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宮寶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鄉音》是中國當代作家宮寶涵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音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東西是不易改掉的,像鄉音,你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到哪裡,總也改不了,丟不掉。我便是一個鄉音難改,也丟不掉的人。從小生在山村的我,浸潤着鄉音長大,自覺其中有着獨特的味道和原汁原味的簡單。屈指算來,離開家鄉也有幾十年了,軍旅生涯20年遠在新疆,轉業後到唐山市工作,不管走到哪裡,鄉音已成為我語調中的主旋律。以至於每每在與他人交談時,鄉音總脫口而出,其語調別人可能不適應,自己卻感覺酣暢淋漓。我總是這樣認為,最能表達自己心情就是那親切、淳樸的鄉音。
鄉音就是一粒種子,紮根在我的心田,每時每刻都在發芽,都在生根,都在開花結果!說穿了,鄉音就是故鄉的土語,也可以說是人們真正的母語。因為母親用它來為我們唱搖籃曲、教我們牙牙學語,我們無不是在鄉音中啟蒙,伴着鄉音長大,它是我們最能表達情感的載體。每當聽到鄉音的時候,家鄉的人,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樹,甚至連家鄉的牛車、轆轤,還有那彎彎曲曲的土路,時刻都在我腦海里一遍遍回放。而鄉音,就是串起這個回憶的按鈕。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一旦說起鄉音,家鄉的一切便統統擠入我的腦海,這是家鄉刻在我身上的烙印,令人終身難忘。
常言說的好,「離鄉離土不離音,改名改字不改姓。」那鄉音和姓氏一樣,像胎記烙在每個人的身上,丟之不掉,洗之不去。歷來,在偌大中國,聽人說話,便會知其是哪裡人,多半八九不離十的準確。記得在部隊時,一個班裡有12名戰友,竟然來自5個省份,在一起若不說普通話,各說各語,那語聲雜七雜八,好似說天書,很是樂人。即使說普通話,要爭論個什麼,說急了,無意跳出來的還是家鄉的方言土語,惹得大家開懷大笑。
每一種鄉音都是一道靚麗風景。鄉音是家鄉祖輩們在歲月中耕耘出來的,經過生活的陶冶,發出來的心聲;鄉音是家鄉風土人情哺育出來的,浸透着純樸、憨厚,洋溢着熱情、親切;鄉音是家鄉歷史、文化的產物,是人們勤勞智慧的結晶。鄉音沒有更多美麗、優雅的詞彙,但卻句句樸實,三兩句話,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溶合了濃濃的鄉情。
一方人氏說一方話。每一種鄉音都有一段故事。唐山人都知道有個「咯吱」 是「擱這」的諧音,就是地方的鄉音。傳說慈禧吃飯講排場,每頓要上幾十道菜,根本就吃不了,很多菜端上來看一眼或嘗一口就端下去換別樣。唯獨見了咯吱,她就說「擱這!」擱這,就是放下的意思。她不讓端走,她愛吃。當時「咯吱」不知叫什麼,聽慈禧一說「擱這」,太監李蓮英就抖激靈說老佛爺給賜名了,這吃食兒往後就叫「擱這」。由此,「擱這」,這一菜名就在民間傳開了。在外地與別人一起吃飯,聽說叫「咯吱」這道菜,就知道是家鄉人,無意間拉近了距離。
最能代表唐山鄉音的有一個「中」字,也就是「行」、「好」、「可以」的意思。如果你聽到老鄉說「中」,一個中字,那就是答應、肯定、承諾,很高興,看他臉上定是晴空萬里;如果說「中、中」,兩個中字,意思就變了,就有些將就、應付、敷衍、不耐煩,看他臉上定是晴轉多雲;如果說「中、中、中」,三個中字,那意思的變化更大了,多半是推諉、拒絕、很反感,他臉面上定是烏雲密布。可見,一個「中」字,數量和語氣不一樣,所表述的意思有着本質的區別。
鄉音是家鄉人溝通的紐帶。那年我與妻子去馬來西亞,在吉隆坡的一個服裝商店裡她選中一款喜歡的上衣,正要購買時,售貨員聽我們的口音是家鄉人,馬上親近許多,拉家常,有說不完的話。他看到我妻子要買的一件上衣時,勸她不要買,他說這件衣服是從中國福建進的貨,價格要比中國市場貴了近一半,要買就去國內買,同時推薦一款本地產的上衣。我見他這樣對我們知心交底,很是感動,連聲道謝!他很直爽地說:「不用客氣,我們都是唐山人!
對於流寓他鄉的遊子,淳樸的鄉音是一泓溫爽宜人的清泉,柔軟地滋潤着心田,又是一把連心鎖,無論你的故鄉在哪裡,也無論你的足跡落在哪裡,就像一根扯不斷的絲線,緊緊地牽着你,走得愈遠,牽得愈緊。「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一首唐朝詩人賀知章的絕句只有二十八個字,樸實無華,毫不雕琢,都是家常話,反覆咀嚼,耐人尋味,生動形象的刻劃了鄉音給人的親切感。因為是鄉音,所以小孩聽了就覺得是家鄉人,但是又未曾見過,於是就有疑問——「客從何處來?」,雖然疑惑,卻是笑問,正是那鄉音帶來的親切感才讓兒童笑問。
世事都在變,獨獨鄉音不改。誰說人間無永恆?我說有,那就是:鄉音永在,鄉情永在!鄉音如歌,蘊藉着動聽的旋律,催人奮進;鄉音如花,綻放着美麗的芬芳,回味無窮;鄉音如酒,散發着濃郁的醇香,醉人心田。鄉音,是伴着出身的故土烙在自己身上的印跡。也許有一天,隨着普通話的普及,家鄉話會逐漸淡出文化與歷史的舞台。但是,鄉音永遠都不會消失。因為,這鄉音早已沉澱在我們的血脈中,融入子孫後代的骨髓中……
作者簡介
宮寶涵,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