季向國家交售公餘糧時,各個生產隊都有壓力,都會精心組織和安排,確保把最好的糧食按質按量地交給國家。

中嶺各個生產隊離小長崗遠近各異,最近的象沿河的聶家河、觀、寺沖等生產隊也有30多里的路程,多數生產隊平均都在40多里的路程。到小長崗不僅路程之遠,而且都是上坎、下坎、上坡丶下坡的崎嶇山路,十分難走。東埡、大石板等生產隊要從海拔800多米的山上往山下走20多里的下坡路至海拔180米的河邊後,再往山上走20多里才能到海拔900米左右的小長崗,呈」U」形路線,足足不低於50多里的路程。

生產隊在安排送糧之前,先要安排專人將糧食曬乾,並把蟲、霉及秕子、雜質等不合格的篩選掉,以保證出售的糧食到糧站後不返曬、不返回重篩選,送糧的那天要天氣晴朗無雨。確定送糧的時間後,送糧的農民除要準備送糧時的生活丶走夜路照明的火把、電筒外,還要把裝糧的麻袋、背籠、打杵送到保管室按照自己的力量確定數量並打包後放到保管室統一管理,夜晚三、四點鐘統一出發。

山間小路上送糧的農民人來人往,夜間,彎彎的路上,無數星星點點的火光像一條條長龍,伴隨着送糧人的嬉笑、「呃、喔」的號子聲、打杵碰地的「咚、咚」聲向前蠕動,構成了送糧人特有的畫面和快樂的交響曲。

送糧人是快樂的,但確實很辛苦,體力付出太大。送糧的路遠,崎嶇,到小長崗,有三段路使送糧人談路色變。

第一段是宋家塆的石台階加陡坡。從宋家塆的溝底到山頂楊胡塆,垂直高度約200餘米,是用石頭堆砌的石台階或自然形成的陡坡。石台階高低不同,低的只有10多公分,高的則有60多公分,人空手走上去就累得喘粗氣,何況送糧人還得背100來斤的糧,往往是腳還在第一步,頭卻伸到了前三步的位置。經過這段路,送糧人的體力已大大消耗,不再有先前的精神了,送糧人便戲稱楊胡塆為秧(即蔫的意思,形容人沒精神)忽塆。這個地方恰好有一口水井,送糧人都會在此靠肩,休息一會兒恢復體力。

笫二段,是楊胡塆到普埡一段。這段雖然坡度比較平緩,但彎道多,總覺得路好像沒有盡頭,特別是初參加的送糧的人容易患上了疲勞綜合症,再沒有興奮的感覺了。過去普埡坪,天已放亮,送糧人都會在路旁的一水田邊休息幾十分鐘,吃點東西,喝點水田邊盪里的水或用水洗洗臉去掉疲勞,提提精神。

普埡到小長崗,是最後的一段路一一黑溝子,被送糧人戲稱「嚇狗子」。兩山之間相距很近,溝底不過十幾米,兩山的中間有一座不足百米的小山崗直達山頂,是到小長崗糧站必經的唯一之路,坡陡的如上雲梯,送糧人說是「上坡碰鼻子丶下坡撞屁股」的地方。路窄的地方只能放一隻腳,若來往人較多的話,還得找寬點的地方按先上後下的次序過往。

到了山頂,也就到糧站。送糧的領隊要先到糧站找工作人員排隊後按順序交糧。糧站工作人員收糧時,先要用「凹」槽的錐形長鐵具隨機插入裝糧的麻袋裡,通過「凹」槽帶出來的糧食撿查乾濕、質量,若濕度超標或糧食中有霉變、蟲害、秕子等雜質則要復曬或重新篩選。糧食交出後,送糧人就可以輕鬆地返回了。也有體力好的、路程短的送糧人還會去小長崗供銷社為中嶺供銷社帶點鹽、布匹和其它的貨物(送糧人叫「回頭貨」),賺個幾角或一元多錢。

1982年,黃花兩河口至務渡河松樹包的沿河公路貫通,不僅縮短了務渡河到黃花的路程,而路面平坦無上坡下嶺、回頭線。來往車輛都選擇沿河公路,中嶺又成為了交通要道。中嶺藉助東風,使全村山上山下的各個生產隊(組〉、農戶都通了硬化的公路,形成了」8」形的雙環形公路,南與宜秭主幹路相接,北與下堡坪青山坡公路相連,東與楊家河崔家山,西與杜家坪奶子頭相通,交通四通八達。村民們不僅出行方便,而且極大地解放了勞動生產力,降低了勞動強度。農民們再也不愁糧食牲畜、農副土特產的銷售和生產生活資料購帶來的體力丶時間負擔了。

農村參加過送糧的村民大多數已作古,現在世的也都是七十開外的年紀的老人了,但他們對四十年前送糧的那些事仍記憶猶新,常成為農民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現在雖然不能複製當年的送糧場景,但那個年代農民們艱苦奮鬥、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對國家丶對集體的那份情感是值得傳頌和發揚的。

二0二三年八月於小溪塔 [1]

作者簡介

李先帥,出生1952年3月,大學文化,中共黨員,曾任過中學校長,縣委黨校理論教員丶講師丶副校長,縣政府研究室研究員丶副主任等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