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丹布勒金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丹布勒金寺是斯里蘭卡佛教寺窟,位於斯里蘭卡島的中部,科倫坡城東北149千米、古都康提北60千米處。它建於公元前1世紀,是斯里蘭卡的朝聖之地。丹布勒金寺是斯里蘭卡一座比較典型的石窟式寺廟,坐落在一座石山的斜坡上。寺中有各種各樣石刻佛雕像和其他雕刻,並遍布壁畫。佛窟包括五所聖堂,是斯里蘭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極具宗教藝術價值,充分展示了佛教藝術的魅力。1991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丹布勒金寺是一個享有22個世紀歷史的朝聖聖地。丹布勒金寺里有五大聖堂,是斯里蘭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群。這裡珍藏着面積達2100平方米的壁畫和157尊雕像,極為珍貴。

丹布勒金寺的由來

丹布勒岩洞坐落在一座石山的斜坡上的一塊160多米高的山崖下。丹布勒岩洞是公元前一世紀瓦拉加姆巴國王被驅逐時的避難所。當時,瓦拉加姆巴國王被南印度的入侵者逼迫離開了都城阿努拉德普勒,躲到了丹布勒的附近的石山上,當地的僧人收留了他,把他藏到了岩洞裡。國王14年後趕走了印度人,奪回了王位。為了報答僧人的救命之恩,他讓人把丹布勒石窟建造成了一座宏偉的岩石寺廟,這座寺廟最初只有三窟岩洞,後來又擴展到了五窟。

要到達丹布勒金寺要爬至少200多級台階,附近共有80多座石窟,丹布勒金寺所在的5座單獨的石窟是斯里蘭卡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廟宇。這五座石窟廟宇里共安放着156尊金光閃閃的佛像,3尊國王雕像和4尊神像,其中包括了印度主神中的濕婆和毗濕奴的神像。洞穴里牆壁上有2100平方米的壁畫,講述了佛祖的一生和斯里蘭卡的歷史。這些石窟最初只是用於修行,後來,一些石窟開始供奉佛像,裝飾壁畫,慢慢成了佛教徒朝拜的重要場所。後來的波隆納魯沃王朝、康提王朝和近代17世紀的國王都對丹布勒金寺進行了增建和修整。

丹布勒金寺的五個石窟

丹布勒金寺所在的5座單獨的石窟是斯里蘭卡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廟宇。一號石窟內供奉了一尊很大的臥佛。佛陀的弟子阿難尊者站立在佛陀的腳邊。而站在枕邊的是印度教的毗濕奴神,相傳這些洞窟便是這位印度教中重要的天神以其法力變化而成的。因此,第一窟也稱為「天王窟」。

二號石窟是五個石窟里規模最大的,裡面珍藏了56尊佛像。石窟正面被石壁封住,東西各有一個入口。西側入口是佛祖的立像,佛像兩側和後側侍立着2尊印度教神像。立佛的左側是佛祖的4尊坐像,右側是一座佛塔。入口處的兩尊國王的雕像,分別是公元1世紀前來朝聖的瓦拉加姆巴國王和12世紀為石窟寺內五十尊塑像貼金修飾的波隆那魯瓦王朝的尼薩卡馬拉國王。因此第二窟也稱「聖王窟」。石窟頂部的壁畫按時間順序描繪了佛祖一生的事跡。這裡相當於正殿,教徒們可在這裡朝拜佛像,瞻仰雕像、壁畫,研習教義。這裡也不乏有印度主神濕婆和毗濕奴雕像。這裡的印度教神像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當時,印度教在斯里蘭卡開始流傳並且開始影響藝術。

三號石窟內壁畫和石洞頂上的繪畫是斯里蘭卡17世紀典型的繪畫風格。窟內除了50尊佛像石刻外,還有17世紀振興佛教的國王瑞嘉哈的塑像。因其振興風格被稱為「大新寺」。

四號石窟內有一座小佛塔和一尊佛像,據說有一位王妃將價值連城的寶石放進塔內,可惜寶石已經被盜。

五號石窟是在19世紀才修建的,是最新的石窟,裡面雕像[1]和壁畫[2]製作精美,斯里蘭卡各地的雕刻師、畫師常來這裡學習傳統藝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