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花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呈貢花燈

 

 

 

雲南花燈戲是一種民間歌舞。淵源於明代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全省各地和四川、貴州個別地區。 由於各地語音有別和藝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區的花燈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種、劇種或民歌小調的影響,故云南花燈又分有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祿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等九個支派。 雲南花燈戲演出的許多劇目,都具有樸素單純、健康明朗的民間藝術特色,充滿着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

風格特色

花燈戲的傳統劇目不多,除去「燈夾戲」時期搬過來的滇劇劇目,共約二百出左右。其中:花燈歌舞劇目有《十大姐》、《大頭寶寶戲柳翠》、《踩連廂》等,花燈小戲劇目如《三星賀壽》、《紅回門》等。解放以後,在化大力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還新編了大型花燈戲《依萊汗》等近百個劇目。

花燈戲的曲調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各種民歌小調,這些小調有些是本地的產物,如〔十大姐〕等,有些是全國流行的,如〔泗洲調〕、〔十杯酒〕等;其次是明清小曲,如〔寄生草〕、〔打棗竿〕等;再次為從其他曲種、劇種吸收來的,如騰衝花燈劇目《安安送米》唱的高腔、《小放牛》劇中吸收了吹腔,元謀花燈中用了滇劇唱腔等等。

花燈舞蹈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花燈舞蹈有隻舞不唱的如《獅舞》、《猴子彈棉花》等,有集體性的歌舞,如《連廂》、《拉花》等。花燈戲的行當,原來只有男女二人,以後才分為生、旦、丑三個行當,當花燈戲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眾多的劇目以後,又增加了其他行當。

歷史起源

有關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燈歌舞發展成花燈劇的年代,尚無準確資料予以證實。根據已有文獻,明中葉即公元1454年前後,雲南楊林人蘭止庵曾寫過《性天風月通玄記》傳奇;清初(1657年)雲南人何蔚文寫過五個傳奇劇本。這是目前已知的雲南最早的戲劇創作活動。清康熙年間(1701年)雲南開始出現專業戲班,曾有四個戲班在昆明建立樂王廟。清乾隆年間(1746年)秦腔石牌腔楚腔弋陽腔等傳入雲南。另據元謀花燈藝人張萬育稱,元謀花燈相傳已有十三代。此外,在花燈的曲調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明清小曲,如掛枝兒、打棗竿等,都是流行與明萬曆以後直到清初的民間小曲。據此推算,作為一個劇種的花燈,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具雛形。雲南花燈在其發展歷史上曾經歷了四個階段。

老燈時期

一、老燈時期。辛亥革命前,流行於雲南各地的花燈統稱「老燈」。分花燈歌舞和花燈小戲兩類。前者表演時載歌載舞,無故事情節,如各地的《拉花》、《團場》等;而後者則有簡單的故事情節,但仍以歌舞為主,如《打魚》、《鄉城親家》、《包二接姐姐》等劇目。

新燈時期

二、新燈時期。「新燈」即為經過革新後的玉溪花燈。辛亥革命後,雲南在各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玉溪地處雲南中部,臨近昆明,交通便利,其農業、手工業、商業均較發達。辛亥革命所帶來的自由之風使見多識廣的玉溪人不再對原有的玉溪花燈感到滿足,變革之風悄然興起。花燈藝人們開始從滇劇和曲藝善書中移植、改編了一批劇目,如《蟒蛇記》、《金鈴記》、《白扇記》等。在音樂上引進了[十杯酒]、[虞美人]、[昭通調]等曲調,並將[出門板]、[五里塘]等傳統曲調改編成板腔體式。此外,還學習了滇劇的表演藝術和化妝,這一系列變革,使玉溪花鼓改變了其以往的以歌舞為主的表演形式,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舞台上。新式花燈的出現,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城裡觀眾的歡迎,很快影響到全省。

紅軍燈、救亡燈、學生燈

三、紅軍燈、救亡燈、學生燈。1936年,紅二方面軍長征途中經過雲南姚安時,當地藝人編演了《洋人鬧中華》、《抓兵曲》等小戲歡迎紅軍,時稱「紅軍燈」。抗日戰爭爆發後,雲南戲劇工作者王旦東和花燈藝人熊介臣等組成「雲南農民救亡燈劇社」到昆明、玉溪、普寧、通海和廣東曲江等地演出。他們以玉溪花燈曲調為基礎,編演了《抗戰十二花》、《抗戰十二將》等花燈調和《張小二從軍》、《槍斃羅小雲》、《漢奸暴》、《新投軍別窯》、《茶山殺敵》等花燈戲。這些劇目均有文學劇本,改變了原花燈劇目的「提綱戲」狀況。他們還將《義勇軍進行曲》的音調引進花燈音樂,創作出一支新的花燈調--復仇調。解放戰爭期間,在昆明學生運動中和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中,曾編演過《農村一家》、《血海深仇》等新劇目,時稱「學生燈」。

「燈夾戲」時期

四、「燈夾戲」時期。1938年,雲南農民救亡燈劇團被迫解散,花燈藝人熊介臣在昆明、玉溪一帶教燈、唱燈。1946年熊介臣在昆明慶雲茶室連唱三天花燈,受到歡迎,該茶室隨後改為花燈園子,成為雲南第一個花燈劇場,從此形成固定的職業班社。為適應職業演出的需要,花燈藝人開始大量移植滇劇劇目,如《四下河南》、《滴水珠》、《硃砂痣》、《狸貓換太子》、《紅燈記》、《紗燈記》等,同時進一步學習吸收滇劇的表演程式、服裝道具、舞台裝置等。這種以花燈曲調唱滇劇劇目的方式,時稱「燈夾戲」。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