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五棵松籃球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棵松籃球館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一處重要的比賽場地,屆時將承辦奧運籃球和棒球賽事。奧運會結束後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將作為北京奧運會的重要遺產保留下來,供北京西部社區、乃至全北京市民眾從事文化、體育、休閒娛樂、商業活動,並將成為北京地區獨樹一幟的具有大面積園林綠化[1],融文化體育功能與商務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項目。

建築位置

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位於北京長安街延長線復興路與西四環交匯處,毗鄰一線 地鐵五棵松站。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處于海淀、 豐臺、石景山三區交匯處,是北京規劃中「西部生態帶」和「體育文化區」的核心,與北京市「兩軸、兩帶、多中心」的發展構思相吻合。

建築周邊共涉及10條 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幹道。從西向東依次為:永定路、 西四環路、西翠路、東翠路、西三環路;從北向南依次為:阜石路、金溝路、 玉淵潭南街、萬壽路西街、復興路。交通極為方便。

各項設施

防觀眾擁堵方案

建築設計者介紹,籃球館東、西、北三面,有六座與場館進出口相連接的混凝土橋。由於整個籃球館的底部是建在水平面以下10米的位置,觀眾 的入口處相當於是場館的二層。為此,為了防止賽會期間的擁堵,設計師特別設計修建了出入場橋疏散觀眾。在奧運會時,一部分觀眾將從橋上進出。

在場館南門,有一座似橋非橋、寬60米的平台,這座平台的作用與混凝土橋的作用是一樣的,二者的區別是,混凝土大橋下面是空的,而這座平台的下面卻是一座籃球訓練館。籃球場館的南面正對着長安街,每到比賽和演出舉行時,這個大平台是觀眾們的主要進出口。

場橋一端留調節空間

這六座橋在建設上很有特色,普通的橋兩端都是固定的,而與五棵松場館相連接的這六座出入場橋則只有一端是固定的。設計師為了防止由於熱脹冷縮使橋出現裂縫,所以在出入場橋與場館進出口的連接處安裝了可調活動支座,幾厘米的調動區間可以對橋進行微調。使場橋在熱脹冷縮的情況下避免橋面的裂痕。

貴賓乘電梯直接入場

籃球館的東、西兩面有4座鋼結構玻璃幕牆的戶外電梯間已經基本成型。這4座戶外電梯間也是進出場館的通道,是在奧運會期間專門提供給貴賓、官員和運動員、 教練員、記者、志願者和工作人員使用的。

擋土牆藏雨水收集器

在場館的四周,有一圈用混凝土砌成的圍擋。由於場館底部與地面有10米的落差,為了防止雨水下流或泥土下揚,設計者特意設置了這道圍擋牆。在擋土牆的下面埋有一套雨洪泵房,可以收集雨水用來澆灌場館外的花壇。

地下車道直通商業區

籃球館東北角的地下環形車道入口呈馬蹄形,車道全長800餘米,是為觀眾的私家車通行而設置的。它在奧運會時將成為集餐飲、住宿、休閒、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商業區,總面積為30萬平方米,觀眾們在看完比賽後可駕車從地下環形車庫直通商業區地下停車場。

建設內容

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是北京市體育設施 總體規劃布局「一個中心,三個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北京市西部社區居民文化、體育、休閒需要的重要場所。該項目含 五棵松體育館、五棵松棒球場、文化體育產業設施和商業設施。

五棵松體育館是整個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的重點建設內容之一,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籃球館預賽和決賽用館。五棵松體育館的建設和管理既要滿足北京2008年 奧運會籃球比賽的需要,同時也充分考慮了賽後的市場化運營。

五棵松棒球場是2008年奧運會棒球[2]比賽場地。

文化體育產業設施是為滿足北京是益增長的文化休閒需要而致力打造的活動場所,主要包括 體育訓練館、籃球博物館等。

商業設施是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項目市場化運作的重要環節。商業設施將建設酒店、寫字樓、大型購物中心等。

商業設施與五棵松體育館、臨時棒球場交相互映,相得益彰,必將使功能齊全的五棵松文化體育中心成為北京西部城區一顆璀璨的明珠

視頻

五棵松籃球館 相關視頻

五棵松籃球館紀念吉喆環節 兄弟 你都看見了嗎?
五棵松大變身 籃球館十小時變冰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