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井邊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井邊茜

中文學名: 井邊茜
拉丁學名:Chinese Brake Herb
界: 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科:鳳尾蕨科
屬:鳳尾蕨屬
種: 紅絲酸模

井邊茜[1],中藥材名。本品為蕨類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劍葉鳳尾蕨PterisensiformisBurm.,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功能主治為:清熱解毒,利尿。用於黃疸型肝炎,痢疾,乳腺炎,小便不利

別名

鳳尾草, 石長生,劍葉鳳尾蕨

入藥部位

全草入藥。

性味

淡;微苦;

歸經

大腸經;經;

用法用量

0.5~1兩。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化學成分

全草顯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反映。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治痢疾,瘧疾,黃疸,淋病,下血,血崩,跌打損傷,扁桃體炎,腮腺炎,瘡毒,濕疹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折傷,或洗疳、疥瘡,亦治痢疾,又退黃氣。"

②《嶺南採藥錄》:"專解腹中邪熱諸毒,殺蟲。治鼻衄,諸下血,血崩,血痢,便毒腫痛。其子內服,治心氣痛。"

③《廣州植物志》:"治瘧疾及淋病。"

④《廣東中草藥》:"清熱消滯,涼血解毒。治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扁桃體炎,咽喉炎,腮腺炎,夏天感冒發熱,泌尿系感染,癤腫,皮膚濕疹[2]。"

藥理作用

痢疾:劍葉鳳尾蕨、刺黃柏、刺楊梅各5錢。水煎服。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折傷,或洗疳、疥瘡,亦治痢疾,又退黃氣。

2.《嶺南採藥錄》:專解腹中邪熱諸毒,殺蟲。治鼻衄,諸下血,血崩,血痢,便毒腫痛。其子內服,治心氣痛。

3.《廣州植物志》:治瘧疾及淋病。

4.《廣東中草藥》:清熱消滯,涼血解毒。治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扁桃體炎,咽喉炎,腮腺炎,夏天感冒發熱,泌尿系感染,癤腫,皮膚濕疹[3]

附方

治熱性赤痢:鳳尾草五份,鐵線蕨一份,海金砂藤一份。炒黑,水煎服。(《廣西藥植圖志》)

治痢疾:鮮鳳尾草二至三兩。水煎或擂汁服,每日三劑。(《江西草藥》)

治急性肝炎:鮮鳳尾草三兩。搗汁服,每日三劑,五天為一療程。(《江西草藥》)

治泌尿系炎症,血尿:鮮鳳尾草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治熱淋、血淋:鳳尾草七錢至一兩。用米泔水(取第二次淘米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治白帶及五淋白濁:鳳尾草二至三錢,加車前草、白雞冠花各三錢,扁蓄草、米仁根、貫眾各五錢。同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治崩漏:鳳尾草一兩。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礦西中草藥》)

治鼻衄:鳳尾草七錢至一兩,海帶一兩(洗淨)。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治大便下血:鳳尾草七錢至一兩。同豬大腸燉熟去渣,食腸及湯。(《江西民間草藥》)

治肺熱咳嗽:鮮鳳尾草一兩。洗淨,煎湯調蜜服,日服二次。

治咽喉腫痛:鮮鳳尾草五、六錢。洗淨,煎湯,沖烏糖少許,日服二次。

治小兒口糜:鮮鳳尾草二至三錢。洗淨,水煎,調蜜和硃砂少許內服。(⑩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治羊毛疔:鮮鳳尾草一兩,搗汁服;或曬乾磨粉,每服三錢,溫開水調服。有寒者加薑汁服。(《衡山民間草藥》)

治五毒發背:小金星鳳尾和根,洗淨,用慢火焙乾,稱四兩,入生甘草一錢。搗末分作四服,每服用一升煎三、二沸後,更以冷酒三、二升相和,入瓶器內封卻,時時飲服。忌生冷油膩毒物。(《履巉岩本草》)

治湯火傷:鳳尾草,焙乾研末,麻油調敷。(《湖南藥物志》)

治狂犬咬傷:鳳尾草二兩,水煎服;或搗爛外敷。(《湖南藥物志》)

治磷中毒(亦適用於鴉片、砷、毒蕈中毒):風尾草(鮮)四兩。切碎,加泉水一碗,擂汁服。(《江西草藥》)

治蕁麻疹:風尾草適量,食鹽少許。水煎洗。(《江西草藥》)

治面神經麻痹:鳳尾草三錢。水煎服。(《陝西中草藥》)

治禿髮:小金星鳳尾草根,浸塗頭。(《履巉岩本草》)

形態特徵

劍葉鳳尾蕨為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狀莖短,橫行,具條狀披針形鱗片。葉二形,簇生,草質;能育葉矩圓狀卵形,長15~25cm,二回羽狀,羽片3~5對,下部有柄,向上無柄,有側生小羽片1~3對,或有時僅為2叉,頂生小羽片特長,和其下的1對合生,小羽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寬2~6mm,除不育的頂部有細鋸齒外,餘部全緣;不育葉較小,小羽片矩圓形,或頂生小羽片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寬達1cm,邊緣有細尖鋸齒;葉柄禾稈色,表面光滑,具四棱。孢子囊群線形,沿葉緣分布,但小羽片的頂部及基部不育;囊群蓋膜質,狹窄[4]

分布區域

浙江南部(平陽)、江西南部、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西南部(安龍)、四川(峨眉山、重慶、雅安)、雲南南部(富寧、麻栗坡、河口、勐臘、景洪)。生林下或溪邊潮濕的酸性土壤上,海拔150-1000米。也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印度北部、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波利尼西亞、斐濟群島及澳大利亞。模式標本采自斯里蘭卡。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000m處溪邊或林下潮濕的酸性土上。

視頻

井邊茜長在石縫、井邊甚至牆根,對治療禿髮有奇效!

參考資料

  1. 井邊茜,家庭醫生在線網
  2. 井邊茜功能主治《中藥大辭典》,51中藥查詢
  3. 井邊茜主治的各家論述《中華本草》,51中藥查詢
  4. [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6973 劍葉鳳尾蕨的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