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斐關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習近平會見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原圖鏈接來自 人民網 的圖片

中斐關係英語China–Fiji relations),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斐濟、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斐濟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1]

歷史

最早的斐濟華僑是一名來自澳大利亞廣東人,他在1872年開始居於當地;亦有指首名斐濟華僑是在1808年因海難而流落斐濟,其後客死異鄉。1870年代,一批失業的淘金華工在回鄉途中行經斐濟,決定留在當地生活,成為第一批斐濟華僑。

1874年10月,斐濟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53。殖民政府致力發展當地的甘蔗種植園,一些園主建議聘用華工,亦有人認為招募華工的風險高,印度苦力比較可靠;至1883年,斐濟群島境內共有2,300名印度契約工,來自中國的契約工則只有764人:53。

1930年代,殖民政府頒下禁酒令,規定斐濟人、印度人和華人在領取許可證後才可進入酒吧。斐濟華僑對此強烈不滿,在請願失敗後致函中華民國駐悉尼總領事館求援;當時的中國駐悉尼總領事宋發群向殖民政府提出交涉,殖民政府最終取消對華人的禁酒令。此後,斐濟華僑意認到在當地設立中國外交代表機構的重要性,於是在國民黨的同意下開設中國駐斐濟領事館。

後來,中國抗日戰爭爆發。斐濟華僑向中方捐贈10萬英鎊和4架戰鬥機,又以購買公債的形式支援中國抵抗日本;亦有華僑在斐濟成立劇社,舉行籌款義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斐濟的殖民政府對華人採取懷疑的態度,曾指責當地華僑是「共產黨」。

1970年,斐濟從英國獨立;當時的斐濟既沒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亦不承認中華民國,惟允許後者在斐濟設立商務代表團:394。1975年11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斐濟共和國達成協議[2],簽署建交公報;斐濟方面承諾在限期內關閉中華民國駐當地的商務代表團:395。中斐兩國在2006年上半年宣布建立「重要合作夥伴關係」。

2006年斐濟軍事政變後,斐濟遭到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歐盟制裁;2010年,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宣布該國將疏遠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傳統盟友,改為加強與中國的聯繫,又認為只有中國能夠真正明白他試圖推行的改革。

視頻

中斐關係 相關視頻

首次訪問!中國海軍戚繼光艦抵達斐濟

參考文獻