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郎灘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郎灘摩崖造像
圖片來自art

二郎灘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邛崍縣(現劃歸蒲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代、宋代。1961年7月13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含大佛坪、禽星崖、二郎灘南北兩岸。1980年7月7日四川省重新公佈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時因毀壞而註銷。1991年4月16日以飛仙閣摩崖造像公佈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邛崍縣

邛崍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距成都市區65公里。市轄24個鎮鄉,市政府所在地為臨邛鎮。邛崍有2300多年的築城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歷史沿革

  • 秦惠文王[1] 公元九年(前316年)於今邛崍臨邛鎮築臨邛城。
  • 即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營建新城,稱為公孫城。
  • 元歸嘉定州。明復升為州。清依明稱邛州。民國改縣,更名邛崍。
  • 1950年1月16日邛崍縣人民政府成立,先後隸屬眉山專區溫江地區
  • 1983年5月,溫江地區與成都市合併,邛崍縣歸成都市管轄。
  • 1994年6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邛崍市(縣級)。

地理

邛崍地處成都平原的西南邊緣地帶,東部及北部平坦,南部淺丘連綿,中部西北是淺丘與西部山區間的過渡帶。西部為龍門山南段延伸山系,地勢起伏較大。

人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邛崍全域戶籍人口約為61.3萬人,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為63.16萬,表明邛崍約在2000年以後人口已經呈現負增長,呈逐年遞減趨勢,是中國較早開始人口負增長的縣級行政單位。

經濟

邛崍經濟在成都各區市縣當中處於相對較弱的水平,經濟發展後勁不足。在四川省統計局每年發布的涉及四川近180個縣級行政單位的縣域經濟排名中邛崍比較穩定排在四十多位,但在與邛崍先天條件相近的22個平原縣中,邛崍長期處於排名的末段。

參考文獻

  1. 秦惠文王,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