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於嘉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於嘉祥
北京市文聯理事
出生 1962年
北京
國籍 中國
職業 書法家

於嘉祥 (1962年 - ) 生於北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洪亮工作室書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市文聯理事,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楹聯協會副會長。崇尚傳統,追求自然,博採眾長,沉穩端莊,多次在全國和北京市的各類展覽、比賽中獲獎。

有作品被中央檔案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焦裕祿陵園碑林收藏,在《中國書法》、《書法報》、日本《書道》雜誌和其他報刊媒體有作品發表和人物介紹。個人傳略、作品被收入《跨世紀著名書畫藝術家精典》、《中韓書法家寶典》、《中南海勝跡詩聯書法集》等典集。多次參加名家真跡拍賣和社會公益義賣募捐活動。出版《於嘉祥書法作品集》。 [1]

藝術簡介

於嘉祥,1962年生於北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聯七屆、八屆理事,北京楹聯學會四屆副會長,北京市東城書協二屆副主席,北京市西城區政協十三屆委員。有書法作品被中央檔案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焦裕祿陵園碑林、上海天和藝術館、杭州跨湖橋博物館、蕪湖徽商博物館收藏。個人傳略、作品被輯入《跨世紀著名書畫藝術家精典》、《中韓書法家寶典》、《中國硬筆藝術家精品》、《中國民間文藝家大辭典》、《中南海勝跡詩聯書法集》等典集。 [2]

多次參加名家真跡拍賣和社會公益義賣募捐活動。2007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於嘉祥書法作品集》;2014年由中國書畫鑒真出版社出版《於嘉祥書法集》;2015年由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經典碑帖筆法臨析大全一一北魏<張黑女墓志銘>》,2015年、2016年參與主編了兩冊《書學文集》。2013年9月6日在第26期都市文化報《國學》周刊發表《當代書法人的夢想與追求》;2013年12月24日在《書法報》發表《<張玄墓誌>:婉轉靈秀意韻高古》;2014年9月30日在《書法導報》發表《楊凝式<韭花帖>:造微入妙蕭散雅逸》;2017年7月12日在《書法導報》上發表《金石考據家武億其人》;2017年8月16日在《書法報》發表《楊賓書學思想及其歷史定位》。 [3]

評   價

書法「明人」於嘉祥 博陵人崔陟 2018-01-02 16:24

我和於嘉祥先生結識時間不長,關係很是融洽。我曾揣測其中原因,原以為都是書法同人,又都兼好民俗的緣故;後來又想到我的辦公地點和他家同是一樓,得地利之便的道理。後來讀到他在《都市文化報·國學周刊》上的文章《當代書法人的夢想與追求》一文,豁然明白,前面說的都是必要條件,而必然條件則是我們對當前書法現狀的思考和認識全都吻合,也就是說完全一致。這些條件奠定我們交往和友好的的堅實基礎。我也進一步了解了於嘉祥先生是一位屬於中堅性質的書法「明人」。

至於「明人」,一般的解釋是明代人的簡稱,這裡要說的是明白事理的人。有這種解釋,還是30年前聽語言大師侯寶林做學術報告時獲知的。侯大師說自古道名師出高徒,其實「名」不如「明」。

只有老師明白,知道認明形勢,因材施教,才能培養出好學生來。這話我一直沒忘,骨子裡也願意和「明人」打交道。這就是我和於嘉祥先生在短時間裡過從甚厚的根本原因。

於嘉祥先生在他的文章里說,在名家林立的當今書壇「難覓能與古人經典相匹的神妙之作」,並總結出原因有三。他認為第一是急功近利,作品急於向商品轉化,「把喧譁浮躁之氣帶到書法作品之中」;第二是為應付考試、展覽、比賽,「揣摩考官、評委的風格喜好,效仿、模擬社會流行的樣式」,「迷失了自我」;第三是「為了突出視覺衝擊力,刻意追求技術層面和形式」,忽視了作品所應有的內涵,去舍本求末。

於嘉祥先生針砭時弊,可謂針針見血,不留情面。如果不是一個「明人」,也盲目地隨波逐流,那麼也就是達到喧囂一時的目的,不會真正有所收穫的。一個「明人」就像高明的醫生一樣,不僅能找出病因,更應該開出藥方,使得「患者」可醫治病患,無疾者能強身健體。

於嘉祥先生接着針對時弊開出了三個處方。第一是尊重傳統,下苦功夫,特別強調了臨摹二字;第二是自覺提高文化自覺性,潛心研究書法技巧的同時,刻苦讀書,「以學養心,以學養書」,最終達到「讀書破萬卷,筆墨始通神」的境界;第三是「明白思想境界決定着書法的品味」,「耐得住寂寞,專心治學,努力探尋通過筆墨表達思想情懷,抒發豪情意趣的方式」。

真是「明人」之「明言」,深入淺出,有着相當強烈的說服力。明白道理再實行之,所追求的事業也必定會有所成果。我仔細欣賞過於嘉祥的書法作品,發現每一件作品都被一股靜氣所籠罩着,而且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不斷變化,而這種變化,通常是在一段時間內觀察不到的,是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

逐步完善,在漸變中升華自己的造詣,這種情景是符合藝術規律的。一個書家作品的風格,不是事先設計好的,也不是刻意去追求的,必定是經過自己的熔煉,最終產生連他自己也驚詫的效果,這本身也是一段充滿浪漫色彩的佳話。然而,只有於嘉祥這樣的「明人」,或者是本來不太「明」,但肯於恨病吃藥的人才能做到的。

是「明人」自會知道自己還有提高的空間,於嘉祥一直保持着謙虛謹慎的態度。他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經典教誨,經常足跡天涯,和大自然近距離的接觸。他徹底地明白,大自然是最公允的,是不會虧待每一個虔誠的「信徒」的。是付出,自然會有回報。

人各有志,我們不必去強求他人,自己去旅行就可以了。學書不是飲酒,追求懵懵懂懂的感覺。我們真誠希望「明人」漸漸多起來,因為我們從於嘉祥的學書之路看到了希望。我們也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書法「明人」會有更加璀璨的明天。

作品展示

於嘉祥
於嘉祥























































參考來源

  1. 於嘉祥 ,洪亮書畫藝術網
  2. 於嘉祥 ,洪亮書畫藝術網
  3. 於嘉祥 ,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