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二次四平戰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二战四平)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二次四平戰役(杜聿明)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第二次四平戰役,中共稱二戰四平或四平街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東北國軍與中共東北民主聯軍發生的戰役。

戰前部署

1945年9月9日,日本正式投降。10月30日,蔣介石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調遣經過對日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及其它國軍精銳進軍東北,這些國軍大部分美式裝備,經過美軍訓練。31日,來到東北的中共部隊和當地的東北抗日聯軍等整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後稱東北民主聯軍),已經6年半沒帶過兵的林彪任司令。

10月23日,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竭盡全力,霸占全東北。」高崗說:「『勾子(屁股)』靠着蘇聯,只要把臉面前海上陸上幾個口子一堵,東北就是我們的了!」。11月21日,林彪表示不同意見:「應準備放棄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讓敵拉長分散後,再選弱點突擊」,但毛指示林彪「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化四平為馬德里」,林回電錶示執行中央決定「進行大規模的殲滅戰」。

1945年11月,中共東北局領導人彭真和林彪發生意見分歧[1],林彪不顧彭真的反對,採納黃克誠的意見放棄城市,率部撤出瀋陽、綏中、興城、錦西等地。當天,蘇聯軍隊就將中長鐵路以及沿線城市全部移交給了國軍。1945年底,國共美三方開始和平談判,中共中央對於東北的戰略決策趨向和平解決。11月28日,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起草《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建議建立根據地,整訓部隊,建立地方武裝,以備翌年春天的決戰。1946年1月10日,國共代表張群周恩來在《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命令和聲明》上簽字,國共雙方達成停戰協議,時間定為1月13日24時。1月26日中共中央致電東北局《中央關於目前東北工作的方針問題給東北局的指示》:「......我黨目前對東北的方針,應該是力求和平解決,力求國民黨承認我黨在東北一定合法地位的條件下與國民黨合作,實現民主改革,和平建設東北,在目前國際國內形勢下,只有這個方針才是正確的」「......在軍事上我應採取完全防禦的姿態,不應有任何進攻挑釁的行為,在完全防禦的有理的條件下來擊敗蔣軍的進攻。」。

1946年3月13日,蘇聯軍隊從四平撤出。3月17日,中共調集軍隊1萬餘人攻克四平市,擊斃守軍500餘人,俘獲國民政府遼北省主席劉翰東及其各廳、處官職人員150餘人和警察總隊官兵3000餘人,遼北省政府頃刻瓦解。此為「一戰四平」。

從3月18日開始,國軍分兵三路同時向南、向東、向北推進。3月19日,四平外圍戰鬥打響。南路新六軍主力由台安以南之新開河向遼陽進攻;北路新一軍沿中長路兩側北進,並於3月24日占領鐵嶺;東路第五十二軍從瀋陽沿渾河兩岸向撫順進攻。3月25日,中共釋放劉翰東、徐鼐等遼北省政府要員。劉翰東等人經海參崴於27日飛赴錦州。在中共軍調代表的堅持下,國、共、美三人軍事會議(美方馬歇爾回國述職,由吉倫中將代表)於3月27日在重慶簽訂了《調處東北停戰的協議》[2]。 軍調部派出3個停戰小組到東北調停。蔣介石限令新一軍在調停開始前的4月2日攻占四平

視頻

第二次四平戰役 相關視頻

東北解放戰爭全紀實 四平戰役
《我是太陽 》劉佩琦還原四平戰役真實場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