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乞出知潁州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乞出知潁州狀》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選自《曾鞏文集》·卷三十四·奏狀八首。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原文

右,臣愚不自揆,懷犬馬之情,敢昧萬死以聞。不敏之誅,所不敢逭。伏念臣性行迂拙,立朝無所阿附,有見嫉之積毀,無借譽之私援。在外十有二年,更歷七郡,雖有愛君{鄉向}國之心,托勢疏遠,無路自通,期於抱志沒齒而已。陛下居法宮之深,臨萬官之眾,而臣以單外之跡,一介之微,陛下廓四聰之廣,出獨見之卓,不由臣之鬻,不因人之黨助,收憐拊慰,勞問褒嘉,語重意殊,可謂非常之遇。士之有大過人之材者,殆未足以致此,豈臣之鄙所當冒得。日夜思念,臣以庸下之器,在隱約之中,而獨為聖主所知如此。螻蟻之軀,知死不足以圖報。今還朝以來,甫及數月,未有絲忽自效之勤,而輒以私誠上陳。臣之妄庸,雖受誅絕之刑,不足以塞責,惟陛下察而哀之。

臣母年七十有一,比嬰疾疹,舉動步履,日更艱難。陛下處臣京師,臣幸得侍庭闈,以便醫藥。聖澤至厚,常恐不能克堪。今臣弟布得守陳州,臣母憐其久別,欲與俱行。顧臣之宜,惟得旁郡,庶可奉親往來,以供子職。而抱疾之親,陸行非便。今與陳比境,許、蔡、亳州南京,皆不通水路,惟潁可以沿流。臣誠不自揆,不諱萬死之責,敢昧冒以請。伏望聖慈,差臣知潁州一任。竊恐顧臨到任未久,無例為臣移易,緣若候顧臨滿闕,則臣弟布陳州卻已滿任。欲望特出聖恩,許臣不候顧臨任滿交割。臣冥寒陋,蒙陛下特異之知,未有錙銖之稱。而顧迫子母之恩,規私擇便,仰煩聖聰,當伏斧,以須罪戾,惟陛下哀憐聽察。干犯天威,臣不任云云。

相關作品

《元豐類稿》為宋代著名文士曾鞏的文集,共五十卷。此五十卷外本尚有《續稿》四十卷和《外集》十卷,但宋室南渡後,《續稿》、《外集》皆不傳,故今僅存此五十卷本。

因成書於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年-1086年),故名。

曾鞏集(套裝上下冊)》以《元豐類稿》為主,收錄了現存曾鞏的全部詩文,計詩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錄曾鞏詩文最為完備的本子。《曾鞏集(套裝上下冊)》是"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之一種。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散文創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見稱,講究章法的嚴謹和布局的分明,敘事、議論委曲周詳,節奏舒緩平和,用詞樸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獨具風格。《曾鞏集(套裝上下冊)》據清代顧松齡刻本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為主要校本,較為全面詳盡。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視頻

乞出知潁州狀 相關視頻

南豐先生-曾鞏 第一集 《秋雨名家》
南豐先生-曾鞏 第五集《曾王暌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